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无远弗届的守护,并非总是伴随着雷霆万钧的伟力,有时,它更像是一场无声的春雨,润物细无声地消弭着文明躯体上的微小病灶。
凌笑的目光从窗外深邃的夜空收回,落在身前悬浮的光幕上,上面正滚动着最新的全球新闻。
他习惯于在这种宏观的资讯流中,感知人类社会脉搏的每一次细微跳动。
“先生。”
苏雯清脆而专注的声音在他身侧响起。
凌笑转过头,只见她正聚精会神地盯着自己的战术平板,屏幕上闪烁着复杂的网络图谱和数据曲线。
她没有抬头,但话语中的逻辑却清晰无比:“我最近在学习您之前提供的网络舆情分析课程。刚刚发现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
她将平板屏幕转向凌笑,一幅动态的数据可视化图表呈现眼前。
“您看,这是国内一个沿海省份的地方论坛和几个主要社群。大约在六小时前,开始集中出现关于‘附近海域受不明物质污染,海盐已无法食用’的谣言。”苏雯的手指在屏幕上划出一道轨迹,连接了几个红色的高亮节点,“这是最初的几个爆点IP,分布很有规律,不像普通的网友偶然讨论。”
图表上,代表谣言传播的热力图正在迅速扩张,从几个初始的红点,蔓延成一片触目惊心的暗红色区域。
“官方媒体在一小时前已经发布了辟谣声明,并附上了权威检测机构的报告,证明海盐安全无虞。”苏雯接着切换到另一个界面,上面是官方声明的截图和转发数据,“但问题在于,虽然官方介入,恐慌情绪却并未得到有效遏制。您看这里,‘抢购食盐’、‘碘盐防辐射’、‘囤盐’这几个关键词的搜索量和社群讨论热度,在辟谣后不降反升,形成了第二波更猛烈的异常飙升。”
她最后调出一张用户画像分析图,上面清晰地标注着受影响最深的人群特征:以中老年群体为主,家庭结构稳定,高度依赖熟人社交网络,对官方新闻的信任度反而低于“内部消息”和“专家提醒”。
“谣言发酵的核心区域是这个省的三个二线城市及周边乡镇,关键传播节点是当地几个超过五百人的‘生活互助群’和‘养生健康群’,受影响人群已经从最初的线上讨论,开始转化为线下的实际购买行为。恐慌正在形成闭环。”苏雯的分析简明扼要,直指核心,将一场正在酝酿的社会混乱的所有要素剖析得淋漓尽致。
凌笑赞许地看着她。
这不再是那个初见时只需要服从命令的女孩,她已经开始学以致用,将知识转化为敏锐的洞察力,为他的行动提供了无比精确的坐标。
他收回目光,转向眼前的虚空,平静地对那无形的系统下达了指令:“目标很清晰了。”
他的声音不带一丝波澜,仿佛在陈述一个既定的事实。
“系统,锁定该区域因谣言而产生的‘群体性非理性恐慌’,以及由此催生的‘盲目抢购行为倾向’这个概念本身。此次行动不针对任何具体的人类个体,我们的目标,是驱使他们行为的那个‘集体无意识混乱场’。”
这是一种超越了常规物理干涉的打击方式。
凌笑并非要去惩罚散播谣言的人,也不是要去规劝那些恐慌的民众。
他要做的,是从根源上,将那股盘踞在人群心头的、无形的、混乱的“概念”本身,从现实的土壤中剥离出去。
随着他意念的确定,系统的回应在精神层面响起,冰冷而高效。
【概念锁定完成:区域性群体非理性恐慌。确认目标有效性。】
凌笑深吸一口气,双眸中仿佛有星河流转,然后轻轻吐出四个字。
“执行献祭!”
话音落下的瞬间,一股凡人无法感知的清凉之力,以凌笑为中心,跨越了物理空间的阻碍,如同一张无形的巨网,瞬间覆盖了苏雯图表上那片暗红色的区域。
这股力量并非能量冲击,更像是一种信息层面的冲刷,一种逻辑层面的校正。
它温柔地拂过每一个被恐慌攫住的心灵,没有带来任何伤害,只是轻轻抹去了那层非理性的狂热。
某市,一家灯火通明的大型超市内。
王阿姨刚刚奋力从人群中抢到了最后一箱盐,累得气喘吁吁,心头却充满了巨大的满足感。
她看着购物车里堆成小山的盐,正盘算着回家该如何储藏,大脑却猛地一“激灵”,仿佛一盆冰水当头浇下。
她愣住了,环顾四周。
拥挤的过道,人们疯狂地将盐、酱油甚至咸菜往购物车里塞,一张张脸因为激动和焦虑而显得有些扭曲。
她再低头看看自己购物车里的十来箱盐,一股极其荒谬的感觉涌上心头。
“我……我这是在干什么?”她喃喃自语,“这得吃到什么时候去?新闻不是都说没事了吗?我儿子还特地打电话让我别信……”
刚才还觉得无比正确、无比紧急的行为,此刻看来竟是如此可笑和冲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开局献祭了全世界的蚊子请大家收藏:(m.2yq.org)开局献祭了全世界的蚊子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