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阳”号内,原本稳定运行的电子设备,此刻如同患上了严重的疟疾,屏幕上的图像疯狂跳动、扭曲,或者干脆被密集的、不断变化的彩色噪点所取代。刺耳的静电噪音和通讯频道里断断续续、夹杂着强烈干扰的语音片段,取代了之前清晰连贯的指令和数据流。
“……烈……阳……收到……请……回……答……”
“……我……被……干扰……无法……”
“……雷达……失效……重复……雷达……”
无形的电子风暴,比任何实体的导弹和炮火更加令人窒息。它剥夺了现代战舰最依赖的感官——雷达和通讯,将指挥中枢瞬间抛入了信息黑洞。
“报告!L波段对空搜索雷达受到强针对性干扰!信噪比低于阈值!”
“S波段火控雷达无法稳定锁定目标!”
“数据链时断时续,‘天穹’信息流严重滞后!”
“与‘定远号’旗舰的通讯中断!备用频道也充满杂音!”
一个个坏消息接踵而至,操作员们的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焦虑。屏幕上,原本清晰的敌我态势图,此刻只剩下大片大片的雪花和偶尔闪烁一下、随即又消失的模糊光点,仿佛整个舰队都迷失在了一场浓得化不开的电子迷雾之中。
联邦的电子战力量,在“仲裁者”的协调下,终于露出了它最锋利的獠牙。他们不再满足于局部的干扰压制,而是发动了覆盖整个交战空域的、全频谱的电磁风暴,意图彻底致盲、致聋炎国的舰队指挥体系。
“慌什么!” 林峰的声音并不高,却像一块投入沸腾油锅的冰块,瞬间让嘈杂的CIC安静了几分。他额角的伤口已经简单包扎,但渗出的血迹依旧醒目,他的脸色因失血和疲惫而显得有些苍白,但眼神却锐利如初,紧紧盯着那几乎瘫痪的中央战术屏幕。
“雷达员!切换备用频率,尝试跳频抗干扰!重点扫描低空和超低空扇区!”
“通讯官!启用最低速率应急通讯模式,优先保障与最近作战单元的联系!”
“武器官!预设防空扇区,启用光学/红外追踪系统作为辅助!相信我们的了望哨和光学测距仪!”
一连串的命令,清晰而迅速,没有任何犹豫。这些都是在失去高科技“眼睛”和“耳朵”后,依靠最基础装备和人员素质进行作战的预案。林峰深知,在这种极端环境下,人的经验、直觉和决断力,将取代冰冷的数据流,成为决定生死的关键。
官兵们迅速行动起来。雷达操作员双手飞快地在控制台上切换着模式,试图从那片电磁混沌中重新抓住一丝有用的信号;通讯官戴着耳机,聚精会神地分辨着干扰噪音下那微弱得几乎听不清的词语;了望哨通过高倍望远镜和热成像设备,死死盯着海天线上任何可疑的动静,用最原始的方式为战舰提供预警。
“舰长!被动声纳捕捉到左舷高速螺旋桨噪音!疑似敌驱逐舰高速接近!” 声纳兵的声音在相对“干净”的水下通讯频道中响起,成为了这片混乱中一个宝贵的信息源。
“左舷反舰导弹,‘鹰击-83’准备!设定被动声纳大致方位,预装诸元!” 林峰立刻下令。无法用雷达精确制导,就只能依靠声纳提供的粗略方位和预设弹道进行盲射。
“鹰击-83准备完毕!”
“发射!”
两枚“鹰击-83”反舰导弹拖着火焰冲出发射箱,凭借着初始设定的方向和惯性制导,如同盲人投石般射向噪音来源的大致区域。能否命中,很大程度上要靠运气。
烈阳号指挥室内,时间仿佛变得粘稠而缓慢。每个人都绷紧了神经,依靠着残存的信息碎片和长期训练形成的本能,努力拼凑着战场的模糊图景,做出一个个可能关乎生死的判断。
与此同时,在后方,“天穹”系统的核心机房内,同样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庞大的数据流变得极其不稳定,来自前线的传感器信息时断时续,充满了错误和噪声。全息战场态势图上,大片区域变成了代表“信号丢失”的灰色,只有零星的光点在闪烁。
警告:遭受高强度、多模式协同电子干扰。
数据完整性严重下降。
正在启动深度抗干扰算法……
启用冗余数据链路径……
基于历史数据与概率模型进行态势推演……
“天穹”的合成电子音依旧平稳,但其内部,无以伦比的算力正被调动到极致,对抗着这汹涌的电子浪潮。它像是一个在狂风暴雨中试图保持平衡的巨人,努力从破碎的信息片段中,寻找着那隐藏在迷雾之下的真相。
它分析着干扰信号的来源和模式,试图反向定位敌电子战平台;它对比着干扰前后“霸王号”航母的航向、速度变化,结合海洋环境数据、历史战术库,以及那稍纵即逝的、未被完全干扰的雷达回波碎片……
无数的变量被纳入计算,无数的可能性被生成、模拟、排除。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赤潮之雄狮崛起请大家收藏:(m.2yq.org)赤潮之雄狮崛起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