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脸上露出一丝极淡的、鼓励般的笑意,他亲自掀开了身旁木盘上的红布。
霎时间,金光与银光交相辉映。
木盘里整齐地码放着的,不仅仅是沉甸甸的、雕刻着苍狼啸月与大唐徽记的银质“草原勇士勋章”,更有代表工分的特制铜牌,以及象征牛羊米面的契约木劵。
李世民亲手为第一位受奖者胡覃佩戴上勋章。
冰凉的银质贴紧胸膛的瞬间,胡覃猛地一颤,仿佛被某种神圣的力量贯穿。
他抬起头,对上秦王那双深邃而坚定的眼睛。
“勇士,这是你应得的。”
李世民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附近每一个人的耳中:“大唐,铭记每一位为她子民的安定与繁荣流过血、出过力的忠勇之士。今日之赏,非仅为几头恶狼,更为尔等危急关头,敢于挺身而出的肝胆!望你等日后,仍为我草原楷模!”
这话,既是对受奖者说的,更是对台下所有观望者说的。
“谢……谢殿下!谢大唐天恩!”
胡覃声音沙哑,带着激动的哽咽,重重地抱拳行礼。
其他六人也慌忙跟着行礼,激动得满脸通红。
当七人抱着沉甸甸的奖励,晕乎乎地走下台时,整个会场的气氛已经彻底变了。
之前的震惊和些许不平,开始转化为一种炽热的躁动。
所有人都伸长了脖子,目光灼灼地盯着秦王手中那卷帛书,盯着那似乎还藏着无数“彩头”的木盘。
这还只是第一个奖励,就已经丰厚得超乎想象!
那之后呢?
秦王殿下手中那卷帛书上,还记载着多少英雄,多少足以让人一步登天的功绩?
然而,就在这炽热的期待中,一种微妙而深刻的情感变化正在悄然发生。
众人眼看着那七位怀抱厚赏、满面红光的草原勇士走下高台,他们是“幸运的少数”,同样也成了所有草原儿郎的榜样和骄傲。
他们能做到的,我们难道就做不到吗?这种想法如同草原上的星火,在每个人心中点燃。
“好!这才是我草原的好汉子!”
不知是谁带头高喊了一声。
“对!胡覃!呷烈巴!好样的!”
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再次响起,这一次,少了几分杂音,多了由衷的赞许与沸腾的热血。
那三百工分和堆积如山的奖励,不再仅仅是令人眼热的财富,更是一个清晰的信号、一个触手可及的目标——为大唐、为草原出力,绝不会被亏待!
高台上的李世民将这一切尽收眼底,他沉稳的目光中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满意。
他要的就是这股气势,这股被调动起来的、渴望建功立业的民心。
他微微抬手,帐内再次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更加炽热地聚焦于他和他手中那卷似乎蕴藏着无限机遇的帛书。
“看来,诸位已明白,‘表彰’二字,重若千钧。”
李世民的声音平稳而有力,回荡在寂静的帐中,“那么,我们继续。”
他再次展开帛书,念出了第二个名字:
“接下来,表彰对象——在配合工程部下辖的工匠小组的工作中,苦心钻研,改进纺机,使羊毛出绒效率提升三成的草原工匠,阿史那·铎!”
众人的目光“唰”地一下转向人群中一个有些瘦弱、原本并不起眼的汉子。
那汉子愣住了,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奖励……”
李世民的声音清晰地传来,“‘草原巧匠勋章’一枚,凭此勋章,其家亦可免税三年!奖励工分二百,羊五只,上好铁器工具一套,并由王府工匠亲自指导,助其进一步完善机巧!”
帐内又响起一片惊叹!
虽然不是三百工分,但这奖励同样厚重!
更重要的是,表彰的不再是舞刀弄枪的勇武,而是钻研技艺的智慧!
这对于习惯了放牧搏杀的草原人来说,是另一种观念的冲击——原来,动脑筋、改进工具,也一样能获得如此荣耀和实利!
阿史那·铎在众人羡慕的目光中,激动得几乎同手同脚地走上台去。
李世民亲手为他佩戴上刻着齿轮与牧草图案的“巧匠勋章”,勉励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尔之巧思,惠及万千牧民,功在长远!”
紧接着,第三个、第四个名字被念出……
有因为组织人手,在暴风雪来临前成功将牲畜赶入新修圈舍,避免了巨大损失的部落小头人;
有在唐军指导下,训练民兵得法,使小队在剿匪中表现突出的草原悍兵;
甚至还有因为主动学习唐话、协助唐官处理文书、沟通顺畅而被表彰的年轻牧民;
在日常工作当中,表现积极的劳工、矿工小队……
每一项表彰,都对应着一种新的价值导向:勇敢、智慧、组织、忠诚、学习。
每一种奖励,都实实在在,让人看得见、摸得着。
帐内的气氛越来越热烈。
每一次念到名字,都引来真诚的欢呼;每一次颁发奖励,都加深着“只要努力,我也有机会”的信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大唐,我是李建成?请大家收藏:(m.2yq.org)穿越大唐,我是李建成?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