那片星空下的寂静,并未能完全洗去他心头的沉重。
凌笑站在都市堡垒的落地窗前,俯瞰着脚下这座依旧灯火辉煌的城市。
那些孩子们天真的笑脸和深藏在眼底的孤独,像一幅幅交替播放的慢镜头,在他脑海里挥之不去。
夜风从半开的窗缝中渗入,带着城市尾气微苦的气味,拂过他的脸颊,冰凉而干燥,如同现实本身——光鲜之下,尽是裂痕。
他意识到,单纯地用点数和系统去“打扫”那些有形的罪恶,并不能填补人心的巨大空洞。
这种精神层面的疲惫,比任何一场高强度的战斗都更令人感到无力。
指尖无意识摩挲着冰冷的玻璃,触感坚硬而疏离,仿佛这整座城市也不过是一具透明的牢笼。
或许,是时候改变了。
他曾是个背着吉他、梦想踏遍山河的文艺青年,向往着所谓的“诗和远方”。
那时的风是温热的,夹杂着青草与泥土的气息;那时的公路在眼前无限延伸,车轮碾过柏油路面发出低沉的嗡鸣,像是大地的心跳。
可现实的引力太过沉重,将那份轻盈的梦想牢牢锁在了原地。
而现在,他终于有了挣脱一切的能力。
“系统,显示全国地图。我想去走走看看,顺便……看看还有什么需要‘打扫’的地方。”凌笑轻声自语,声音在空旷的房间里轻轻回荡。
淡蓝色的虚拟光屏瞬间在他面前展开,一幅精细到可以无限放大的三维全国地图缓缓旋转。
密密麻麻的城市和道路网络,如同人体的血管,遍布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
系统清晰地标注出当前的数据:总点数,6,805,000点;系统影响范围,以他为中心的500公里半径;现实货币——巨量。
他不需要飞机,那太快,会错过沿途的风景;也不需要高铁,那被固定在轨道上,不够自由。
他要的是一个移动的堡垒,一个可以随停随走的家。
答案呼之欲出——房车。
但普通的房车不够。他需要一个隐秘、坚固、自持的移动据点。
通过系统,他绕过了所有常规销售渠道和身份验证,直接以一个虚构的海外收藏家名义,向国内顶级进口车行匿名下单。
目标不是整车,而是底盘——一辆来自德国曼恩的重型卡车底盘,以其无与伦比的坚固和越野性能着称。
这种级别的底盘在国内本就稀少,通常用于特种作业车辆改装,普通人根本不会触碰。
这正是他想要的,一个足够强悍却又不会立刻引人联想到“奢华”的骨架。
三天后,这辆庞然大物被悄无声息地运抵他位于城市远郊的一个秘密仓库。
巨大的卷帘门缓缓落下,金属摩擦的“嘎吱”声在寂静中格外刺耳,尘埃在灯光下如细雪般飘舞,隔绝了外界的一切窥探。
“系统,开始改装。预算200,000点,目标:打造一个低调、安全、舒适且能够自持的移动基地。”
“指令确认。开始执行改装方案。”
冰冷的机械音刚落,仓库内部便活了过来。
数条精密的机械臂从墙壁和地底伸出,液压装置发出低沉的“嘶嘶”声,如同蛰伏的巨兽苏醒。
它们以近乎外科手术般的精准,对那副钢铁骨架进行解构与重塑。
肉眼不可见的纳米机器人蜂拥而上,渗透进金属结构的每一个分子间隙,进行着原子级别的强化,金属表面泛起一层极细微的蓝光,如同呼吸般明灭。
车身外壳采用了最新研发的复合装甲材料,在保持原有厚度的前提下,足以抵御轻型武器的连续射击。
所有玻璃都更换为特制的防弹玻璃,从外面看与普通深色玻璃无异,却能在子弹撞击时发出沉闷的“咚”一声,仿佛一拳打在厚实的皮革上。
轮胎内部填充了高分子记忆材料,即使被刺穿也能继续行驶数百公里,胎面与地面接触时传来稳定而厚重的震颤。
车顶被一层几乎无法察觉的薄膜覆盖,那是高效太阳能充电系统,阳光洒落其上,发出极其轻微的“滋滋”电流声,几乎只有系统才能捕捉。
隐藏在底盘夹层中的大容量固态电池组,足以支撑车内所有设备在无外界补给的情况下持续运转一周以上。
更核心的改装在于隐匿。
系统为其集成了高级别的信号屏蔽装置,启动时,周围的无线电波仿佛被吞噬,连手机信号都会瞬间归零。
短时、低功率的光学迷彩功能也被加载进去,虽然无法做到长时间的完全隐形,但在关键时刻足以让它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瞒过肉眼观察。
一个独立的、经过多重加密和跳板的匿名网络接入点,确保了凌笑无论身在何处,都能安全地连接世界。
车厢内部则完全是另一番天地。
系统对空间进行了极致优化,每一寸都利用得恰到好处。
舒适的卧室铺着温控纤维床垫,指尖轻触便能感知体温自动调节;厨房的电磁炉开启时,只有一圈幽蓝的光晕无声亮起;干湿分离的卫浴间,水流从喷头倾泻而下,蒸腾的热气带着淡淡的松木香氛,弥漫在狭小却温馨的空间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开局献祭了全世界的蚊子请大家收藏:(m.2yq.org)开局献祭了全世界的蚊子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