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景区在夜色中褪去了白日的喧嚣与辉煌。主阁及核心园区被高大的围墙和茂密的林木环绕,灯光璀璨,但更显戒备森严。而我此行的目标——北庑房,则位于景区边缘一个相对偏僻的角落。
我绕到景区外围,沿着一条与赣江路平行的小巷慢慢走着。根据白天的地图研究和实地粗略观察,北庑房所在的院落有一面墙是临着这条小巷的。
夜晚的小巷格外安静,只有昏黄的路灯将我的影子拉长又缩短。空气里弥漫着江水特有的湿润气息和植物夜晚呼吸的清甜味道。远处主阁的灯光映亮了一小片天空,反而衬得这边更加昏暗。
我找到了那个院子。一扇对开的、看起来有些年头的黑色铁门紧闭着,门上挂着锁。围墙不算太高,约莫两米五左右,墙头没有看到明显的电网或玻璃碴,但墙角安装着一个不太起眼的球形摄像头,正对着巷口和铁门方向。
不能从正门硬闯。
我继续往前走,装作夜归的路人,目光快速扫视着围墙。走了约十几米,围墙在这里有一个拐角,另一边似乎是一个废弃的小花坛,种着几丛长势疯狂、无人打理的竹子。这里的灯光更加昏暗,而且重要的是,墙角正好是那个摄像头的盲区!
就是这里了。
我迅速观察四周,确认无人经过,然后深吸一口气,退后几步,一个助跑,脚在粗糙的墙面上蹬踏借力,双手猛地扒住了墙头!动作远不如受伤前利索,牵扯到还未恢复的肌肉和灵脉,带来一阵刺痛,但我咬紧牙关,勐地用力,艰难地翻了上去!
趴在墙头,快速扫视院内。
院子不大,呈长方形。一边是几间看起来像是仿古改建的平房,窗户漆黑,应该是仓库或者闲置的办公室。另一边则堆放着一些杂物、建材和……一大堆散乱的旧青砖!
我的心跳陡然加速!就是那里!
院子角落里也安装了一个摄像头,但角度主要覆盖着房门口和主通道,那堆砖块所在的位置恰好处于其边缘盲区!
天助我也!
我屏住呼吸,悄无声息地滑下墙头,落地时尽量轻盈,但还是震得脚底发麻。蹲在阴影里等待了片刻,确认没有任何警报被触发,也没有看门狗之类的动静,我才猫着腰,借助院子里堆放的一些杂物作为掩体,快速而安静地靠近那堆青砖。
越靠近,越能闻到一股老砖石特有的土腥味和淡淡的霉味。砖块散乱地堆放着,大多残缺不全,沾满泥垢。
我掏出小手电,用袖子捂住灯头,只透出一点微弱的光晕,小心翼翼地照射着砖面,快速翻找。
一块……两块……都是普通的铭文砖或者素面砖。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紧张和焦急让我手心冒汗。难道那些刻痕砖已经被处理掉了?或者被单独收藏起来了?
就在我几乎要放弃时,手电的光晕扫过一块半埋在下面的砖块侧面——
就是它!
那复杂而诡异的点、线、螺旋刻痕!与照片上一模一样!甚至因为亲眼所见,那种非人的、充满几何强迫症般的美感和神秘感更加冲击视觉!
我小心地将它从砖堆里抽出来,拂去表面的浮土。刻痕很深,线条流畅而肯定,绝非随意刻画。我用手电仔细照射,从不同角度观察,并用手机从各个角度拍下了清晰的照片。
然后,我尝试着做一件更大胆的事。
我将手掌轻轻覆盖在那冰冷的、刻满奇异符号的砖面上。
闭上眼睛,集中起全部残存的精神力,不去思考,不去解读,只是感受。
起初,只有砖石的冰凉和粗糙感。
但渐渐地,随着我的精神高度集中,一种极其微弱、却无比清晰的震颤感从刻痕深处传递而来!
那不是能量的流动,更像是一种……信息的震颤!一种被固化在砖石内部、通过这种奇特刻痕作为载体保存下来的频率或印记!
这频率……这感觉……
我猛地睁开眼,童孔急剧收缩!
这震颤的频率,竟然与我昨晚在绳金塔地底感知到的那集体嗡鸣音流,有着惊人的、高度的一致性!
不是音调相同,而是那种内在的、核心的振动模式和古老韵味,如出一辙!
这砖上的刻痕,根本不是文字,也不是图案!
它是一种记录!
一种用物理方式将那种特定的、源自大地深处的能量振动频率镌刻保存下来的古老“录音带”或“频率石”!
是谁刻下的?是明代的人?还是更早?他们为何要记录这种频率?这种频率又代表着什么?
无数的疑问如同沸腾般涌上脑海。
但紧接着,一个更惊人的发现让我几乎停止了呼吸!
在我感知那刻痕频率的同时,我一直贴身放置的、那枚死寂的源初水晶,竟然再次产生了反应!
这一次,不再是微小的气泡!
而是……一丝极其微弱、却真真切切的暖意!从水晶最核心处弥漫开来,如同冰封的湖面下,有一缕暖流开始悄然涌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长沙异闻录请大家收藏:(m.2yq.org)长沙异闻录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