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洞里的篝火噼啪作响,映得每个人脸上明暗不定。方才打赢伏击战的喜悦,被那张突如其来的纸条冲淡了不少。一个营的敌军,三百多条枪,像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每个人心头。
“他娘的!刚宰了一群狼,又来了只老虎!还让不让人喘口气了?”李云龙率先打破沉默,骂骂咧咧地一脚踢在旁边的空弹药箱上,箱子哐当一声滚出去老远。“三百多人,够咱们喝一壶的了!”
丁伟扶了扶眼镜,借着火光又仔细看了看那纸条,眉头拧成了疙瘩:“老李,光骂娘解决不了问题。三天,就三天时间。转移?这黑灯瞎火的,带着伤员和新加入的弟兄,能跑多远?敌人既然知道煤窑位置,肯定也能摸到咱们的新落脚点。死守?咱们现在满打满算八十三人,子弹平均下来每人不到四发,重机枪子弹也见底了,拿什么守?烧火棍吗?”
气氛更加凝重了。新加入的十二个原国民党兵显得有些不安,互相交换着眼神。一个胆子稍大点的,小声嘟囔:“……一个营……俺们以前一个连碰上红军一个营,都没撑过一炷香……”
孔捷一听就瞪起了眼:“嘿!你这小子,咋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咱们是红军!能跟你们一样吗?”他虽这么说,但攥着大刀的手也下意识地紧了紧。
“孔副连长,他说的是实话。”林烽开口了,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让人心安的力量,“硬拼肯定不行,咱们不能拿战士们的生命去填。转移也不是上策,疲于奔命,反而更容易被敌人以逸待劳追上包围。”
“那咋整?打又不能打,跑又不能跑,总不能跪下来给国民党磕头求他们别来了吧?”李云龙烦躁地抓着头皮,帽子都抓歪了。
林烽走到篝火旁,拿起一根烧了一半的树枝,在地上划拉着:“敌人觉得咱们弹药充足,刚才伏击打得猛,又有‘重机枪’(他指了指民二四式),还有‘大批人马’(他笑着指了指小豆子他们弄的篝火影子),所以他们才会派一个营来,求的是稳妥,一击必杀。我们呢?我们知道自己底子空,弹药快见底了。”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所以,这三天,咱们要做两件事。第一,让敌人觉得咱们更强,更不敢轻举妄动,至少能拖延他们合围进攻的时间。第二,也是最重要的,咱们得抓紧这宝贵的时间,把咱们最大的短板——弹药,给老子补上一点!”
“补上?咋补?这荒山野岭的,上哪弄子弹去?天上还能掉下来不成?”牛大力摸着那挺几乎打空了弹链的重机枪,瓮声瓮气地说。
林烽用树枝敲了敲地,脸上露出一丝神秘的微笑:“天上掉不下来,但地上能‘长’出来。老李,丁伟,咱们缴获的那些弹壳呢?还有上次老乡送来换粮食的那些铜边子、旧铅块,都还在吧?”
李云龙被问得一愣:“在是在……堆在那边角落里,都快生锈了。那玩意儿有啥用?还能当饭吃?”
“不能当饭吃,但能变成子弹。”林烽语气坚定地说。
“变成子弹?”李云龙眼睛瞪得溜圆,“林顾问,你没发烧吧?那都是打完的空弹壳,瘪的瘪,裂的裂,还能再用?”
丁伟倒是若有所思:“我好像听老周提起过,说以前有的部队条件艰苦,试过把弹壳捡回来再弄……叫啥来着?”
“复装。”林烽接话道,“就是把完好的弹壳捡回来,重新装上底火、发射药和弹头。虽然性能比原装新弹差些,射程近点,可能偶尔还哑火,但总比没有强!关键时刻能要敌人的命!”
窑洞里顿时响起一片嗡嗡的议论声。复装子弹?这对大多数战士来说,可是个新鲜词儿。只有老周和小张这两个修械的,眼睛一下子亮了。
“林顾问,你说的是‘翻造子弹’吧?”老周激动地挤过来,“俺早年听师傅念叨过,说北洋那会儿有的小厂子就干这个,就是手续麻烦,需要工具,还得有火药和底火……”
“对,就是翻造!”林烽肯定道,“工具,我们可以用缴获的钳子、锉刀、冲子改造。火药,我们还有一点缴获的黑火药,虽然威力小点,但能用。底火是难点……”他沉吟了一下,“可以用缴获的少数整颗子弹拆,或者……我想办法用其他材料试试。最麻烦的是弹头,我们需要铅。”
小张立刻举手:“林顾问,俺记得上次看见老乡家有个破了的铅壶,俺去问问能不能换来!还有那些旧铅块,能熔了!”
“好!”林烽赞许地点头,“小张,这事你负责,明天一早就去办,用咱们多余的红薯干换,态度要好。”
“放心吧林顾问!保证完成任务!”小张挺起胸脯,感觉肩上担子沉甸甸的,又充满了干劲。
李云龙看着林烽,又看看激动的老周和小张,虽然他对这“复装”技术一窍不通,心里直打鼓,觉得这玩意儿太玄乎,空壳子怎么能再变成子弹呢?但他看着林烽那笃定的眼神,想起之前他布置诡雷、指挥伏击的精准老辣,一咬牙一跺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铁血长征,军工崛起请大家收藏:(m.2yq.org)铁血长征,军工崛起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