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井服务公司的巷道口,老槐树叶子蔫头耷脑地垂着,连风掠过都带不起半点生机,就像职工们近来沉郁的心情,压得人喘不过气。
上层领导工作调动本是常规操作,可到这基层地界,却像石子投进湖面,激起满池猜测,流言也如潮湿巷道的霉斑,悄悄爬满人心。
前任总经理在任时,没能带领公司突破瓶颈,日子陷在“不死不活”的僵局里。
职工工资隔三差五拖欠,大家给孩子交学费、给老人抓药的钱都没准头,心里憋着火,吐槽声就没断过。
井下的风筒破了好几个窟窿,煤尘顺着缝隙往外冒,吸进肺里又干又痒,就像那些没处发泄的怨气,在胸腔里打转。
这天正午,日头毒辣得能把地面烤出裂纹,食堂门口的水泥地烫得人不敢多站。
空气里飘着饭菜余温与煤尘混合的味道,闷得人胸口发紧。
换完衣服的职工们端着掉瓷的搪瓷碗,聚在老梧桐树下躲阴凉,树叶投下的阴影稀稀拉拉,挡不住刺眼的阳光。
闲聊声、碗筷碰撞声嗡嗡作响,却没几个人真能笑出来,每个人脸上都带着掩不住的愁容。
直到李本兴的声音像淬了火的钢铲“哐当”砸进人群,场子瞬间静了半截。
“十万元!同志们!不是十块、一百块!”李本兴一只脚踩在食堂台阶的裂缝里,鞋帮沾着黑黢黢的煤泥——那是在花卉仓库打理花草时蹭上的,洗了好几遍都没洗掉;另一只手攥着皱巴巴的白面馒头,唾沫星子随话音溅落,又被热气快速烘干。“上个月开工资,多少人家等钱给孩子交学费、给老人买药?王老三媳妇还跟我哭,孩子校服钱拖了半个月没交,在学校都抬不起头!可前总经理眼睛都不眨,就把十万元给了外面的承包队拆洗煤楼!那钱,是咱们一镐一镐从地下刨出来的啊!”
他盯着食堂墙面上斑驳的墙皮,像是能透过那层灰,看到前总经理花钱时的漫不经心,心里的火气“噌”地就冒了上来。
烧锅炉的老张立刻应和,把搪瓷碗“墩”在石桌上,声响清脆得吓人,碗里剩下的稀粥都溅了出来:“本兴说得对!那洗煤楼根本不能拆!它是日本侵华战争时建的,砖缝里都嵌着咱们先辈的血泪,是实打实的罪证啊!”
老张越说越激动,胸口剧烈起伏,指着公司深处的方向,声音都发颤:“解放后,它又跟着咱们国家干了几十年,多少优质煤从这里洗出来,支援新中国的炼钢事业,为国家建设立过功!这是有历史、有贡献的老物件,该好好保护起来当见证,他倒好,说拆就拆,还找外面的承包队花十万块拆!”
老张说着,指了指自己头上那顶掉了漆、带子都快磨断的安全帽,眼里满是委屈和愤怒:“咱们下井时,连个新安全帽都舍不得换,他倒大方!这不是拿咱们的血汗钱打水漂吗?”
“真的假的?”人群里,刚下井回来的小吴惊得筷子掉在地上,指尖发抖。
他弯腰去捡时,露出脖子上被煤尘染黑的印子,声音越来越小:“咱们下井刨煤,汗珠子摔八瓣,有时候还得冒着危险,挣的钱就这么白白给外人花了?我妈还等着我发工资去看腿呢,这都拖了快俩月了……”
他的声音最后几不可闻,眼眶却悄悄红了。
周围的职工们看着他,心里都不是滋味,像是有什么东西堵着,又闷又疼。
“我在北大井待了二十年,啥时候说过瞎话?”李本兴指着食堂墙上“艰苦奋斗、共创未来”的红漆标语。
标语上的红漆掉了不少,露出底下的灰墙,像极了公司如今的处境。“公司去年就欠产,掘进机坏了没钱修,咱们靠人工多干两小时,累得腰都直不起来;风筒破了舍不得换,煤尘呛得人咳嗽,晚上躺床上都咳得睡不着!可他不想着跑项目、找销路给公司谋活路,倒先把钱花在没必要的外包拆楼上,这不是作孽吗?”
风从食堂门口吹过,带着锅炉房飘来的煤烟味,呛得人直咳嗽。
李本兴咳了几声,声音却更坚定——他知道,今天必须把大家的心里话都说出来。
人群彻底炸锅了。
有人拍腿怒骂,震得旁边的石凳都跟着晃;有人低头叹气,双手插进满是煤尘的头发里,一副愁眉不展的模样;有人手抖着点不着烟,打火机打了好几次才冒出火苗,烟丝烧得飞快,却没抽几口。
李本兴看着眼前的工友们:掘进工老周满脸煤尘,连眼角的皱纹里都嵌着黑灰,那是常年下井留下的痕迹;维修工老赵手有厚茧,指关节粗大,那是常年拧螺丝、修机器磨出来的;刚毕业的小周眼里满是期盼,却又带着迷茫,他本来以为进了公司能安稳过日子,没想到却是这样的光景。
李本兴心里又酸又胀,像是被什么东西揪着,他深吸一口气,煤尘呛得他剧烈咳嗽,咳得腰都弯了,可声音却更有力:“咱们北大井人靠力气吃饭、凭良心做人,不怕下井苦、不怕挣钱少,就怕血汗钱被当儿戏,过好日子的希望被扔了!咱们不能就这么认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北大井人请大家收藏:(m.2yq.org)北大井人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