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罗米修斯” 风险评估室的全息投影台泛着冷白的光,像一块悬浮在空中的冰面。海伦娜站在光台前,指尖划过虚拟的评估报告封面,“文明科技资源绑定风险评估(超导专项)” 的标题在冷光下格外刺眼,她的白大褂袖口沾着未擦净的检测试剂痕迹,灰蓝色的眼睛里没有了往日的冷静,只剩下深不见底的凝重。
“你看这组数据。” 她的指尖在投影台上轻点,屏幕瞬间展开一组环形图,代表 “超导领域” 的蓝色区域像膨胀的气球,占据了环形图的 78%,剩下的 22% 里,可控核聚变、量子通信、新型抗生素等领域被压缩成细窄的色块,其中 “可控核聚变” 的绿色色块仅占 3%,“新型抗生素” 的黄色色块更是只剩 1.2%。“这是全球科技研发经费的流向占比,三个月前,超导还只占 45%,现在…… 我们像用绳子把所有资源都绑在了超导这一棵树上。”
陈序的目光落在环形图下方的小字注解上:“2025Q4 全球新增科技项目中,85% 与超导直接相关;材料学领域 83% 的博士生选择超导方向,量子计算、核聚变相关方向的招生名额同比减少 62%;17 个国家的‘国家科技战略’中,‘超导优先’条款取代了原有的‘多元均衡’原则。” 这些数字像细小的冰锥,扎进他的心里 —— 他想起合肥科学岛的核聚变实验室,想起深圳的钠离子电池研发中心,那些被压缩的色块背后,是无数停滞的实验、转行的研究员,是文明本该有的 “多元未来”,正被强行拧成 “单向赛道”。
海伦娜调出评估报告的 “缺陷推演” 模块,投影台瞬间切换成动态模拟画面:某座依赖超导电网的沿海城市,因 “长期未发现的超导材料老化缺陷”,电网突然瘫痪,地铁停运、医院备用电源无法启动、海水淡化厂停摆;画面右下角的时间轴快速跳动,12 小时后,城市开始出现缺水恐慌,24 小时后,医院重症监护室的患者因断电面临生命危险 —— 而更致命的是,原本能替代超导电网的 “新型储能技术”,因长期投入不足,设备还停留在实验室原型阶段,根本无法应急。
“这不是科幻。” 海伦娜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她点开模拟画面的 “缺陷来源” 注释,“我们上周在东京爆炸实验室的残留样品里,检测到一种未知的‘β- 碳化物’—— 这种物质会在超导材料使用 18 个月后缓慢生成,导致晶体结构出现不可逆的微裂纹,电阻值会在毫无预警的情况下飙升 1000 倍。现在全球已投入使用的超导设备,有 60% 都未安装‘β- 碳化物检测模块’,而能生产检测设备的厂家,全在忙着扩大超导材料产能,根本没时间研发检测技术。”
陈序的指尖突然顿住,他想起林溪使用的超导呼吸机 —— 那台设备已经运行了 5 个月,按照 “18 个月” 的周期,看似还有时间,可如果全球范围内的超导设备都存在这个缺陷,到时候不仅是呼吸机,医院的超导核磁共振、超导除颤仪,甚至城市的应急供电系统,都会在同一时间段瘫痪。“没有替代方案吗?” 他的声音有些发涩,“比如用传统的铜导线电网应急,或者重启之前的锂电池储能项目?”
“来不及了。” 海伦娜调出 “传统技术衰退数据”,红色的曲线一路向下:“全球铜导线高端生产设备的产能已削减 70%,剩下的工厂大多转产超导电缆;锂电池储能项目的核心团队,80% 都转行去了超导储能领域,连最基础的‘电池衰减控制算法’都没人维护 —— 我们就像把所有救生艇都拆了,只留了一艘超导大船,现在发现船底有裂缝,却连块补船的木板都找不到。”
投影台突然弹出一条紧急情报:“德国某超导磁悬浮列车在试运行时,因‘β- 碳化物导致的电阻异常’,列车在时速 300 公里时突然失速,虽未造成人员伤亡,但轨道沿线的超导供电系统已全面关停检修。德国交通部紧急宣布‘暂停所有超导磁悬浮项目’,并呼吁‘全球开展超导设备缺陷排查’。”
“这只是开始。” 霍兰德的声音从门口传来,他手里拿着德国事故的初步调查报告,脸色比海伦娜还要凝重,“白宫已经收到情报,俄罗斯、中国都在秘密排查本国的超导设备,可排查设备严重不足,有些地方甚至要靠人工检测,效率极低。更麻烦的是,超导原料供应商已经开始炒作‘抗 β- 碳化物新型原料’,价格比原来翻了三倍,发展中国家根本买不起 —— 这道陷阱,不仅是技术上的,还是资源上的。”
陈序走到投影台前,看着模拟画面里因电网瘫痪而陷入黑暗的城市,突然想起 “文明岔路口” 时海伦娜说的话:“单一技术依赖度超过 70% 时,文明系统抗干扰能力将降至临界值。” 现在,他们不仅超过了 70%,还亲手摧毁了所有退路,把文明逼进了一条没有转弯的单向隧道,而隧道尽头,可能就是黑暗的深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欲望笔纪请大家收藏:(m.2yq.org)欲望笔纪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