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来之后,还得按新规矩向总经理销假。覃允鹤去了总经理办公室,没碰到人,便去公司办公室找主任,说“麻烦您转告总经理,我出差回来了,来销假”。主任听了,从抽屉里拿出一份文件,递给他:“这是专门下发给运销公司的,你先看看吧。”
覃允鹤接过文件,低头一看,瞬间就懵了——文件是对刚签订的承包合同做补充,核心内容是“公司要对运销公司销售量进行考核,按销售量提取差旅费,每吨煤给业务员提成一毛钱,用作出差费用”。看到“每吨一毛钱”这一条,他脑子“嗡”的一下:这点提成,连单程车票钱都不够,这不是“管着人出去,却不管人回来”吗?
他想跟主任沟通几句,问问能不能向上反映情况。主任却双手一摊,无奈地摇了摇头,意思很明显:“我也没办法,这是上面定的。”覃允鹤没再说什么,攥着文件,无可奈何地走了。
走出办公楼,刚到院子里,就碰到了李本兴。李本兴老远就挥着手打招呼:“允鹤!大忙人,又忙什么呢?”
覃允鹤抬手晃了晃手里的文件,苦笑着说:“刚从办公室拿文件回来。”
“什么文件啊?我看看。”李本兴说着,就快步走过来,从他手里把文件抢了过去,眯着眼睛,凑得很近看。
“小心点,别弄坏了,你能看懂吗?”覃允鹤提醒他。
李本兴看了没几行,就把文件往覃允鹤手里一塞,撇着嘴说:“我就说嘛!这家伙不靠谱,说话不算数,你瞧,这不是又改规矩了?”
“改不改规矩,跟你有什么关系?”覃允鹤接过文件,揣进怀里,“给我吧,我还得回去贯彻落实呢!”
李本兴没松手,用手指点着手心,声音也提高了些:“他就是个娘们!朝令夕改的,大老爷们说的话,跟没说一样……”
“少叨叨两句,快一边去。”覃允鹤打断他,朝他瞥了一眼,转身就走。他不想跟李本兴在大街上扯皮——万一话说得太激动,冒出些过激的话,传到总经理耳朵里,又多了一条“罪状”,不值得。
回到运销公司,覃允鹤把老徐叫到办公室,把文件递给他。老徐接过文件,逐字逐句看完,重重地叹了口气:“这哪是让业务员干活啊?这样搞,他们怎么出去跑?”
“是啊,我也正为这事犯愁呢!”覃允鹤靠在椅子上,揉了揉太阳穴,“你算算,每吨一毛钱提成,要是卖一万吨煤,总共才一千块钱。咱们有四个业务员,分摊下来,每个人还不到二百块钱。现在外面住宿哪还有便宜的?三五十块钱一晚上的房间,几乎找不到了,他们这是按过去住大通铺的价格核算的,当下哪还有大通铺的宾馆?这不是让人出去了,就不管死活了吗?”
他顿了顿,坐直身子,跟老徐说:“我是这么想的:公司既然下了文件,咱们就按规矩来,向上打报告,把实际情况说清楚。你让伍会计把这几年业务员的差旅费报销记录都统计出来,附在报告后面,作为依据。另外,咱们还有两笔货款,是矿务局指导的计划,现在已经掉进三角债的漩涡里了——这两笔钱都在南方,业务员过去催款,一住就是七八天,最后讨回来的钱,还不够来回路费多。今后要是按新规矩来,这种情况只会更多。”
“他们总说‘加大发运量,薄利多销’,听起来是经营之道,可发运量大了,不一定就有更多利润。现在回款越来越慢,一旦掉进三角债,咱们运销公司就完了。把这些都写进报告里,递上去,让公司权衡一下:是按新规定来,还是按之前承包合同的约定办。”
老徐点了点头:“也行,只能这么办了。”
“我就奇了怪了,”覃允鹤忍不住吐槽,“过去不管什么事,都是分管领导跟咱们坐下来商量着来;可现在,我都不知道分管咱们运销公司的领导是谁!总经理一竿子插到底,不管三七二十一,一纸文件就定了所有事,照这样下去,还有法干活吗?”
“确实是这样,”老徐附和着,“不结合实际情况,只顾着快鞭赶牛,不管可行不可行,抬手就是一鞭子,这样下去,迟早得把牛累死!”
“行了,不说这些了。”覃允鹤摆摆手,“你先去安排伍会计统计数据,报告我亲自来写,争取今天就弄好。”
“好,我这就去。”老徐拿着文件,转身出去了。
办公室里只剩下覃允鹤一个人,他坐在椅子上,沉思了良久。他知道,写这份报告,很可能会让总经理对自己产生更多误解——毕竟字里行间都透着对新文件的抵触。可他又想:如果总经理不是糊涂人,应该能明白,自己是站在工作角度考虑问题,不是为了个人私利跟公司对着干。
当下有些领导,根本不站在市场前端思考问题,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的思维里——总以为“用户只要接收了煤炭,钱就一定会回来”,这也太可笑、太荒唐了!他必须在报告里说清楚:现在早就不是“生产煤炭的是大爷”的年代了,而是“使用单位才是大爷”——过去能用“递减计划”制约用户付款,现在是市场经济,用户采购渠道多的是,你不给货,有的是生产单位愿意给,根本没哪个煤矿能管控住一个地区的采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北大井人请大家收藏:(m.2yq.org)北大井人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