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是糖果。玻璃罐里的水果糖快空了,路修源从箱子里拿出新的水果糖,一颗颗放进罐里。阳光透过玻璃,照得糖粒亮晶晶的,像小宝石。
“罐口得盖纱布。” 陈清清递来一块干净纱布,是她用旧毛巾改的,“上次没盖,落了灰,我挑了半天才挑干净。”
路修源接过纱布,仔细盖在罐口,用红绳系紧。红绳是过年时剩下的,他记得陈清清喜欢红色,特意留着绑东西。
中间层理得差不多时,路修源开始搬下层的重货。二十斤的大米袋抱起来沉,他贴着货架摆,袋口朝上,还拍了拍袋身,让米实落点。
“面粉袋放大米旁边。” 路修源把面粉袋摆整齐,在袋子旁放了个小铲子,“这样顾客挖面粉时,不用弯腰翻,也不会洒出来。”
他还在面粉袋旁贴了张小纸条:“一次挖够,避免浪费”—— 上次有个新兵挖了两次,洒了不少面粉,陈清清心疼了半天。
部队战士常用的鞋垫和针线包,被放在下层最显眼的位置。路修源把鞋垫按尺码摆好,38 码到 44 码,一排排整整齐齐,像小队伍。
“针线包放鞋垫旁边。” 路修源拿起一个蓝布针线包,上面绣着五角星,“战士们训练时衣服容易破,买个针线包,随时能补。”
他还特意把针线包的价格标签贴大了点 —— 上次有个新兵眼神不好,凑到跟前才看清价格,路修源记在了心里。
摆完货,路修源又拿出白纸和毛笔。白纸是陈清清练字用的,他裁成小方块,在上面写商品名和价格。墨是陈清清用的红星墨,写出来字发黑亮。
“钙奶饼干 1.5 元 / 包。” 路修源一笔一划地写,笔尖蘸的墨不多,怕晕开。他的字不算特别好看,但横平竖直,清清楚楚,像他站军姿的样子。
陈清清在旁边递胶水:“把标签贴在格子正中间,这样顾客一抬头就能看见。” 路修源点点头,用手指抹一点胶水,轻轻贴上去,还按了按。
贴到鞋袜区时,路修源特意把棉鞋的尺码标清楚:“40 码棉鞋 2.8 元 / 双,41 码棉鞋 2.8 元 / 双。” 他还在旁边画了个小鞋子,怕有人看不清字。
贴到老人常用的肥皂区,他把标签写大了一圈 —— 家属院的老人多,眼神不好,大一点能看清。陈清清看着,心里暖暖的:“你想得真周到。”
忙到上午十点,路修源额头上冒了汗。陈清清递来一块热毛巾:“歇会儿吧,我温了绿豆汤,喝一口解解渴。”
路修源接过毛巾擦汗,喝了口绿豆汤,甜丝丝的。他抬头看货架,心里满是成就感:上层罐头白酒整齐,中层零食标签清晰,下层重货靠墙稳当。
“太整齐了!” 陈清清走到货架前,拿起一包饼干,又放回原位,“以后顾客来,再也不用问我东西在哪了,我也能省点劲。”
就在这时,门帘被掀动,家属院的李姐走进来。她手里拎着个空酱油瓶,抬头一看货架,惊讶地睁大了眼:“清清,你家货架咋这么整齐?”
李姐走到日用品区,一眼就看到了酱油。标签上写着 “酱油 1.2 元 / 瓶”,她拿起一瓶,笑着说:“上次来买肥皂,找了十分钟都没找着,这次一眼就看见。”
陈清清笑着说:“是修源周末帮我理的,怕我太累。” 李姐点点头,羡慕地说:“你真是好福气,修源这么细心,比我家老杨强多了。”
李姐付了钱,临走时还回头看了眼货架:“下次买东西还来你家,这货架整齐,买着舒坦,不用瞎翻。” 路修源站在旁边,听着这话,嘴角忍不住上扬。
没过多久,新兵小周掀帘进来。他手里攥着个破了口的训练服,红着脸问:“嫂子,有针线包吗?衣服破了,想补补。”
陈清清指了指下层:“在那边,标签上写着‘针线包’,0.5 元一个。” 小周走过去,一眼就找到了,拿起一个,又拿了包棉线。
“谢谢嫂子,这货架一理,太好找了。” 小周付了钱,攥着针线包跑出门,怕耽误下午的训练。路修源看着他的背影,笑着说:“这小子,上次还找不着肥皂。”
中午时,家属院的王大爷拄着拐杖进来。他戴着老花镜,走到烟柜前,眯着眼看标签。路修源赶紧走过去:“大爷,您想买啥烟?”
“要盒‘大前门’。” 王大爷说。路修源指着标签:“您看,这上面写着‘大前门 0.8 元 / 盒’,我帮您拿。” 王大爷点点头:“这样摆好,我也能看清了。”
王大爷接过烟,又问:“有洋火吗?” 路修源指了指烟柜旁的小格子:“在这儿,标签上写着‘洋火’,您伸手就能着。” 王大爷笑着说:“方便,真方便。”
下午,丫丫又来买饼干。她这次没踮脚,直接走到中层货架前,指着钙奶饼干:“嫂子,要这个!” 陈清清拿起一包,递给她:“慢走,别再撞着货架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换亲后,小知青被军官丈夫娇宠啦请大家收藏:(m.2yq.org)换亲后,小知青被军官丈夫娇宠啦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