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酱园改造收官!七天奋战,焕然一新迎验收
通风设备的调整一直忙到后半夜才结束。
李敏让施工队的工人们先回去休息,自己则留在厂里,拿着手电筒逐一检查每一台风机的安装情况。确认风向、角度都符合赵师傅要求的标准,又在笔记本上详细记录下参数,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了宿舍。躺下后,她连洗漱的力气都没有了,沾着水泥浆的工装都没脱,就睡着了。
可睡了没几个小时,天刚亮,她又醒了过来,简单洗了把脸,就骑着自行车往酱园厂赶。刚到厂区门口,就看见赵德福师傅提着磨得发亮的工具箱站在门口,手里还拎着一个布包,里面装着采好的醋曲草药。
“赵师傅,您怎么这么早来了?”李敏连忙迎上去,心里又惊又喜。
“来看看施工进度,顺便把醋曲的草药带来,趁天气好,晒一晒备用。”赵师傅目光扫过厂区,眼里带着审视。
“昨晚加班到挺晚吧?看你眼睛都红了。”
“没事,就加了会儿班调整通风设备。”李敏笑着接过赵师傅手里的布包,“您快里面请,我带您去看看发酵池和车间。”
赵师傅跟着李敏走进厂区,看着清理干净的院子、焕然一新的厂房,眉头渐渐舒展开来。走到发酵池边,他蹲下身,伸手摸了摸新铺的耐酸青砖,又用手指抠了抠池沿的勾缝。指尖用力刮了刮,确认勾缝结实牢固,才满意地点了点头:“青砖铺得平整,勾缝也扎实,没偷工减料,不错。”
“您放心,都是按您的要求和国家标准来的。”李敏松了口气,指着发酵池旁边的通风设备,“通风设备我们昨晚调整好了,每台风机的角度都按您说的30度安装,保证空气流通均匀。”
赵师傅走到风机旁,打开开关试了试,感受着流动的空气,又拿出随身携带的小风速仪测了测。数值符合要求,才关掉开关:“风机安装得还行,后续发酵的时候要注意定时检查,不能出故障。”
“好嘞,我每天都会亲自检查的。”李敏连忙记下。
两人又走到老井边,此时井队的工人已经把井里的淤泥清理干净了,正在往外抽水。赵师傅拿起水桶,舀了半桶清澈的井水,凑到嘴边尝了尝,闭上眼睛细细品味了片刻。睁开眼时眼里带着笑意:“还是当年的味道,清甜无杂味,用这水酿醋,错不了。”
“太好了!”李敏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井队的师傅说,这口井的水质比他们预想的还好,没有污染,完全符合饮用和酿醋标准。”
“这口井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得好好保护。”赵师傅叮嘱道,“以后抽水前要先清洗井口,定期给井壁消毒,不能让任何杂物掉进井里,污染了水质。”
“我记下了,会安排专人负责井口的维护。”李敏连忙在笔记本上写下“老井日常维护细则”,生怕忘了。
接下来的几天,赵师傅每天都会来厂里转一圈,时不时给施工队提些建议:“发酵车间的地面要做防滑处理,老伙计们年纪大了,踩在上面不容易摔跤;醋曲晾晒场要选在向阳通风的地方,还要搭个棚子,下雨的时候能及时遮盖;淋醋区要装个排水槽,防止醋液积在地面,滋生细菌。”
李敏都一一记下,立刻让施工队按赵师傅的要求整改。
老职工们也越干越有劲,不仅按要求完成了分配的活儿,还主动给自己找活干。王建国带着人给醋曲晾晒场搭棚子,刘桂兰组织大家清洗老醋罐,孙大爷则把车间的门窗都擦拭干净,连玻璃缝里的灰尘都抠得干干净净。
有天中午,李敏蹲在工地边吃盒饭,看着大家忙碌的身影,心里暖暖的。王建国端着饭盒走过来,坐在她身边,叹了口气说:“李姑娘,说实话,当初听说酱园厂要盘活,我心里还挺怀疑的,毕竟烂了这么多年了。可看到你这么拼命,赵师傅也回来了,我心里又燃起希望了。想当年,咱们酱园厂多红火啊,我刚进厂的时候,每天都要加班淋醋,街坊们排着队来买,现在想起来,还像昨天一样。”
“王师傅,咱们一定能让酱园厂重现当年的红火。”李敏看着他,语气坚定,“等试酿成功了,咱们就扩大生产,把销路打开,让更多人吃到咱们的好醋,到时候大家不仅能领到足额工资,还能拿到奖金。”
“好,好!”王建国眼里闪着光,“我相信你,也相信赵师傅,以后你指哪我打哪,绝不含糊!”
施工队的进度越来越快,随着最后一片琉璃瓦铺好,最后一台风机调试完毕,最后一块地面防滑砖铺好,酱园厂的改造工程终于在第七天的下午彻底完工了。
改造后的酱园厂焕然一新:锈迹斑斑的铁门换成了崭新的红漆大门,上面“酱园厂”三个鎏金大字格外醒目;旧厂房换上了新的彩钢板屋顶,红瓦配着白墙,透着股精气神。发酵车间里,四个新铺的耐酸青砖发酵池整齐排列,通风设备、排水槽一应俱全;醋曲晾晒场搭起了遮阳棚,地面铺了平整的石板;老井周围用青砖砌了围栏,井口盖了防尘盖;车间旁边还收拾出了一间干净的休息室,摆上了桌椅和暖壶,方便大家歇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北大井人请大家收藏:(m.2yq.org)北大井人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