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窥探的暂时退去,并未给星穹带来真正的宁静,反而像在初生的水面上投下了一颗沉重的石子,涟漪扩散至每一个角落。一种无形的紧迫感,取代了创世之初的懵懂喜悦。伊娜、姒月和苍深知,那沉默的退却,绝非终结,而是更大风暴来临前的间歇。星穹,这个尚在襁褓中的宇宙,已然暴露在诸多难以想象的视线之下。
“观测者……收割……”伊娜于星穹核心区域悬浮,序言烙印如同永不疲倦的心脏,与整个宇宙的脉动共鸣。她将来自外部的威胁与自身的明悟,毫无保留地分享给所有作为“基石”的小队成员。一种沉甸甸的压力,取代了先前引导法则阵痛时的探索心态。他们不再仅仅是创世者,更是守护者,是与时间赛跑的园丁,必须在未知的“收割者”再次降临前,让文明的火焰足够炽热,足以照亮自身,也可能……灼伤伸来的黑手。
“当务之急,是加速星穹本身的‘成长’与‘武装’。”姒月清冷的声音在法则层面回荡,她指尖流淌的太阴之力,不再仅仅用于抚平创伤,而是开始有意识地“编织”,在星穹相对脆弱的边界区域,勾勒出隐晦的、具备“隐匿”与“偏转”效应的时空褶皱。这是基于她对大地(空间基础)律动的精深理解,结合了过滤外部知识时领悟的部分空间矩阵原理,所进行的第一次主动防御建设。“我们需要一层‘面纱’,即便不能完全阻挡,也要增加被窥探和定位的难度。”
苍的行动更为直接。监兵铗的剑意不再局限于守护人身,而是开始与星穹中初生的、代表“坚固”、“界定”、“锋锐”的法则深度融合。他的意志化作无形的刻刀,在那些刚刚凝聚的星尘物质核心,在空间结构的某些关键节点,烙印下极其微小的守护剑印。这些剑印平时沉寂,一旦遭遇外部力量的强行侵入或内部归墟之力的异常躁动,便会自行激发,化作斩断连接的利刃或稳固存在的基石。他是在为星穹锻造一副无形的“骨骼”。
伊娜则专注于更宏观、也更根本的层面。她的序言烙印,是星穹法则的总纲和演化引擎。在消化了部分外部知识,并深刻理解了星穹“光暗同融”独特性之后,她开始对基础的法则网络进行一轮悄无声息的“升级”。
她并未盲目照搬外部那冰冷完美的秩序模型,而是以其为鉴,强化星穹自身的“动态平衡”与“混沌活力”。她引导着暗面能量,不再仅仅满足于形成相对温和的混沌星云,而是开始尝试构建一些具备极端环境、可能孕育奇特原始生命的“试验温床”;她调整部分区域的时间流速,并非为了追求效率,而是创造时间胶囊般的“加速演化区”与“历史沉淀区”,以期在短时间内观察更长的演化链条;她甚至小心翼翼地引导一丝微不可查的、被封印的“归墟奇点”的寂灭气息,融入某些即将步入衰亡的原始恒星雏形之中,试图理解“终结”作为宇宙循环一环的正面意义……
这是一个极其大胆且危险的进程,如同在刀尖上舞蹈。每一次微调,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需要伊娜倾注全部心神进行预判与引导。但收益也是巨大的,星穹的法则网络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愈发复杂、坚韧且……充满意外性。它不再是一个可以被轻易解析的“样本”,其内部不断涌现的新现象、新结构,连伊娜这个定义者有时都感到惊讶。
然而,就在这种加速成长如火如荼地进行时,一种新的、不同于之前观测者的异样感,再次被伊娜和姒月几乎同时捕捉到。
这一次,并非来自某个特定的方向,也非那种精确的扫描。而是仿佛有无数双眼睛,从星穹之外的各个角度,同时投来了一瞥。
这一瞥,短暂、模糊、带着各异的情感色彩——好奇、贪婪、冷漠、审视……甚至有一丝若有若无的、类似“惊喜”的情绪。它们不像第一个观测者那样试图建立连接或灌输知识,更像是一群徘徊在黑暗森林中的猎手或观察者,因为星穹此前反向编码发出的“独特声音”,而被短暂地吸引了注意力。
“我们……被更多的‘存在’注意到了。”姒月的声音带着一丝寒意,她感受到的太阴之力仿佛触及了无数冰冷的镜面,映照出形态各异的阴影。
伊娜的心沉了下去。最担心的情况还是发生了。星穹就像黑暗中的一团新火,不仅引来了循规蹈矩的采集者,还可能吸引了更多无法预料的存在。这些注视中,有些或许无害,但有些……必然包含着恶意。
“不能自乱阵脚。”苍的声音依旧稳定,监兵铗的嗡鸣似乎更加低沉内敛,他将因这些注视而产生的压力,转化为更深的戒备与更强的守护意志。“兵来将挡。”
压力,化为了更强大的动力。星穹的成长在一种近乎悲壮的氛围中再次加速。每一位小队成员都竭尽全力,将自己对法则的理解和信念,融入到这片新生的天地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星穹考卷请大家收藏:(m.2yq.org)星穹考卷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