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吕宋区域自治令》的颁布,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块巨石,激起的涟漪迅速扩散至吕宋岛北部的每一个角落。碧瑶山区,这个曾经被迫害者与反抗者的庇护所,如今正式成为了一个拥有合法地位的自治政权的核心。欢庆的余温尚未散尽,李金唐便以惊人的冷静和效率,投入到了更为复杂和艰巨的工作中——将军事胜利和政治协议,转化为一个有效运转的治理体系。
原有的“北吕宋自治委员会”组织相对松散,更像一个战时联盟或议事机构,已无法适应管理五个省份、数百万人口的重任。改组,势在必行。
在一个晨雾缭绕的清晨,自治委员会扩大会议在总部那座最大的棚屋内召开。与会者除了原有的核心成员,还包括了来自五个省份的代表、有影响力的部落长老、碧瑶本地华人商会的负责人,以及少数愿意合作的前地方政府官员。济济一堂,气氛庄重而充满期待。
李金唐站在铺着军用地图的长桌前,目光扫过在场每一张面孔,他们中有跟随他出生入死的兄弟,有深受压迫揭竿而起的农民,有寻求公义的学者,也有审时度势选择合作的地方势力代表。他知道,平衡好各方利益,将这个多元的群体凝聚成一股绳,是自治政权能否稳固的基石。
“诸位,”李金唐的声音清晰而有力,打破了现场的寂静,“自治令给了我们名分,但真正的自治,需要靠我们自己的双手去建设。一个高效、廉洁、能够为民做事的政府,是我们一切事业的保障。今天,我们将对自治委员会进行改组,明确职责,划分权界,让我们这台机器,能够真正运转起来!”
他宣布了改组方案的核心——设立四大职能部门,如同支撑起自治政权的四根支柱:
**第一,行政部。** 这是委员会的“大管家”,职责最为繁重,涵盖民生、教育、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户籍管理等所有日常行政事务。李金唐任命了**前碧瑶市政府的民政官员,卡利托·桑切斯**担任主任。桑切斯年近五十,经验丰富,熟悉地方事务,虽非起义元老,但在自治运动兴起后保持了中立,并在谈判期间表现出合作态度。他的任命,旨在利用其专业能力,稳定行政系统,也向原政府体系内的人员传递了合作的信号。副主任则由一位在底层民众中享有威望的**部落联盟长老阿帕约**担任,确保普通民众,尤其是非基督徒族群的诉求能够上达。
**第二,军事部。** 这是政权的武力保障,直接管辖“北吕宋地方保安队”(即原金唐卫队)以及区域内所有治安力量。部长人选毫无悬念,由**王豹**担任。他的战功和忠诚无人能及,是掌握武装力量的不二人选。为了平衡与监督,同时也为了融入专业元素,李金唐任命了**原政府军一名因伤退役、后投诚的炮兵少尉陈海**作为副部长之一,主要负责重火力训练和装备维护。另一名副部长则来自最早跟随李金唐起事的骨干,负责政治工作和纪律监察。
**第三,经济部。** 这是自治政权的钱袋子,负责贸易、税收、资源开发、工农业生产等所有经济事务。主任一职,李金唐出人意料地任命了**碧瑶华人商会会长,周明海**。周明海年富力强,精通商贸,人脉广泛,与马尼拉乃至国际商界都有联系,是重启和扩大北吕宋经济的最佳人选。他的上任,也彻底安抚了华人商界的情绪,将他们紧密地绑在了自治委员会的战车上。副主任则由一位擅长农业规划和一位熟悉矿产业务的本地专家担任。
**第四,司法部。** 这是维护公平正义、调解内部矛盾的关键部门。主任由**首席谈判代表苏望海教授**兼任。他的法律专业背景和公正形象,是建立新司法体系的最佳保障。副主任则包括了一位熟悉本地习惯法的**部落酋长**和一位**前地区法院的法官**,旨在将国家成文法律与地方传统习俗相结合,探索一套适合北吕宋的多民族、多文化背景的司法模式。
四大部门的架构,清晰明了,职责分明。每个部门的正副主任人选,都经过了李金唐的深思熟虑,**兼顾了起义元老、专业人才、地方豪强、少数民族以及华人社群的代表性**,形成了一个相对平衡的权力结构。这既保证了李金唐和核心团队对大局的掌控,也最大限度地团结了各方力量,为政权的稳定运行打下了基础。
架构搭成,接下来的关键是明确目标。几天后,李金唐主持召开了第一次四大部门负责人全体会议。
会议室的气氛比之前更为严肃,墙上挂起了手绘的北吕宋五省地图,上面标注着资源点、交通线和潜在的问题区域。各部门负责人依次汇报了初步情况和设想后,李金唐开始下达具体的年度目标,语气不容置疑:
“**行政部,**”他看向卡利托·桑切斯和阿帕约,“你们的首要任务,是**完成山区剩余两座在建水库的工程。** 这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解决了灌溉和饮水,才能稳定农业,安定民心。同时,着手制定一个三年内的乡村小学扩建计划,我们的孩子必须要有书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生1949海外争霸请大家收藏:(m.2yq.org)重生1949海外争霸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