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明】
各位读者不好意思呀!之前操作失误,把本该在后面的第91章提前发出去了,给大家造成阅读混乱真的很抱歉~
今天这章是正确顺序的第90章《火车夜谈,为工友谋出路》,故事发生在第91章之前,补完这章再看第91章,剧情会更连贯顺畅,绝对不影响整体观感,大家放心读就好~
感谢大家的理解和包容,要是有任何疑问,欢迎评论区留言,我会第一时间回复!
,为工友谋出路
夜里的火车晃晃悠悠,车厢里的暖气时好时坏,偶尔有刺骨的冷风吹进来,让人忍不住缩紧脖子打寒颤。过道里,几个返乡的务工者裹着厚重的军大衣打盹,脑袋随着火车的颠簸一点一点,怀里紧紧抱着鼓鼓囊囊的蛇皮袋,袋口露出半截红纸包裹的糕点,想来是千里迢迢带给家人的年货。靠窗的座位上,一对年轻夫妻正压低声音给孩子讲着年俗,孩子被冻得鼻尖通红,却还是睁着圆溜溜的眼睛听得入神,清脆的笑声像碎银般散落,又很快被火车哐当哐当的轰鸣吞没。
覃允鹤靠在座椅上,裹紧了身上那件洗得发白的棉袄,指尖触到袖口磨得发亮的补丁,心里瞬间涌上一阵酸涩。他想起车间里老张那件穿了五年的工装,袖口磨破了又缝,缝了又破,冬天连件像样的保暖衣都舍不得买;想起李大姐为了给重病的老伴凑医药费,每天省下午饭钱,硬生生把自己熬得面黄肌瘦;还想起上个月工会摸底,二十多个老工友家里有病人,三个家庭孩子上学交不起学费,这些画面像针一样扎在他心上。身边的魏科长正揉着太阳穴,一脸掩不住的疲惫,眼底的黑眼圈深得像是涂了墨,连日来为公司资金周转的事四处奔波,他怕是比谁都心力交瘁。
车厢顶部的灯泡忽明忽暗,映得两人脸上的神色都有些凝重。沉默了半晌,覃允鹤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忽然微微侧身凑近,压低声音说:“魏科长,有个事儿,我琢磨好几天了,翻来覆去睡不着,想跟你好好聊聊。”
魏科长缓缓抬了抬眼皮,声音带着一丝沙哑:“你说,我听着呢。”
“咱们北服公司现在的情况你也清楚,资金链快断了,职工待遇一降再降,连车间的基本取暖都得自己想办法烧煤炉,”覃允鹤的声音压得更低,眼神却格外认真,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笃定,“这次跟着考察团来兖矿,我算是真开了眼。人家的职工宿舍有集中供暖,冬天屋里穿单衣都嫌热;食堂顿顿有荤菜,三菜一汤管够,还不要钱;就连职工孩子上学,都能进矿区子弟学校,学费减免大半,升学还有优先政策。再看看咱们公司的老工友,有的过年连件新衣服都买不起,孩子的压岁钱凑不齐;有的家里老人看病,连挂号费都得精打细算,上个月老王住院,光是押金就愁白了头,最后还是大家伙儿你五十我一百凑的。我思来想去,想牵头办个贸易公司。”
魏科长猛地坐直了身子,原本疲惫的眼神瞬间亮了起来,带着几分惊讶和探究:“贸易公司?你具体说说,怎么运作?”
“我在煤矿系统摸爬滚打这么多年,人脉还算广,之前跟兖矿的老领导共事过三年,关系一直没断,还有几个老贸易商朋友,都是靠谱的人,”覃允鹤语速不快,一字一句都透着沉稳,“这次考察我特意留意了,兖矿的煤炭、矿产品资源特别充足,质量也过硬,都是下游厂家抢着要的好货。我已经悄悄打听好了,咱们本地的建材厂、发电厂还有几家化工企业,正缺稳定的货源,要是能把兖矿的货拉回去卖给他们,中间的利润既能帮公司补资金缺口,还能给老工友们改善待遇,一举两得。”
他顿了顿,伸手搓了搓冻得发僵的手,语气更坚定了些:“我也想好了退路,要是公司领导不批,觉得风险大,我就走地方合作的路子,找本地几个信誉好的商户联手办。资金方面,我打算找相熟的几个老伙计筹划,大家都是实在人,多少能凑出点启动钱,不用公司担一分风险,盈利了再按比例给公司分成。”
魏科长皱着眉琢磨了半天,手指在膝盖上轻轻敲击着,发出有节奏的嗒嗒声,车厢里只有火车哐当哐当的声响,像是在为两人的商议伴奏。他想起自己刚到北服公司时,老领导说的“职工的事就是天大的事”,如今公司陷入困境,看着老工友们受苦,他心里比谁都难受。这些年覃允鹤的为人他看在眼里,踏实、肯干、有担当,当年车间技术革新,他不眠不休熬了半个月,硬生生攻克了难题,这样的人,做事让人放心。
过了好一会儿,魏科长才缓缓开口,声音里带着几分郑重:“你这想法确实实在,不是为了自己谋私利,是真为公司和职工着想,我打心底里支持你。但你也知道,我是公司机关人员,按规定不能参与这种对外横向贸易的策划运作,没法跟你一起跑前跑后,冲锋陷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北大井人请大家收藏:(m.2yq.org)北大井人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