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复猛然从座上站起,脸色惨白,眼中满是震惊。
父亲……没死?
怎么可能!
那一日,他亲眼见棺木入土,悲恸送行。
如今竟被告知一切皆假?
包不同与风波恶对视一眼,皆觉荒诞不经。
可这话出自莫千源之口,分量非同寻常。
他们心中虽疑,却不自觉信了七八分。
若如此,当年之举乃是诈死?
那么慕容博隐藏踪迹,所图为何?
与此同时,阿朱与阿碧怔立原地,片刻后喜极而泣。
在众人眼中,慕容博是挑动纷争的罪魁。
但在她们心中,却是再造恩人。
两人虽为燕子坞婢女,却非奴籍出身。
阿朱幼年失怙,孤苦流浪,曾遭恶徒欺辱。
危难之际,慕容博现身相救,带回府中照料。
此后她无处可去,便留在慕容家。
可慕容博待她如亲女,不仅不予差遣,反而另派丫鬟服侍于她。
阿碧亦是如此。
她父因祸避难,托女于慕容府。
当年慕容夫妇曾亲口允诺:若有朝一日二女愿离去,定以厚礼相送,绝不强留。
正因这份恩情深重,阿朱与阿碧对慕容博始终心怀感激。
今闻其尚在人世,怎会不喜极而泣?
楼下的萧氏父子气势如虎,却瞬间打破了这份宁静。
萧峰担心父亲言辞过激,惹恼莫千源,急忙上前一步,恭敬说道:“恳请公子说明,那慕容博究竟做了什么?”
莫千源微微颔首,语气平稳地开口:“雁门关惨案一了,慕容博便向元廷复命。”
“元廷许诺助他复国,但天下尚稳,乱局未成,行动只能暂缓。”
“这一点,双方心照不宣。”
“慕容博有耐心,也愿意蛰伏。”
“即便中途身死,他的谋划仍可惠及子孙。”
“之后,他悄然潜入大宋少林寺藏经阁,暗中研习武学。”
“耗时多年,将《少林七十二绝技》尽数誊录,带回姑苏,壮大慕容家根基。”
“此后岁月,他只专注两件事。”
“其一,精修少林绝艺。”
“其二,以所学秘密训练死士,为日后起事铺路。”
“数年后,玄慈忽然察觉疑点,对雁门关之事心生警觉,遂派人前去查问慕容博。”
“恰巧,这一幕被潜伏在少林的慕容博亲眼得见。”
“他当即返回燕子坞,伪造死讯,令玄慈无从追查。”
“他深知玄慈为人,断定只要自己‘身亡’,对方必会守口如瓶,不愿败坏死者名誉。”
“如此一来,他便能彻底脱身。”
“而事实果然如此。”
“姑苏慕容氏名声得以保全,其子慕容复亦可继续图谋复国。”
“否则,一旦真相曝光,中原豪杰必将群起攻之,慕容家自保尚且难成,何谈复兴?”
“又因慕容复年幼,恐其知情后露出破绽,慕容博连亲生儿子也未告知。”
讲到这里,莫千源目光转向萧远山,神情复杂:“这三十年里,你与慕容博同在少林藏经阁进进出出,曾多次相遇。”
“可你从未察觉,那个看似寻常的身影,才是毁你一家的真正凶手。”
“仇人就在眼前,你却错杀无辜……呵呵。”
他轻笑一声,摇了摇头。
萧远山脸色骤然铁青,双目似要喷火,全身颤抖不止。
“竟是此人!”
他一字一顿,声音如刀,满是刻骨恨意。
紧接着,他猛然攥住萧峰手腕,低吼道:“峰儿,走!现在就去寻那慕容老贼,为你娘亲雪恨!”
这三十年,他与慕容博三次交手,皆未能分出高下。
萧远山清楚得很,仅靠一己之力,绝难撼动那深藏于暗处的仇敌。
幸好,他并非孤身一人。
他的儿子萧峰,已然踏入天人之境,足以并肩作战。
父子同心,联手出击,慕容博再狡诈,也终将无路可退。
萧峰心中仇恨如火,却仍不失礼节。
他转身面向莫千源,双手抱拳,语气坚定:“今日公子解我心中多年迷障。”
“此情此义,铭记于心。”
“待我亲手了结慕容老贼,为母亲雪恨之后,定重返此地,听凭公子吩咐。”
莫千源轻轻摆手:“我之所言,不过出于对萧大侠为人之敬重。”
“无需言谢。”
“更不必谈什么差遣,我并无所求。”
“况且,你们若现在动身返回大宋少林,恐怕还未到山门,慕容博早已闻风而遁。”
这话如冷水浇头,令萧氏父子心头一震。
的确,方才只顾着情绪翻涌,竟忽略了这关键之处。
一旦慕容博察觉风声,逃离藏身之地,再度隐入尘世,便如同滴水入海,再也寻不到踪迹。
萧远山终于收起往日倨傲,躬身道:“恳请先生指点一条明路!”
莫千源沉默片刻,缓缓摇头:“慕容博行事阴狠,我也厌恶至极。”
“但因缘牵扯,我无法亲自出手助你们擒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综武:写个日记,仙子人设崩了请大家收藏:(m.2yq.org)综武:写个日记,仙子人设崩了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