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阳靠在舒适的指挥椅上,回忆了一下:“当然记得。
先用那个世界的‘起源号’飞到你定位的信号源地点,然后你不知用了什么方法。
引导了咱们这艘正牌‘起源号’强行挤进了那个世界泡,我们才成功脱身。”
“没错。”星雅点了点头,手上动作不停,“当时,我利用那艘仿造舰,对那个宇宙进行了初步的深空探测。
结果发现,那个宇宙虽然具备一个标准宇宙所需的基础物理常数和时空结构,但很多方面……
显得非常‘稚嫩’,或者说,‘不成熟’。”
“不成熟?”林阳挑眉。
星雅转过身,眼眸中数据流光一闪而过:“我取回被封锁的记忆后,详细查阅了‘起源号’数据库中的宇宙学模型。
对比发现,苏晓晓所在的宇宙,其微观常数稳定性、暗物质分布、背景辐射均匀度……
都存在细微但致命的瑕疵。
按照标准模型推演,那种结构的宇宙,根本不可能稳定存在超过奇点爆发后的第一个千万年,就应该因为内在矛盾而迅速坍缩或热寂消亡。”
林阳摸着下巴,尝试理解:“听起来……像个没发育好的早产儿?”
这个粗浅但形象的比喻让星雅微微颔首:“可以这么理解。
而根据我后来对能量痕迹的追踪和分析,夜歌丫头现在所在的这个‘大启’世界,
其依附的宇宙,与苏晓晓那个的情况类似,同样是结构不稳的‘早产儿’。”
林阳坐直了身体,脸上露出困惑:“但事实是,这两个‘早产儿’宇宙不仅存在了,还都孕育出了生命,其中一个甚至发展出了和地球相差无几的文明?这说不通啊!”
“这也是我最大的疑惑。”星雅走到舷窗边,看着外面那纯粹的“无”,“理论上这是不可能的。
但当时在苏晓晓的宇宙,我驾驶仿造舰到达信号源——也就是我们能切入的‘薄弱点’时,就发现了更奇怪的现象:
这两个宇宙的质量和能量,正在通过某种未知的渠道,持续而快速地流失。
也正是借着那个流失产生的‘缺口’,我才能精准定位,并将真正的‘起源号’引导进来。”
林阳皱紧眉头:“既然内部结构不稳,还在不断流失质量,它们到底是怎么维持存在,甚至还诞生了生命的?”
星雅抬起手,指向舷窗外那无法描述的虚无,声音带着一种洞察本质的清明:“答案,就在这里。”
林阳顺着她的手指看去,依旧只看到一片“什么都没有”:“这里?这里到底是哪儿?”
“时间之外的缝隙,万有皆无的虚无之地。”星雅的声音平静无波,“我们,又回来了。”
“又回来了?”林阳环顾四周,挠了挠头,“跟上次感觉不一样啊,上次不是还有片大沙漠吗?”
星雅闻言,难得地失笑摇头,那笑容如同冰原上绽放的雪莲:“上次我们是肉身直接进入,观察者效应导致我们的认知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感知到的环境,所以你看到了沙漠。
但现在,我们是在‘起源号’内部,舰载的顶级现实稳定锚和认知过滤器最大限度地消除了观察者效应的影响。
现在你看到的,才是这片虚无之地……本来的面目。”
林阳看着窗外那连“黑色”都算不上的、彻底的空无,咂了咂嘴:“好吧……还真是,干净得让人心慌,啥都没有。”
星雅走到他身边,与他并肩望着窗外,她的眼眸中银光流转,仿佛能看穿这层“无”的表象:“不,林阳,并非虚无。
恰恰相反,这里……拥挤得超乎你的想象。”
她的声音带着一种悠远的意味:“无数条时间线的分支与收束,无数个宇宙的诞生与寂灭,无数生命的欢笑与泪水,文明的辉煌与废墟……
所有的一切,其信息的投影与根源,都在这片所谓的‘虚无’中交汇、流淌,并遵循着某种至高的规则,井然有序地进行着。”
林阳听着她的描述,看着那依旧空无一物的“窗外”,仿佛能感受到那种超越理解的宏大与秩序,不禁喃喃赞叹:“这……还真是超乎想象。”
星雅的目光似乎穿透了层层维度,轻声低语,带着感慨:“所以,生命,尤其是能够认知自我、探索世界的智慧生命,在如此浩瀚的尺度下,是何等的难得与渺小。
这无数的时间线,无数的宇宙泡影中,只有极微小、极偶然的概率,才能诞生生命并让其延续下去。
绝大多数,都在萌芽之初,便已夭折。”
林阳沉默了片刻,消化着这令人敬畏也令人沮丧的事实。过了一会儿,他甩甩头,问出了关键问题:“好吧,哲学问题先放一放。
我们费这么大劲又跑回这‘啥都没有’的地方,到底是来干嘛的?”
星雅走回控制台,双手再次在虚拟界面上飞快操作,头也不回地回答:“解决问题。
世界之内找不到根源,处理不了隐患,那就来世界之外看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金属饥渴请大家收藏:(m.2yq.org)金属饥渴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