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面边缘波动着,如同水纹。它缓缓对准了照片中的异常光影。
顾溟屏住呼吸,他能清晰地感觉到,某种力量正在被隔空抽取,是灵智。
尽管有网络阻隔,那种精微能量被引动、消耗的感觉依旧像丝线般牵动着他的神经。
镜面中的景象开始剧烈变化。
那团原本模糊不清的光影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拉扯、放大、进行着高速的解析与重构……虽然最终呈现的影像依旧扭曲不定,但轮廓清晰了许多!
那是一个不断改变形态、边缘伸出几根半透明触须般的微小幻影,在镜中无声地翻滚、蠕动,散发出一种令人头皮发麻的、纯粹恶意与混乱的气息。
“这是基于残留影像信息和环境能量特征进行的低精度‘映刻’与推演,”姜砚知的解说冷静得像在朗读说明书。
“目标推测为刚由帷幕裂缝渗出的、未稳定的一下位灾魇,应当是‘埃’或‘尘’。其行为模式倾向于依附阴影区域,被动吸收周围生物散逸出的负面情绪能量作为养料。个体威胁度极低,但此类存在的持续聚集,会缓慢加剧局部区域的‘黯蚀’浓度,如同霉菌的菌落。”
顾溟内心掀起波澜。
这种直接对目标进行“复制”、“解析”乃至“推演”的能力,其精妙与诡异,完全超出了他目前对蚀印的认知范畴。
胡尚锋的能力更侧重于实战辅助与基础引导,而姜砚知的【映刻之镜】,则充满了研究者般的冷静、穿透力,以及一种令人不安的掌控感。
这就是第三阶位“固形者”乃至更高阶位的力量体现吗?
演示结束,虚幻镜面如烟消散。
姜砚知的声音再次响起,这次带上了一丝几乎难以察觉的、近乎玩味的语调:“为了方便沟通,我给这个临时性的调查组合起了个代号,‘痕镜调查组’。你的痕迹追踪,我的映刻解析,功能上还算互补,名称也贴切。”
顾溟对代号不置可否,但默认了这个称呼。
一种脆弱而各怀目的的合作关系,在这条看不见的电波线路中初步缔结。
作为对等回应,他斟酌着词语,将胡尚锋告知的一些不涉及组织核心机密的信息分享了出去,例如灾魇普遍对强烈光辐射,尤其是特定波段紫外线,表现出厌恶与畏惧。
以及它们的行为模式往往受到其自身诞生规则或某种诡异逻辑的严格限制,并非完全随心所欲。
姜砚知耐心听完,在频道那头似乎传来了快速敲击键盘的声音。
“这些基础特性与我的部分观测数据存在吻合点。感谢分享,这有助于优化我的分析模型,缩小变量范围。”
作为信息交换,她很快发来了一张精度极高的学校及其周边区域的电子地图。
上面用不同颜色和符号清晰标注出了所有已知监控摄像头的盲区范围,以及根据近期多次能量波动峰值推算出的、异常活动最可能频繁出现的几个重点时间段。
加密通讯结束,屏幕恢复黑暗。顾溟向后靠在椅背上,房间里只剩下电脑主机低沉的运行声。
合作的大门已经推开,门后是未知的甬道。
他感觉自己像在黑暗的森林里,与一个携带着精密仪器的陌生旅人结伴而行。
彼此警惕,互相提防,却又不得不暂时依靠对方手中的灯火和地图。
姜砚知展现出的能力深不可测,其动机如同迷雾,但她提供的情报又像暗夜中的航标,确实指向了可能存在的危险。
他将那份标注详尽的地图和活动规律深深印入脑海。
感受到肩上的压力似乎并未减轻,但脚下彷徨的黑暗里,似乎多了一条若隐若现、不知通往何方的路径。
前路莫测,但至少此刻,他不再是完全意义上的孤身一人。
喜欢帷幕:黑夜之下请大家收藏:(m.2yq.org)帷幕:黑夜之下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