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让我们把这件事搞定。
乐趣开始了!
我需要保持这种势头,围绕给定的情节展开,真正展现出凌笑的能力。
首先,“蜗牛号”上正在显示地质数据。
我得让扫描听起来令人印象深刻:一幅详细的地下应力全息地图。
系统正在进行计算,识别不稳定区域。
想象一下——地下的“肿瘤”,随时可能爆发。
提示中已经给出了诊断结果:“不稳定应力点,有断层活化的潜在可能”。
太完美了。
现在,视觉效果:红色警告覆盖在三维模型上。
凌笑看到了问题,但他并不慌张。
他有大约2600万点数。
这不是能不能解决的问题,而是如何解决的问题。
接下来,是下达指令。
“神情专注”——现在要严肃起来了。
是时候展现那些数字能力了。
措辞如下:“他的手指在虚拟界面上轻快地舞动……”系统需要一个果断的命令。
“锁定……献祭……永久性微幅增强……”这些词恰到好处。
在确认扣除350万点数时,我感觉到有片刻的停顿。
但没有丝毫犹豫。
完成了。
然后,就是结果。
世界没有震动。
但无形之中正在发生变化。
规则……“无形的规则层面”这个表述。
用词必须恰到好处。
那躁动的能量,“抚平、疏导”。
岩层现在“不仅仅是岩石;它们拥有一种概念上的‘完整性’”。
现在,我想到了苏雯。
她的角色至关重要。
她不仅仅是个配角;她是证明。
她发生了变化,容貌变得模糊。
然后,她以工程师的身份出现在建筑工地。
建筑工地一片繁忙。
她感觉到了什么呢?
这不仅仅关乎她所看到的。
地面感觉很坚实。
它稳固而平静。
这种对比是关键。
“异常‘沉稳’”她反馈给我的话必须专业。
她需要报告她的感受。
我脸上闪过一丝欣慰。
成功了。
几个月过去了。
项目进展顺利,一切都有声有色。
地震来袭。
最初的恐惧,一片混乱。
工程师们冲向他们的仪器。
结果……几乎没有任何异常。
传感器的数据平稳。
加速度数据几乎不存在。
这违背了所有已知的物理定律。
项目挺过来了。
它成了一个传奇。
一个谜团,被列为机密。
回到我这里,我正在看这个新闻报道。
一种淡淡的满足感涌上心头。
我知道真相。
系统……仍然沉默。
但现在……现在它清晰地说话了。
“系统提示:”接下来会怎样呢?
让他们意犹未尽吧。
舰桥主控台前,凌笑的指尖在虚空中轻盈跳动,如同在弹奏一曲无声的交响乐。
随着他之前记下的各项技术参数被逐一输入,“蜗牛号”的运算核心开始以惊人的速度运转。
一道无形的探测波以项目区域为中心,瞬间穿透厚重的地表,深入到地壳的每一个褶皱与缝隙之中,进行了一次远超人类现有科技水平的超精密地质扫描。
全息投影上,一副动态的三维地质结构图缓缓成型。
色彩斑斓的岩层、错综复杂的断裂带,一切都清晰得如同掌上观纹。
但在这幅看似平静的图像之下,凌笑的目光却精准地锁定在了几处异常鲜红的光点上。
这些光点在三维模型中闪烁不定,仿佛是地球深处搏动的心脏,每一次闪烁都代表着一次能量的剧烈积聚。
系统冰冷的电子音在舰桥内响起,为这些不祥的红点做出了最终诊断:“报告:目标区域地底深处探测到复数高密度应力集中点,能量阈值持续不稳定攀升,判定为远期高危地质安全隐患,存在诱发大规模断层活化与强震的潜在可能。”
果然如此。
凌笑的表情没有丝毫意外,反而掠过一丝了然。
对于普通人甚至是顶尖的科学家而言,这是足以让整个超级工程立即停摆的灭顶之灾。
但对他来说,这只是一个需要被修正的“程序错误”。
他看了一眼屏幕一角不断跳动的数字——当前点数:26,151,350。
足够了。
他的神情由轻松转为一种近乎神圣的专注,整个人的气场都随之改变。
那不再是玩乐的心态,而是一种创世者般的威严与决断。
他没有丝毫犹豫,对系统下达了一道清晰而绝对的指令。
“系统,锁定目标区域地壳浅层所有已识别的‘不稳定地质应力集中点’及所有‘潜在的断层活化趋势’。”他的声音平稳而有力,每一个字都像是一条法则的铭刻,“以我的名义,献祭上述所有不稳定因素。同时,以献祭产生的能量为基础,对该区域的岩土体进行永久性概念重塑,微幅增强其‘整体结构稳定性’与‘能量耗散效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开局献祭了全世界的蚊子请大家收藏:(m.2yq.org)开局献祭了全世界的蚊子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