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兵!跟紧坦克!冲锋!”步兵团团长见状,立刻下达了冲锋命令。
英勇的八路军步兵们跃出掩体,紧跟着坦克的履带印,如同决堤的洪水,从被炸开的围墙缺口涌入了据点。坦克则用并列机枪和航向机枪,对着两侧碉堡和日军阵地猛烈扫射,压制任何敢于露头的敌人,为步兵清扫前进道路。
一辆坦克试图用机枪压制角楼里的重机枪,但角度不佳。车长灵机一动,在步话机里喊道:“老王,把你右边那个角楼给我敲了!它挡着我们步兵兄弟的路了!”
旁边不远处的“太行-103”微微调整车身,炮塔缓缓转动,炮口对准了那个不断喷吐火舌的角楼。装填手迅速将一枚高爆榴弹塞进炮膛,“轰!”一声巨响,角楼的上半部分直接被炸飞,里面的重机枪连同射手一起变成了碎片。
战斗进程快得令人咋舌。失去了坚固围墙庇护的日军,在八路军步坦协同的猛烈打击下,迅速陷入混乱。坦克在据点内横冲直撞,用火炮和机枪逐个清除顽抗的火力点,步兵则熟练地分割包围,用手榴弹和刺刀解决残敌。
原本预计要血战一整天甚至更久的坚固据点,从坦克发起冲击到最后一个碉堡被攻克,仅仅用了不到两个小时!
战斗结束,硝烟尚未散去。战场上遍布日军的尸体和丢弃的武器弹药,那几段被坦克轰塌的围墙废墟,无声地诉说着刚才那场钢铁风暴的猛烈。此战,共计歼灭日军三百二十余人,俘获数十人,缴获大批武器弹药和物资,而八路军方面,尤其是步兵,在坦克的有力掩护下,伤亡大大降低。
捷报和战果统计迅速传回瓦窑堡。林烽拿着战报,对围拢过来的工程师和工人们高声宣读,当他念到“我装甲连六辆坦克,以猛烈炮火摧垮敌围墙,步坦协同,两小时攻克经营日久之坚固据点,歼敌三百余”时,整个厂区再次爆发出震天的欢呼。
“两小时!才两小时!”王老铁激动地挥舞着拳头,“以前打这种据点,得填进去多少好小伙子的命啊!现在好了,咱们的‘铁牛’往前一顶,大炮一轰,口子就开了!这仗打得,痛快!真他娘的痛快!”
杨勇也感慨道:“这说明,成建制的装甲力量,在攻坚战中的作用是决定性的。咱们的路,走对了!”
然而,在巨大的喜悦和自豪之余,前线随装甲连行动的移动修械队也发回了一份详细的战斗后检查报告。报告在充分肯定坦克表现的同时,也指出了一些在激烈战斗中暴露的新问题:履带在高速转向和碾压废墟时,出现了个别销轴断裂的情况;有一辆坦克的发动机在持续高负荷运转后,出现了轻微渗油;主炮在进行了二十余次急促射后,炮管温度过高,影响了后续射击精度……
林烽看着这份报告,脸上的笑容渐渐收敛,变得深思起来。胜利值得庆祝,但解决问题才能走得更远。他将报告递给身边的几位骨干工程师。
“同志们,打得漂亮,但问题也出来了。这说明,咱们的‘铁牛’还不够完美,战场这个最严格的考官,给咱们指出了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成功的喜悦还未散去,新的、更具体的挑战已然摆在了面前。这支初露锋芒的钢铁力量,在经历了实战的检验与磨砺后,又将迎来怎样的改进与升级? 瓦窑堡的工匠们,能否让他们的“铁牛”变得更加坚不可摧、持久耐用?悬念,留给了下一次的炉火与锤炼。
喜欢铁血长征,军工崛起请大家收藏:(m.2yq.org)铁血长征,军工崛起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