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冷的金属精华如同亿万道寒流,源源不断注入胸口那颗搏动着的起源核心。
林阳悬停在柯伊伯带边缘一颗新锁定的冰岩小行星上空,重复着枯燥而高效的“采矿”流程。
指尖点出幽蓝光点,无形的力场碾碎岩层,剥离杂质,吞噬精炼的金属微粒。
核心的脉动稳定而有力,充盈着非人的冰冷“饱足感”。
这片永恒的深寒与死寂,几乎成了他新的“舒适区”。
嗡……
就在他即将抽干这颗小行星最后一丝有价值的矿脉时,核心内置的广域被动扫描阵列,捕捉到一丝极其微弱、
却瞬间被标红的能量信号反馈。
信号源:火星。奥林匹斯山东南麓平原——正是数日前那个被他“顺手”拯救的探测器着陆点附近。
能量性质:短暂,高烈度,非自然。爆发持续时间仅0.03秒,峰值却远超人类任何已知能源装置所能达到的水平,甚至接近小型核爆。
更关键的是,其能量频谱特征……带着一丝极其隐晦、却让林阳体内核心瞬间产生微弱共鸣的波动——一种与起源核心同源,却又似是而非、更显狂野粗暴的“近亲”感!
林阳覆盖着伪装皮肤的眉头(一个纯粹的习惯性动作,他的面部肌肉其实已被金属化组织替代)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
幽蓝的瞳孔深处,冰冷的计算力瞬间压过了金属吞噬带来的“满足感”。
火星?那个刚刚被探测器“路过”的红色荒漠?
那里除了风化的岩石、干涸的河床和稀薄的二氧化碳,还能有什么东西能爆发出这种级别的能量?而且这能量特征……
“异常。”意识中,那个沙哑低沉的金属质声音响起,带着一丝属于“林阳”的警惕本能。
星雅沉睡,核心不会主动分析无关信号,但这一闪而逝的异常,像一根冰冷的针,刺破了他矿工般的机械麻木。
指尖的幽蓝光点熄灭。脚下的小行星矿脉已被彻底榨干,留下一个巨大而光滑的熔融深坑,如同宇宙巨兽啃噬后的牙印。
林阳收回手,伪装皮肤瞬间覆盖了下方流动的金属甲壳。他不再看这片被吸干的冰冷矿场,目光投向太阳系内圈那颗橘红色的星球。
星梭启动!
这一次,目标明确。幽蓝曳影撕裂深空的黑暗,不再追求绝对的隐蔽和规避,速度提升至极限!
他如同一道跨越星河的冰冷闪电,在柯伊伯带永恒的深寒中拉出一条肉眼不可见、却能让空间本身微微呻吟的短暂轨迹,直扑火星!
短暂的高速飞行后(核心计时:地球时 42 分 15 秒)。
炽烈的幽蓝光芒在火星稀薄的高层大气边缘骤然收敛、消散。
林阳的身影由极致的速度瞬间凝实,悬停在距离火星地表约三十公里的高空。
巨大的、盾状的奥林匹斯山在下方铺展开来,其东南麓的平原,在稀薄的火星4
核心的被动扫描功率全开,无形的力场如同亿万根触须,瞬间扫过下方数百平方公里的区域。
目标区域的地表结构、成分分布、温度梯度……所有信息如同潮水般涌入冰冷的意识。
没有活物。没有大型能量源。只有永恒的风蚀痕迹和亘古的沉寂。
但核心的“记忆”精准无比。那0.03秒的高能爆发点,就在下方一片相对平坦、遍布着小型环形撞击坑和巨大风蚀岩柱的区域内。
星梭再次微闪。林阳的身影瞬间出现在距离地表不足百米的高度。
脚下是细腻如铁锈般的红色尘埃,狂风卷起沙尘,在稀薄的大气中发出呜呜的嘶鸣,能见度极低。巨大的风蚀岩柱如同远古巨神的残骸,沉默地矗立在红色的尘雾里。
林阳踏上了火星的土地。松软的红尘没过了他伪装出来的运动鞋鞋面。
重力虽然跟地球的没有多大差别,但他这具沉重的金属之躯却感觉异常“轻快”。
他无视了恶劣的环境,幽蓝的瞳孔穿透弥漫的沙尘,锐利地扫视着核心锁定的坐标点。
没有爆炸坑。没有熔融的玻璃化地表。那瞬间的高能爆发,似乎被某种东西完美地约束、吸收了,只留下极其微弱、正在被风沙迅速抹平的能量残留痕迹。
他的目光,最终定格在几根巨大风蚀岩柱围拢出的一个天然避风凹地边缘。
那里,静静地躺着一个……东西。
不是探测器。不是自然形成的岩石。
那是一艘小型的矩形飞行器,或者说,是它坠毁后残存的、大约三分之二的主体。
直径目测不超过十五米,通体覆盖着一种暗哑的、近乎吸收所有光线的深灰色金属外壳,材质不明,但绝非人类已知的任何航天合金。
外壳上布满了触目惊心的撕裂、扭曲和熔融痕迹,显然经历了极其惨烈的撞击和内部能量失控。
它像一只被巨兽撕扯后又踩扁的金属甲虫,深深地嵌在红色的火星土壤里,周围散落着一些更细小的、同样材质的碎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金属饥渴请大家收藏:(m.2yq.org)金属饥渴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