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哇好哇!” 孩子们一下子围了过来,把陈清清团团围住,活动室里顿时热闹起来。
从那天起,每天下午三点,活动室里的笑声就会准时传到院子里。赵兰在家做饭时,听见隔壁传来的 “床前明月光”,总会忍不住笑;王大爷坐在槐树下下棋,听见孩子们的笑声,也会跟棋友说:“你听,这是清清办的辅导班,多好啊,孩子们多开心。”
教《悯农》那天,陈清清特意从家里带来了一个番茄 —— 是她在楼后小菜园种的,红通通的,还带着点泥土的气息。她把番茄放在桌上,对孩子们说:“以前我在知青点种番茄的时候,夏天天特别热,太阳晒得地面都发烫,我们还要蹲在地里除草、施肥。” 她伸出手,让孩子们摸她手心的茧子,“你们看,这就是那时候种庄稼磨出来的。农民伯伯种庄稼这么辛苦,咱们碗里的每一粒饭、每一颗菜,都是他们用汗水换来的,所以咱们不能浪费粮食,对不对?”
孩子们都点点头,明明还举起手:“陈老师,我以后再也不剩饭了!上次我妈做的米饭,我剩了半碗,现在想想,农民伯伯好辛苦啊。” 小花也小声说:“我以后要把菜都吃完。”
教数学的时候,陈清清总爱用家属院的例子。她在黑板上写 “5+3”,就对孩子们说:“张嫂家早上蒸了 5 个馒头,李婶家蒸了 3 个馒头,要是两家一起吃,一共有多少个馒头呀?谁能算出来,我就把我带的糖给他一颗。”
乐乐眼睛一下子亮了,他记得妈妈卖菜时总算这种数,小声说:“5 加 3 等于 8。” 陈清清笑着走过去,从口袋里掏出一颗水果糖,放在他手里:“乐乐真厉害,算对了!” 乐乐攥着糖,脸上露出了腼腆的笑,这还是他第一次在学习上得到表扬。
有一次算 “10-4”,明明算成了 5,急得脸都红了。陈清清没批评他,而是拿了 10 颗豆子放在桌上,拿走 4 颗,问他:“明明你看,现在桌上还剩几颗豆子呀?” 明明数了数,小声说:“6 颗。”“对啦,” 陈清清揉了揉他的头发,“咱们用豆子数一数,就不会错啦,下次再算错也没关系,咱们慢慢学。”
孩子们的进步比陈清清想象中快多了。才半个月,明明就能背二十多首古诗了,每天放学都要拉着爸爸的手,把古诗背给爸爸听;乐乐不仅能算十以内的加减法,还能帮妈妈算菜钱,妈妈卖了 5 块钱的白菜,3 块钱的萝卜,他一下子就能算出是 8 块钱;最让人惊喜的是小花,以前她总躲在角落里,不敢说话,现在能主动站起来读课文,声音虽然不大,但很清楚。
家长们看在眼里,都特别高兴。张嫂每天下午都会提前来活动室,帮陈清清削铅笔、整理课本,还从家里带来自己腌的咸菜:“清清,你每天教孩子这么累,吃点咸菜开开胃。” 李婶送来了一篮子鸡蛋,是自家鸡下的,还热乎着:“清清,你补身体,别累坏了。” 还有的家长帮着打扫活动室,把旧木桌擦得干干净净,把窗户玻璃擦得透亮。
有天下午,陈清清正在教孩子们背《静夜思》,忽然听见门口传来脚步声。她抬头一看,是部队的政委,身后还跟着路修源。政委没进门,就站在门口看着,眼里满是笑意 —— 孩子们围在陈清清身边,有的指着黑板上的字,有的小声跟着读,陈清清蹲在中间,耐心地纠正他们的发音,阳光透过窗户照在他们身上,暖融融的。
等孩子们背完诗,政委才走进来,笑着说:“孩子们学得真认真啊!” 他转向路修源,语气里满是赞许,“路连长,你媳妇办的这个辅导班,比咱们部队的文化班还热闹!这可是好事,既帮家长解决了孩子课后没人管的问题,又教孩子学知识,以后要多支持她,部队也会全力配合!”
路修源看着活动室里的陈清清,眼里满是骄傲。他想起刚结婚时,陈清清还跟他说,怕在家属院待不习惯,怕自己没什么用。可现在,她站在这个小小的活动室里,身边围着一群孩子,眼里闪着光,就像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他走过去,轻轻拍了拍陈清清的肩膀:“辛苦你了。”
陈清清抬头看着他,笑了笑:“不辛苦,看着孩子们进步,我高兴。” 她转头看向孩子们,孩子们正睁着好奇的眼睛看着政委,她笑着说:“咱们跟政委叔叔打个招呼好不好?”
“政委叔叔好!” 孩子们齐声喊,声音响亮又整齐。政委笑着点头,还从口袋里掏出几颗糖,分给孩子们:“你们要好好跟陈老师学习,将来做个有文化的人。”
等政委走后,路修源留在活动室,帮陈清清收拾东西。他看着桌上的课本,看着黑板上的粉笔字,看着角落里孩子们喝剩下的半杯凉白开,忽然说:“清清,你以前总说,想有个自己的讲台,现在找到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换亲后,小知青被军官丈夫娇宠啦请大家收藏:(m.2yq.org)换亲后,小知青被军官丈夫娇宠啦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