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成看着最终汇总的名单和金额,嘴角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暗标的结果,比他预想的还要好。
这些盐商为了抓住机会,报出的价格和承诺销量都充满了“诚意”。
“很好!”
他站起身,做最后总结,“中标者,二十天内,将保证金与中标款项缴齐,正式签订契约!北疆会保障你们的盐业供应,也希望你们遵守承诺,莫负朝廷,莫负百姓!”
“落选者,亦无需灰心。北疆未来,商机无限!望诸位继续秉持诚信,总有合作之机!”
盐业峰会,至此尘埃落定。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结束,北疆大获全胜。
李建成不仅收获了巨额的保证金和代理费,更成功地将大唐的盐业命脉,用资本和规则的力量,牢牢地捆在了自己的战车之上。
而所有人都明白,这场胜利,仅仅是一个开始。
当那洁白如雪、价格低廉的新盐,如同洪流般冲垮旧有的盐业体系时,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酝酿。
毕竟不论是清河崔氏还是荥阳郑氏,绝不会坐以待毙。
处理完大唐内部的盐业代理,李建成的目光立刻投向了更广阔的天地——那些常年往来于丝绸之路,富得流油的西域胡商,以及周边诸国。
对于这些“番外”客户,他的策略简单、粗暴,却极其有效。
“三百文一斤,现钱交易,概不赊欠。爱买不买!”
这就是北疆皇家盐业对外的统一口径。
没有复杂的代理制度,没有保证金,只有赤裸裸的高价和强大的卖方市场。
这个价格,对于刚刚习惯了“七文钱”出货价的大唐商人们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
但对于见识过北疆雪盐品质、深知此物在西方世界能卖出何等天价的胡商们而言,三百文一斤,依然是让他们抢破头的良心价!
在西方,来自东方的洁白食盐,是与丝绸、瓷器同等珍贵的奢侈品,通常只有王室和顶级贵族才能享用,价格堪比黄金!
北疆雪盐的品质远超他们以往见过的任何盐,运回去利润何止十倍?
因此,尽管价格高昂,胡商们依旧趋之若鹜。
他们带着满载金银和货物的驼队,在指定的北疆官营贸易点排起长队,心甘情愿地掏出真金白银,换取那一袋袋洁白如雪的“东方奇迹”。
当然,李建成也防着他们一手。
严令各道总代理及终端经销商,严禁向任何外籍商人批量售盐!同时,他麾下那张早已渗透至大唐各个角落的巨网——四海商会,开始悄然发挥另一项重要作用。
四海商会的店铺、伙计、商队,遍布州县乡里,他们不仅是商业触角,更是最好的耳目。
任何试图从民间渠道套购北疆新盐,企图走私出境的行为,都很难逃过这张无形的大网。
一旦发现,不仅仅是涉事商人会遭到严厉惩处(没收货物、巨额罚款乃至驱逐),连带着提供盐的经销商也会被取消资格、没收保证金,面临灭顶之灾!
“一查一溜,谁也别想跑!”
这绝非虚言。
在北疆强大的执行力和四海商会无孔不入的监控下,走私北疆新盐的风险高到令人绝望。
而关于四海商会为何没有参与此次盐业代理的竞标,李建成自有深意。
一方面,正如他所言,是为了给天下其他商人“让路”。
只有将利益分润出去,才能捆绑更多的力量,减少未来改革的阻力。
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点——四海商会,需要转型了。
它不能再仅仅是一个追逐利润的商业组织。在李建成未来的蓝图中,四海商会将逐渐剥离其纯粹的商业功能,向着更复杂、更核心的角色演变。
等到所有的商人全都离开,委员长大人就如同一下子被人抽去了骨头一般,直接“瘫”在了椅子里。
“他娘的挣点钱……真他娘累啊!”
李建成这毫无形象的一瘫,外加那句真情流露的抱怨,让会议室里原本因为巨额收入和紧张会议而绷紧的气氛,瞬间松弛了下来。
累?此话一出,房玄龄他们都不知道该说啥好了。
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先是一愣,随即看着自家委员长那副“身体被掏空”的模样,再联想到自己这些人过去数月没日没夜的奔波劳碌,一种奇妙的不平衡感和哭笑不得的情绪涌上心头。
那达慕大会,您老就提出个想法开了个会,我们从上到下一帮人忙活的跟瘪犊子似的,吭哧吭哧干了好几个月,我们没喊累吧?
大唐盐业峰会,您老从开始到结束也就是卖了卖嘴,还是我们从上到下一帮人嗷嗷忙活了个通宵,我们也没喊累吧?
你……凭什么?
什么?
就凭你动动嘴的想法就给北疆带来了近三千二百万贯的创收?
那没事了……您要不要盖上点?别着凉了!
想到这里,众人心中那点小小的“不平”顿时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与有荣焉的认同和一丝心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穿越大唐,我是李建成?》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爱言情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爱言情!
喜欢穿越大唐,我是李建成?请大家收藏:(m.2yq.org)穿越大唐,我是李建成?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