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筐里放着给陈清清买的粉色塑料发卡 —— 上次去市里开会,见别人戴,就想着买,怕颠坏了。
骑二十分钟,路过部队训练场。新兵穿迷彩服,整齐站队,口号声震天。路修源放慢车速看了眼。
他想起自己刚当兵时,也这样天不亮训练,脚磨破不敢说。现在当营长,才知战士不易。他想:回去给新兵加餐,让炊事班炖萝卜汤。
风大了,军大衣领被吹得立起来,扫脸有点痒。路修源把围巾往上拉,遮半张脸 —— 围巾是陈清清织的,红毛线有点掉色,却是他的宝贝。
他不觉得冷,心里想给陈清清挑舒服的棉鞋:要软底,不然站久脚疼;要暖和,最好羊毛里;要耐脏,她在店里易蹭灰。
快到镇上,人渐渐多了。有赶集老乡背竹筐,里面白菜萝卜沾露水;有上学孩子穿花棉袄,蹦跳往前走,哼着《让我们荡起双桨》。
还有卖早点的摊子,冒热气,飘油条香。路修源放慢车速,小心避水洼 —— 怕自行车脏了,陈清清又要擦,浪费时间。
供销社九点开门,路修源八点半到,门口已站几人。有老大娘坐小马扎织毛衣,线是藏蓝的,和他想给陈清清买的鞋色差不多。
还有个小伙子,拿收音机听评书,声音大,引旁人瞅。路修源找避风处站,掏小本子翻 —— 上面记着陈清清的 37 码鞋,是上次补鞋时偷偷量的,怕记混还画了小鞋。
等了半小时,供销社卷帘门 “哗啦” 拉开。售货员刘阿姨推门出来笑:“来啦,进来暖和,外面风大。”
刘阿姨约五十岁,头发有点白,扎马尾,总带笑。路修源以前跟陈清清来买过东西,认识她。
路修源跟着进去,里面暖融融的。煤炉烧得旺,铁皮烟囱泛热光,驱散寒气。墙上挂 1987 年挂历,印着天安门,下写 “国营供销社”。
货架摆满东西,蓝布、灯芯绒、胶鞋、棉鞋、农具、零食都有,标签红笔写清价格,一块肥皂五毛,一双胶鞋三块八。
刘阿姨给路修源倒热水:“小伙子,买什么?又给媳妇买?”“阿姨,给爱人买棉鞋。” 路修源捧水杯暖手。
“她天天站店里,要暖和的,鞋底厚点软点,别硌脚。” 路修源补充道。
刘阿姨笑:“你疼媳妇,现在这么心细的小伙子少。” 她放下抹布,去鞋袜区,从柜台拿两双棉鞋放他面前。
“这双灯芯绒的,藏蓝色,耐脏,里面是羊毛,我摸过,软密,穿着肯定暖。” 刘阿姨说。
她又拿另一双:“这双帆布的,黑色,橡胶底,厚软不硌脚,就是绒毛没那么密,适合不太冷的时候穿。”
路修源拿起灯芯绒鞋。纹路细细的,像小时候妈妈织的毛衣,摸起来软,贴手舒服。他翻过来摸里面羊毛,软密带绒感,贴脸试,暖暖的像晒过的被子。
再看鞋底,厚橡胶底,手指按有弹性,松开就弹回。他用手敲,声音闷,不像他的旧胶鞋 “当当” 响。
“这双多少钱?” 路修源抬头问,手还舍不得放鞋 —— 他想陈清清穿这鞋,脚暖暖裹着,不冻麻,心里甜。
“八块五。” 刘阿姨笑:“今年新款,上周刚到,质量好。昨天有姑娘买,说穿去上班,同事都问哪儿买的。”
路修源又拿帆布鞋看。鞋底虽厚,但绒毛没灯芯绒密,摸起来薄,捏着能感空隙。他犹豫下,把帆布鞋放回去。
他想:陈清清要站久,得买更暖的,贵点就贵点,多攒几天津贴就有了。
“就买灯芯绒的,藏蓝色。” 路修源掏钱包,里面是皱纸币 —— 两张两块,三张一块,四张五毛,共八块五。
这是他攒的津贴,本想凑二十块给陈清清买新表 —— 她现在戴的结婚旧表,表盘花了,指针不准,上次找零还多找五毛。
但现在他觉得,先买鞋重要,手表能再攒,脚冻坏就麻烦了。
刘阿姨接过钱数好,把棉鞋装进印 “国营供销社” 红字的牛皮纸袋,折了袋口怕鞋掉。
“这个送你。” 刘阿姨从抽屉拿羊毛鞋垫递他:“我女儿织的,她织了好几双,我用不了,你拿给爱人垫鞋,更暖。”
路修源连忙道谢,双手抱纸袋像抱宝贝 —— 怕碰坏,也怕着凉。他跟刘阿姨道别,快步往回走。
他想:陈清清看到鞋,肯定开心。
回去的路,风小了点。路修源骑得稳,尽量避颠簸,怕碰坏鞋。纸袋放车筐,他时不时回头看,确认没掉。
路过早点摊,他停下买两根油条 —— 陈清清爱吃,平时舍不得买,今天带回去当零食。
骑到农田,他见个老乡捡秸秆,想带回家烧火。路修源停下帮捡了几根。
“小伙子,谢了,给谁买东西这么宝贝?” 老乡笑问。“给爱人买棉鞋。” 路修源笑。
“你爱人真有福。” 老乡说:“我家那口子,我买鞋她还嫌贵。” 路修源笑,道别后继续骑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换亲后,小知青被军官丈夫娇宠啦请大家收藏:(m.2yq.org)换亲后,小知青被军官丈夫娇宠啦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