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佑宁回朝宸宫刚把那冠摘下来,卸了钗环,换了常服就听到禀报“殿下,周公公派人来说陛下在宣政殿发了好大的火,请殿下去看看。”
“现下就过去吧,备些清爽的吃食”
姜佑宁远远的看见周德元在殿门口迎了过来“二皇子在里面,陛下早上又收到了西州大皇子的信,奴才不知什么事,还请殿下去劝劝。”
姜佑宁向永安帝行礼请安,朝着二皇子点了点头,端着一碗莲子饮放在桌边,将桌前的奏折整理放在旁边,莲子饮端到永安帝面前,又示意让人端了一碗放在旁边的小桌上,也不说话,永安帝抬眼看了一眼“凌辰也坐下吃一碗吧,你皇姐宫里的吃食精致。”
姜佑宁也不说话,在一旁往砚滴里装着水,低头做自己的事,姜凌辰看了一眼永安帝的脸色“这莲子饮吃着清爽最是祛火了,父皇这事还未查清莫要动气伤了身子。”
永安帝向后靠着,姜佑宁递过手帕“你继续查,不必再让顺国公插手,直接让大理寺配合你”二皇子起身“儿臣遵旨,儿臣告退。”
姜佑宁也不问什么,起身向姜凌辰点头,永安帝递给姜佑宁一封信“佑宁看看这个”姜佑宁接过。
此前陛下已派礼部之人和当地刺史联合查办,发现并非泄题而是代考,此事涉及之人众多陛下并不想波及太多京州官员便先请大皇子前去安抚,大皇子初到便受到压制,大皇子为人公正几番探查发现代考不止一人,便将事情如实禀报给永安帝。
此次信中大皇子说明西州现今的情况,开始学子反映激烈并要求公布此前查出的真相,调查也屡屡受阻,后突然平息但却有学子无端失踪。
姜佑宁装作不知道前事“什么样的事父皇也不能不顾及身体生这样大的气,个中细节大皇兄或是查不出,他也并不擅长。”
永安帝将之前的呈报递给姜佑宁,姜佑宁看大理寺的专报也想到不会只派大皇子去的,姜佑宁放下案书“倒是胆大,这般看此次平息就没这么简单了,应该是皇兄前去,有人怕了所以急了。”
“凌禹不懂这些但这分明就是有人操控,朕本不想在秋闱之前把事闹得太大,可他们倒好,朕派大理寺之人暗中查了,京州这些朝臣也有牵连,还竟然敢拦朕的人。”
“皇兄不懂是好事,所以才能无所隐瞒,倒是这些人的勾结怕牵连甚广”
“刚刚凌辰来说了那日马场的马半数都被做了手脚,许从城说污蔑,查那些马的来源竞攀扯是户部尚书的嫡子苏恒在京外马场饲养的,凌辰私下带人查了竟有贡马还有西州的战马。”
“私藏贡马怕都说小了,儿臣算是见识到这些大臣权贵的胆量了,闹到如此意外才达天厅,那残害百姓在他们看来也多有隐瞒吧,可父皇不许顺国公参与,儿臣不大明白,顺国公虽在户部但他可是四皇弟的舅舅,还是父皇怀疑此事和代考之事也有所联系。”
“这些年朕不挡着这些皇子结交自己的势力,我北梁未立太子大臣们也就会找自己支持的一方效力,所以朕看重你的能力和格局,长公主辅佐正统无论以后太子是谁你都能压制其他皇子一二,也是为我北梁的稳定,这便是先祖的先见之明。先朝的争斗和宦官参政的内乱让我北梁早不似之前的安稳,所以你呀要会谋算。”
北梁自有长公主辅佐正统一制,因其嫡长身份,又是女子不能继承大统,皇家血统高贵最适合连结姻亲,平衡内政。
历来长公主之子要在宫中教养,成年可封王迁居封地,若是女了便要与皇子联姻,以此制衡长公主的权利以确保没有私心,永安帝最信制衡之术,自是更喜欢姜佑宁与谁都没有关系的处境和身份。
“所以父皇让他们互相制衡,父皇觉得这事有几位皇弟的手笔,代考如此不顾脸面的事他们应当不会”
“他们不会直接做,自古科考都是培养自己人的机会,顺国公是老四凌涵的舅舅,但这些年你这四皇弟顽劣,淑妃也不多管束,所以难免有其他想法,这次涉及兵部户部的人大多都是老三的人,不让顺国公参与朕就是要看看他像谁表忠心。”
“父皇的意思直接不准他参与,旁人必然以为他与三皇子多有亲近,此时便看他如何行事,私藏贡品的罪名可大可小,父皇更在意的是此事是否和代考之事有勾结,父皇可要深查么。”
“这些人谁在外面没有产业,但是对贡品打主意就是对皇家不敬,老二聪慧这两部又不是他的人,不会轻放的,何况顺国公家底深厚,如今更是拉拢的机会,看得见的拉拢让人放心,倒是西州的事虽先稳定着,却不可不细查,科考乃根基,既然鱼儿藏身水底那便把水搅浑。”
“父皇能见万里,那更是要派个和任何人都没关系的人去搅浑,再由皇兄一起,定不会有什么隐瞒了。”
“你这么说朕心里倒是有个人了,再等等吧,现下再派人去西州表面的平静都会难以维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灯明劫尽请大家收藏:(m.2yq.org)灯明劫尽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