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不是什么好东西。”林阎冷哼一声,心念微动,体内幽冥之力流转,如同无形的火焰般将那些试图靠近的杂念丝线灼烧殆尽,“看来,得管管了。”
他略一沉吟,对陈建军和苏晴道:“这件事,官方层面需要表态。以749局和相关部门的名义,下发正式文件,明确指出,本人林阎,乃华夏地府在职人员,非民间信仰之神只,不享受也不接受任何形式的民间祭祀。地府行事,公正严明,庇佑华夏乃分内之责,无需香火供奉。任何未经官方许可的立祠、塑像、祭祀行为,均属违规,需立即停止。违者……按扰乱社会秩序及涉嫌封建迷信活动处理。”
他顿了顿,嘴角勾起一丝冷意:“至于那些借此敛财、蛊惑人心的神棍和地方势力,让当地有关部门依法严厉打击,该抓的抓,该罚的罚。正好,轮回殿初建,正缺一些‘反面教材’去虚拟地狱道里劳动改造,积攒阴德。”
陈建军和苏晴眼睛一亮,这处理方式,既表明了态度,划清了界限,又能借此机会整顿民间秩序,还能给地府创收(阴德),一举多得。
“好!我们立刻去办!”陈建军雷厉风行。
官方文件的下达和随之而来的整顿行动,如同冷水泼入热油,在国内部分地区引起了不小的波澜。大部分民众在官方解释和引导下,逐渐理解了政策,停止了祭祀活动。但也有一小部分人,或是被神棍蛊惑太深,或是利益受损,暗中抱怨,甚至将不满转移到了林阎身上,觉得他“不近人情”、“端架子”。
对于这些杂音,林阎直接无视。幽冥之主,岂会在意凡夫俗子的些许怨怼?
然而,庙堂之上的风波,才刚刚开始。
就在民间祭祀风波逐渐平息之际,一份来自某个高级别政策研究机构的“内部建议报告”,被摆上了高层会议的桌面。报告的标题是——《关于合理引导民间信仰力量,构建“新时代地府民俗文化体系”及设立“国家级英魂祭祀场所”的可行性研究》。
这份报告的核心观点是:既然民间对林阎和英魂的崇拜已然出现,强行禁止虽有必要,但堵不如疏。建议由官方牵头,对林阎的“地府公职人员”身份进行正面宣传和定位,将其纳入华夏正统神话体系进行重塑和诠释。同时,选择合适地点,设立官方的、规模宏大的“英烈祠”或“英魂殿”,将历史上为国捐躯的英烈以及像王磊这样新晋的英魂,进行统一、规范的祭祀和纪念。一方面可以满足部分民众的心理需求,凝聚民族精神,另一方面,也可以借此机会,尝试研究并“引导”甚至“利用”可能存在的“香火愿力”或“信仰之力”,将其转化为一种可控的、有益于国家的新型“战略资源”。
报告写得冠冕堂皇,引经据典,甚至提到了古代王朝祭祀山川社稷以稳固国运的传统。
这份报告在高层内部引发了激烈的争论。
支持者认为,这是与时俱进,将超凡力量与传统文化、国家治理相结合的有益尝试,若能成功引导和利用信仰之力,或可极大增强华夏的软实力和潜在的超凡储备。
反对者则忧心忡忡,认为这是在玩火。信仰之力玄之又玄,难以控制,一旦官方下场,很容易失控,甚至可能反噬自身。而且,将林阎和英魂“神化”、“庙堂化”,是否会影响其独立性?是否会带来不可预知的政治和伦理风险?
争论的声音,自然也传到了林阎的耳中。
陈建军在向林阎汇报此事时,语气十分谨慎:“林顾问,高层对此意见不一,目前还在讨论阶段。您看……”
林阎听完,沉默了许久,脸上看不出喜怒。
他走到窗边,俯瞰着下方车水马龙、生机勃勃的城市。阳间的权力算计,人心的复杂微妙,与幽冥的简洁直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香火愿力……战略资源?”林阎轻声重复着这几个字,忽然笑了笑,那笑容里带着一丝洞悉世事的嘲讽,“他们以为这是无主的矿产,谁先圈地就能开采吗?”
他转过身,看向陈建军,眼神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替我转告庙堂之上的诸位。”
“第一,我林阎,是地府的判官,不是人间的泥塑木偶。我的力量,源于地府法则与幽冥秩序,源于对华夏国运的守护,而非凡人的香火供奉。驳杂的愿力于我,非但无益,反而有害。此事,无需再议。”
“第二,祭祀英魂,缅怀先烈,凝聚民族精神,这是好事。地府乐见其成,轮回殿亦可与之形成良性互动。但前提是,心要正,意要诚。若掺杂了太多功利算计,甚至想借此‘利用’英魂,那便是对牺牲者的亵渎!届时,莫怪地府法度无情!”
“第三,也最最重要的一点。”林阎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告诉他们,死了这条心。信仰之力,绝非他们想象的那般温顺可控。强行引导、利用,无异于引火烧身。地府的归地府,人间的归人间。有些界限,不容逾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赶尸人开局复活兵马俑守护国门请大家收藏:(m.2yq.org)赶尸人开局复活兵马俑守护国门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