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瑶山区的雨季如期而至,连绵的细雨洗刷着鹰嘴峡战役留下的血迹与焦痕,却难以抚平人们心中的波澜。在临时指挥所兼“北吕宋自治委员会”总部——一座位于深山隐蔽山谷、由原木和竹材搭建的宽敞棚屋里,李金唐正与委员会的核心成员进行着一场决定北吕宋未来走向的会议。
雨水敲打着芭蕉叶和铁皮屋顶,发出哗啦的声响,棚屋内则烟雾缭绕,气氛严肃。鹰嘴峡的胜利带来了信心与缴获,但每个人都清楚,真正的考验或许才刚刚开始。马尼拉方面传来的“暂缓军事行动、愿意接触”的消息,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陷阱。
“谈判桌是另一个战场,甚至比鹰嘴峡更凶险。”李金唐环视众人,声音沉稳,“在那里,子弹是言辞,陷阱是条款。我们派去的人,必须要有清醒的头脑,坚定的立场,还要有能让马尼拉那些老爷们至少愿意听进去的学识和口才。”
人选问题,至关重要。委员会内部有几种意见,有提议让能征善战的王豹去,以示强硬;也有建议由熟悉本地事务的部落长老前往,彰显民意。但李金唐心中早有定计。
“我提议,由苏望海教授担任我们的首席谈判代表。”李金唐的目光投向坐在角落的一位戴着眼镜、气质儒雅的中年人。
苏望海,约莫五十岁年纪,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尽管身着与众人一样的粗布衣服,却难掩其书卷气。他原是马尼拉大学的法律系副教授,因对当局的土地政策和民族政策极度失望,加之家族在碧瑶有产业,几年前毅然返回北吕宋,不久后便加入了尚在雏形的自治委员会,以其深厚的法律知识和缜密的逻辑,成为委员会不可或缺的“文胆”。
见众人目光聚焦过来,苏望海推了推眼镜,缓缓起身,语气平和却坚定:“承蒙司令和各位信任。望海不才,略通律法,深知马尼拉官场运作之规则与弊病。此去,必当竭尽全力,维护我北吕宋同胞之根本权益,不辜负鹰嘴峡将士浴血奋战换来的这次机会。”
他的资历无可挑剔——马尼拉大学的背景让他更容易与政府官员找到“共同语言”,法律专业的素养能确保他在条款争执中不落下风,而对北吕宋事业的忠诚则保证了他在原则问题上不会退让。提议很快获得通过。
接下来,是明确谈判的底线。这不是讨论,而是李金唐向苏望海和整个委员会交底。
“苏教授,此行你手握我们将士用命换来的谈判资格,但有三条底线,绝不可逾越。”李金唐的声音不高,却字字千钧,目光锐利如鹰。
“**第一,武装力量。**‘金唐卫队’必须保留,这是我们的命根子,是确保任何协议能够被执行的根本保障。在名义上,我们可以做出让步,可以改称为‘北吕宋地方保安队’或类似名称,接受中央政府名义上的番号,但指挥权、人事权、驻扎地,必须完全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这一点,没有商量余地。”
苏望海郑重地点点头,在笔记本上迅速记录。
“**第二,自治权力。**”李金唐继续道,“北吕宋地区,至少以碧瑶为核心的区域,必须实现区域自治。我们要求拥有地方行政管理权、立法权(在不违背共和国基本宪法的前提下)、以及最重要的——**地方税收的征收与分成权、区域内自然资源(木材、矿产)的开发主导权。** 我们可以向中央上缴一部分税收,但比例必须合理,且款项用途需有明确约定。”
这一点关乎经济命脉,有了财政自主,自治才能落到实处。
“**第三,内部事务。**”李金唐斩钉截铁,“除涉及颠覆国家、恐怖活动等重大犯罪,可由双方协商联合侦办外,北吕宋地区的日常行政管理、司法、治安维护等内部事务,中央政府及所属机构不得随意干预。我们要的是实实在在的自治,而不是换汤不换药的‘高度自治’。”
三条底线,清晰地勾勒出李金唐和北吕宋解放阵线的核心诉求:**保持武力、掌握财权、治理自主**。这几乎是在国中之国内,划出了一块高度独立的“特区”。
“我明白了,司令。”苏望海合上笔记本,眼神沉稳,“底线清晰,我心中便有砥柱。我知道该如何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去争取最大的空间。”
为了增加谈判的筹码,李金唐授意委员会准备了详尽的材料,由苏望海携带前往马尼拉。这些材料包括:
1. **经过谨慎核实、略微保守但依然触目惊心的《碧瑶鹰嘴峡战役政府军伤亡数据报告》**:这份报告不是为了炫耀武功,而是冷静地展示力量,提醒对方军事解决的代价。
2. **一份精心撰写的《北吕宋地区经济贡献与发展潜力报告》**:报告中详细列举了北吕宋地区,尤其是碧瑶周边,每年为菲律宾国家经济贡献的橡胶、木材、特色农产品等出口额,并展望了未来若能和平稳定,在矿业、旅游业方面的巨大潜力。这份报告意在传达一个信息:一个稳定、繁荣的北吕宋,比一个战火纷飞的北吕宋,对马尼拉更有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生1949海外争霸请大家收藏:(m.2yq.org)重生1949海外争霸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