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修源帮她把针线笸箩放进柜台下的抽屉里 —— 抽屉里还放着账本,是用部队发的练习本写的,每一笔收入支出都记得清清楚楚,旁边还有几张粮票和布票,是上个月刚领的。他又拿起陈清清搭在椅背上的棉袄,帮她穿上,仔细扣好领口的扣子:“外面冷,穿上这个,别冻着了,咱们回家。”
陈清清点点头,拿起柜台上的钥匙 —— 是便利店和家里的钥匙,用红绳子串在一起,还挂着个小小的平安符,是她老家庙里求的,说能保平安。两人锁好店门,往家属院的红砖楼走。夜里的风比傍晚更冷了,刮在脸上有点疼,像小刀子似的。路修源把陈清清往身边拉了拉,让她躲在自己怀里挡风,又把她的手揣进自己的大衣口袋里 —— 他的口袋里还暖着,能挡住寒风。
家属院的路灯是橘色的,挂在电线杆上,灯光有点昏黄,照在雪地上泛着柔和的光,把两人的影子拉得长长的,叠在一起。偶尔能听见远处传来的狗吠,是王大爷家的老黄狗,大概是听见了脚步声;还有谁家孩子的哭闹声,细声细气的,很快就被母亲温柔的哄劝声盖了过去,又恢复了夜晚的安静。
“今天张姐还来店里问,说你训练忙不忙,想让你帮她家孩子修修自行车。” 陈清清靠在路修源的胳膊上,小声说,声音被风吹得有点软,“她家孩子的自行车链子掉了,她对象不在家,自己修不好,急得不行。”
路修源点点头,脚步放得很慢,怕她踩滑 —— 路面上的雪化了又冻,有点滑。“明天早上我去看看,正好训练前有时间,早点修好了,孩子上学也方便。” 他想起张姐家的孩子,才上小学二年级,每天骑着个小自行车上学,上次见着还跟他敬礼,喊 “路叔叔好”,特别可爱。
走到二楼楼道口,脚步声唤醒了声控灯,暖黄的光一下子亮起来,照亮了墙上的红色标语 ——“军民团结一家亲”,是上个月部队里统一贴的,红纸有点薄,边角被风吹得卷了边。楼梯扶手上还缠着陈清清织的毛线套,是灰色的,怕冬天扶手太凉,邻居们扶着冻手。他们家的门是深色的木门,有点旧,门把手上裹着陈清清织的红毛线套,是平针织的,又厚又软,防冷又好看,还绣了个小小的 “路” 字,是她偷偷学的。
路修源掏出钥匙开门,钥匙插进锁孔,转了两圈,门轴 “吱呀” 一声响,带着点旧木头的味道。屋里的暖气立刻漫了出来 —— 家属院的房子都装了暖气片,是去年冬天装的,虽然不如煤炉暖和,但夜里也不会冻得慌,暖气片摸起来温温的,能保持屋里不冷。
屋里的灯是 “北京牌” 的白炽灯,路修源先开了客厅的小灯 —— 瓦数不大,光线有点暗,却不会晃眼。客厅不大,也就十几平米,摆着一个旧沙发,是部队老领导转业时送的,深棕色的人造革有点开裂,陈清清在开裂的地方缝了块同颜色的布,看起来整齐多了;沙发前是个木制的茶几,是路修源自己做的,桌面有点不平,却擦得干干净净,上面放着他们的结婚照 —— 照片里路修源穿着军装,肩章上的营级标识很明显,陈清清穿着红棉袄,扎着麻花辫,两人站在部队礼堂前,笑得眉眼弯弯,照片框是塑料的,有点发黄,却是他们最珍贵的东西。
“你先坐会儿,我把热水袋灌上,被窝里暖乎乎的。” 路修源放下军大衣,走到厨房的暖气片旁,拿起搪瓷盆接热水 —— 家属院的自来水晚上有点凉,他总提前在暖气片上放个搪瓷盆,接好温水,灌热水袋时不冻手。搪瓷盆是部队发的,上面印着 “为人民服务” 的红字,边缘有点磕碰,却洗得干干净净。
陈清清坐在沙发上,把军大衣叠好放在旁边,又拿起路修源的军靴 —— 军靴是黑色的,靴筒有点磨白,是上个月刚领的新靴,他训练时总穿着,靴筒里有点凉。她从沙发底下拿出个布包,里面装着旧棉絮,是去年的旧棉袄拆的,她特意洗干净晒过,又软又暖和。她往每个靴筒里塞了两团棉絮,塞得满满的,怕明天早上路修源穿的时候冻脚:“明天早上肯定冷,垫着棉絮暖和,训练的时候也不冻脚。”
路修源端着灌好的热水袋走过来,递给她一个 —— 热水袋是橡胶的,红色的,上面印着 “福” 字,是去年过年时供销社买的,有点旧,却不漏气。“先捂捂手,刚才在外面冻着了吧?” 他自己也揣着一个,坐在她旁边,两人靠在沙发上,暖气片里传来水流的 “哗哗” 声,很轻,像小溪流水,还有窗外偶尔传来的风声,刮着老槐树的树枝,“沙沙” 响,很安静。
“今天缝衣服累不累?眼睛疼不疼?” 路修源伸手揉了揉陈清清的太阳穴,动作轻轻的,怕弄疼她 —— 她下午蒸馒头就揉了半天面,晚上又缝衣服,眼睛肯定累了。陈清清摇摇头,靠在他肩上,头发蹭着他的大衣,有点痒。“不累,就是看你袖口破了,心疼你训练时冻着,风灌进去多冷啊。” 她抬头看了看墙上的挂钟 —— 挂钟是 “上海牌” 的,表盘有点黄,指针已经指向九点半,“该睡觉了,你明天还要早起训练,六点就要集合,我也要开店,七点就得开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换亲后,小知青被军官丈夫娇宠啦请大家收藏:(m.2yq.org)换亲后,小知青被军官丈夫娇宠啦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