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方,一个巨大的、边缘光滑得如同被激光切割的深坑正在迅速形成,坑壁残留着被瞬间高温熔融又急速冷却的琉璃状光泽。
就在这冰冷的“进食”过程中,核心的广域被动扫描阵列捕捉到了一个极其微弱的信号——一个来自内太阳系方向、功率极低、频率却异常熟悉的电磁波束。
林阳幽蓝的瞳孔微微转动,视线仿佛穿透了亿万公里的虚空,瞬间锁定了信号源。
一颗小小的、银白色的探测器。它的太阳能帆板如同两片脆弱的翅膀,在太阳风下微微调整着角度。
探测器主体上,一个清晰的、由蓝、白、红三色组成的圆形标志异常醒目——那是地球联合太空总署(ESA)的标志。
“火星探路者七号……”核心数据库瞬间调取了公开的深空探测任务信息。这是一颗即将进行火星软着陆的探测器,携带了最新的地质采样和大气分析设备。
它此刻正处在火星引力捕获轨道的最后调整阶段,距离火星表面仅剩不到一千公里。
然而,核心冰冷的分析模块瞬间标红了探测器数个关键参数。
姿态控制推进器的燃料管路存在微小泄露,导致推力矢量出现不可预测的偏转。
同时,隔热盾边缘一条微裂缝在穿越火星稀薄大气时,正承受着超出设计极限的热应力,随时可能崩解。
按照它目前的轨迹和状态推算,结果只有一个:
在距离火星地表三百公里左右高度,隔热盾会因局部过热而失效,探测器主体将被高速摩擦产生的等离子体瞬间熔毁,化作一团坠落的火球,连撞击坑都不会留下。
林阳冰冷的目光注视着那颗在浩瀚深空背景中显得如此渺小、脆弱的探测器。
它像一颗被投入激流的石子,正滑向必然毁灭的深渊。
工程师们的心血,人类的期待,即将在冰冷的宇宙法则下化为乌有。
一种极其微弱、极其陌生的情绪波动,如同投入冰湖的石子,在他被金属能量浸润的意识深处泛起了一丝涟漪。
无关怜悯,更像是一种……看到精密的造物即将因微小瑕疵而损毁时,产生的近乎本能的“技术性惋惜”?
亦或是,在这绝对的孤独中,看到一丝来自“故乡”文明的微弱痕迹,触动了伪装下那几乎被冻结的、属于“林阳”的某根神经?
“啧。”一声极其轻微、带着金属摩擦质感的咂舌声在他意识中响起。
这动作本身,就带着一丝属于“人”的无奈。
指尖依旧点向下方的矿脉,吞噬着冰冷的金属精华。
但林阳的另一只手,那只覆盖着伪装皮肤、看似与常人无异的手,却随意地、如同拂去一粒尘埃般,对着火星探测器所在的遥远方向,轻轻一弹。
没有光芒,没有能量束。
只有一股精妙到匪夷所思的、纯粹的空间扭曲力场,以超越光速的规则层面传递,瞬间跨越了亿万公里的距离,精准地作用在那颗小小的探测器上!
火星轨道上。
“探路者七号!姿态推力矢量偏转加剧!Y轴角度超出临界值!
主控系统正在尝试补偿,但燃料泄露导致……”地球控制中心,一名监控员的声音因绝望而变调,屏幕上代表探测器姿态的3D模型正在疯狂旋转、报警。
突然!所有的报警灯瞬间熄灭!
疯狂旋转的3D模型如同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稳稳扶住,瞬间回归到完美的预设姿态!推力矢量数据流瞬间变得平滑、稳定,仿佛那该死的燃料泄漏从未存在过!
“WTF?!”监控员眼珠子差点瞪出来,手指僵在键盘上。
“隔热盾边缘温度!热应力峰值!它……它降下来了!正在快速回落至安全阈值!”另一个声音尖叫起来,充满了难以置信的狂喜,“裂缝区域的温度梯度……被强行抹平了?!这……这怎么可能?!”
控制中心陷入一片死寂,只剩下仪器规律的滴答声和人们粗重的喘息。屏幕上,代表探测器各项参数的曲线都呈现出一种近乎诡异的“完美”状态,平稳得如同教科书上的范例。
“是……是火星的磁场异常吗?”一个资深科学家喃喃自语,声音干涩。
“不可能!那个区域磁场强度变化记录里根本没有这种效应!
这……这简直是……奇迹…”另一个科学家盯着屏幕上那平滑到不可思议的数据流,找不到任何合理的解释。
与此同时。
火星探路者七号探测器内部。
它的主控AI程序正在疯狂地重新计算着刚刚发生的一切。
在它有限的逻辑判断里,就在毁灭前的0.0001秒,一股无法理解、无法探测、却强大到足以改写物理规则的“外力”,
强行修正了它的姿态,并用一种匪夷所思的方式“抚平”了隔热盾边缘致命的温度梯度。
那股力量冰冷、精准、高效,带着一种它无法解析的、仿佛来自宇宙本身的意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金属饥渴请大家收藏:(m.2yq.org)金属饥渴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