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着Epsilon-7和Epsilon-8的金属外壳,林阳和星雅完美地融入了“熔炉遗骸”行星冰冷的机械秩序之中。
他们沿着既定的巡逻路线,在巨大的金属矿柱构成的峡谷间跳跃行进。
脚下的“地面”是冷却后龟裂的金属板块,缝隙间流淌着暗红色的熔融金属细流,蒸腾起扭曲视线的热浪。
空气中弥漫着臭氧、金属粉尘和某种难以形容的、如同巨大引擎内部般的机油与高温混合气味。
越靠近星雅标记的“异常高能量聚集点”,周围的景象就越发超乎想象。
穿过一道由天然冷却形成的巨大金属拱门后,视野豁然开朗,却又瞬间被更加震撼的景象所取代。
那是一座……活的机械之城。
它并非建立在平坦的地表,而是深深嵌入裂谷一侧的金属崖壁之中,并向下延伸,仿佛整个山体都被掏空、改造。
巨大的、如同蜂巢般的暗红色金属结构层层叠叠,构成了一个难以估量其规模的庞大母巢!
无数粗大的能量导管如同活体的血管,从母巢深处延伸出来,或刺入崖壁,或连接着地面巨大的能量节点,表面流淌着熔金般的高能辉光,发出低沉的、永不停歇的能量嗡鸣。
母巢的表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出入通道口。形态各异的机械单位如同工蜂般进进出出,井然有序:
有形如金属蜘蛛或飞蝠,无声地掠过穹顶或贴着崖壁快速移动,复眼闪烁着冰冷的扫描光芒,数据库中显示那是小型快速扫描单元。
如同巨型的金属甲虫的多足坦克,它们背负着庞大的模块化构件或熔炼设备,在特定的重型通道内缓慢移动,沉重的足肢踏在地面发出沉闷的震动,那是重型工程单位。
“巢”中,最多的则是,形态类似巡逻单位但更加纤细灵活,臂部装备着精密的维修工具和多光谱探头,如同医生般攀附在巨大的能量导管或护盾发生器外部节点上,进行着不知疲倦的检查,和维护的维护单元。
此外还有更多形态各异、功能不明的单位:它们有的是一个漂浮的球形扫描器,有的如同一条巨型蠕虫,在深层管道中穿行。
在更深处,林阳甚至能看到一些结构更加复杂、散发着更强能量波动、明显是更高阶的指挥或战斗单位在特定的层级间移动。
整个母巢散发着一种冰冷、高效、绝对秩序却又生机勃勃(如果机械的活力可以称为生机)的奇异氛围。
没有交流,只有能量流的嗡鸣、机械运转的规律噪音和指令脉冲在无形的网络中高速传递。
这是一个纯粹的、高度发达的、为了在这炼狱行星上生存防御敌人而精确设计出的“机械生态圈”。
“下方侦测到高强度信息流网络……类似蜂群意识,但存在明确的核心节点和逻辑层级。”星雅(Epsilon-7)的合成音在林阳的意识中响起,带着分析,
“能量消耗巨大,主要集中于维持行星护盾、内部环境稳定以及……母巢核心的运转。”
林阳(Epsilon-8)沉默地观察着,透过机器人的复眼传感器,将这座冰冷的钢铁蜂巢的每一个细节摄入脑海。
他控制着伪装体,动作与其他巡逻单位保持一致,沿着母巢外围指定的巡逻路线行进,避免靠近核心区域。
就在这时,一道新的指令脉冲通过巡逻网络瞬间抵达:
【指令更新:巡逻单元 Epsilon-7、Epsilon-8。当前任务优先级变更。立即前往赤道护盾发生器阵列 - 加姆-9 节点区域,执行例行巡逻与能量导管状态核查。
路线已更新,立即执行。】
“机会!”星雅立刻捕捉到了关键,“加姆-9节点位于赤道裂谷带外围,距离我们之前发现的武器阵列不远。
那里是护盾能量传输的关键枢纽之一,能量流最为集中!正好可以近距离探查其能量来源!”
“走。”林阳的回应依旧简洁。
两台“忠诚”的巡逻机器人立刻改变方向,跳跃着离开母巢区域的喧嚣,沿着裂谷边缘,向着指定的节点区域快速移动。
很快,他们抵达了目的地。
这里的地形相对开阔,但也更加暴露在头顶狂暴恒星的无情炙烤之下。即使有行星护盾的削弱,空气依旧灼热得扭曲视线。
巨大的、如同活体金属树根般的能量导管从地下深处破土而出,向上延伸,连接着数个如同倒扣巨碗般的庞大装置——
这就是行星护盾发生器的一个主要节点。
这些“巨碗”装置表面布满了复杂到令人眼花的能量导流符文和散热鳍片,散发出惊人的热量和能量波动。
强大的力场在它们之间交织,形成肉眼可见的能量涟漪,共同支撑着上方那片抵御恒星烈焰的无形穹顶。
林阳和星雅按照指令,开始执行“例行巡逻”和“状态核查”。
他们围绕着巨大的发生器节点跳跃移动,复眼传感器模拟着扫描动作,臂部的工具(星雅巧妙地模拟了形态)触碰着能量导管的外壳,记录着(伪造着)状态数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金属饥渴请大家收藏:(m.2yq.org)金属饥渴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