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发迫击炮弹!听到这个数字,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随即脸上露出狂喜!这简直是天降横财啊!
林烽更是第一时间就扑到了那堆军火旁,首先确认了炮弹箱完好,型号与己方的迫击炮匹配,心里一块大石头落了地。然后他立刻检查那三挺捷克式轻机枪。
两挺损坏比较明显,一挺的枪管上方散热片被子弹打凹了进去,严重变形,另一挺的枪机部位卡死了,估计是发生了故障或者被手榴弹破片击中。只有一挺看起来还算完好。
“怎么样?老林,这两挺歪把子还能救不?”李云龙凑过来,紧张地问。轻机枪是班组火力的核心,多一挺好枪,阵地就多一分保障。
林烽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拿起工具,极其熟练地开始拆卸那两挺损坏的捷克式。他动作飞快,眼神专注。 “这挺,”他指着散热片凹陷的那挺,“枪管废了,变形太严重,强行射击可能炸膛。但是……”他话锋一转,“它的枪机、复进簧、照门这些零件大部分是好的!” 他又指着另一挺卡壳的:“这挺问题在枪机组,可能撞针断了或者哪里卡死了,需要大拆。但它的枪管是好的!散热片也没问题!”
李云龙听得有点迷糊:“啥意思?到底能不能修?”
林烽抬起头,脸上露出了笑容:“营长,咱们发财发大了!这两挺坏的,拆东墙补西墙,零件互换一下,很可能能拼出一挺好的!甚至还能剩下不少备用零件!而且,那挺好的机枪,如果以后出了故障,也有零件换了!”
“啥?还能这么搞?”李云龙瞪大了眼睛,“你的意思是,这三挺歪把子,最后能变成……两挺好的?”
“甚至可能更多!”林烽肯定地说,“只要核心件没坏,外壳和部分零件损坏不影响拼装。咱们现在缺的不是整体,是零件!这下不光多了机枪,连咱们修枪的零件库都丰富了!马克沁重机枪我也看了,只是架设的时候被打坏了脚架,主机没事,换个脚架就能用!”
“哈哈哈!天助我也!天助我也啊!”李云龙高兴得差点蹦起来,“老林!你真是老子的福将!赶紧修!连夜修!需要啥?老子给你打下手都行!”
孔捷和丁伟也喜出望外,原本以为两挺坏的就没用了,没想到在林烽眼里全是宝贝!
说干就干!防炮洞里立刻点起了几盏昏暗的油灯(小心翼翼防止暴露)。林烽、小张、刘二立刻投入了紧张的抢修工作。李云龙也不走了,搓着手在旁边看,时不时递个工具,问两句。
“小张,登记零件,好的放一边,损坏的分类放!” “刘二,用那根钢锉,把这个变形的卡笋慢慢锉平,小心点,别磨多了!” “营长,麻烦您帮我把那挺好的捷克式枪机卸下来,对,就是那个按钮一按一扭……” “这根撞针弯了,试试用咱们缴获的那根备用的能不能换上……”
叮叮当当的工具碰撞声再次响起,但这次,声音里充满了希望和兴奋。林烽如同一个最高明的外科医生,在两挺“重伤员”之间进行着器官移植手术。汗水浸透了他们的衣衫,但没人喊累。
到了后半夜,经过几个小时的奋战,在林烽的巧手和精准判断下,奇迹发生了—— 一挺完好无损、闪着幽蓝烤蓝光泽的捷克式轻机枪被组装成功!林哗啦一声拉动枪机,动作顺畅无比! “好了!一挺!”林烽长出一口气。 接着,他们又利用剩余的最好零件,开始拼装第二挺。虽然有些地方看起来不那么完美,有些划痕,甚至一个脚架用了从报废枪上拆下来的替代品,但最终,第二挺捷克式也成功组装完毕! “第二挺!好了!”刘二兴奋地低吼。
而剩下的零件,则被小张细心分类收好,足足装了小半箱子,都是宝贵的备用件! 那两挺马克沁重机枪,也只是更换了损坏的脚架和一条弹链,就恢复了功能。
李云龙抚摸着那两挺“新生”的捷克式,爱不释手,嘴都快咧到耳根子了:“哈哈哈!好!好啊!凭空又多出来两挺轻机枪!老林,你小子立大功了!头功!”
孔捷看着疲惫但满脸成就感的林烽三人,感叹道:“老林这手艺,真是化腐朽为神奇啊!这些缴获的武器,到了他手里,价值翻了好几倍!”
天色蒙蒙亮时,警卫营的火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强:新增两挺马克沁重机枪、三挺捷克式轻机枪(其中两挺是“拼装”的)、充足的机枪子弹、三十六发珍贵的迫击炮弹以及大量步枪子弹。
当战士们得知这个消息,并且看到那些崭新的(对他们而言)机枪被架设到阵地上时,士气瞬间爆棚!
李云龙站在阵地上,看着焕然一新的火力配置,腰杆挺得笔直,对着对面敌人的阵地哼了一声:“狗日的,现在该轮到老子用火力欺负欺负你们了!”
而这一切的最大功臣林烽,则在简单交代了注意事项后,靠着墙壁沉沉睡去,他需要抓紧时间恢复精力,因为谁都知道,天一亮,更加残酷的战斗还在等着他们。但他的工作,已经为警卫营的胜利,打下了最坚实的基础。
(本章字数:4420字)
喜欢铁血长征,军工崛起请大家收藏:(m.2yq.org)铁血长征,军工崛起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