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屏湖的清晨,水雾氤氲,鸟鸣清脆。沈屿穿着人字拖,拎着鱼竿和小马扎,慢悠悠地走向他固定的老钓位。
湖面平静如镜,倒映着远处青山的轮廓。这几乎是他这几个月来每一天的开场,规律得如同呼吸。
合约期满的日子越来越近,像挂在日历上的一个即将被撕掉的标签。
沈屿心里盘算着,等最后一笔五千块到账,他就彻底切断与那个浮华世界的联系,或许离开翠屏湖,找个更南边、冬天更暖和的水库继续他的躺平大业。
游戏里的新赛季快开始了,他得抓紧时间把段位打上去,虽然依旧很“菜”,但“瘾大”就是最大的动力。
一切似乎都在朝着他期待的、真正的“清净”滑去。
然而,有些种子,一旦种下,即便被刻意忽视,也会在心底悄然发芽。
前几天,他一边挂着游戏匹配,一边随手刷着娱乐新闻,无意中点开了一个关于苏晚晴的专访视频。
视频里的她,妆容精致,笑容得体,但沈屿还是敏锐地捕捉到了她眼底深处的一丝疲惫和强撑的镇定。
记者的问题很尖锐,直接提到了她近期作品口碑下滑、转型困境的问题。
苏晚晴没有回避,她谈到了自己的反思,承认了不足,然后话锋一转,提到了她未来的规划——她不再满足于单纯演戏,希望尝试多元化发展,比如……音乐。
她说自己一直喜欢唱歌,虽然只是业余水平,但希望能用音乐表达一些演戏无法完全传递的情感,寻找与观众新的连接方式。
这个采访并没有引起太大水花,甚至被一些毒舌评论嘲讽为“演技不行就想靠唱歌洗白?”“又一个想捞快钱的”。
但沈屿却盯着屏幕里苏晚晴说起音乐时,那双微微亮起的眼睛,看了很久。
他想起了三个月前,在那场几乎将他淹没的“渣男”风波里,苏晚晴发来的那条动态——“我选择相信我看到的那部分坚实。”
当时他觉得无所谓,甚至有点麻烦。但此刻,在翠屏湖的宁静中回望,那句话却像一颗被湖水冲刷过的鹅卵石,显露出其内在的重量。
她当时,顶着巨大的压力,选择了相信他。尽管那信任可能夹杂着利益权衡和直觉赌注,但终究是在他众叛亲离(虽然他也无所谓)、千夫所指时,唯一一个公开站出来,没有落井下石的人。
这份情,或者说这份“义”,沈屿记下了。他这人懒,怕麻烦,恩怨分明。
有恩,哪怕不大,他也会找机会还。有仇,一般当场就报了,报不了就……算了,主要是懒得记。
苏晚晴这算是对他有“恩”,虽然这“恩”很大程度上是她自身选择的结果。
现在,她似乎走到了一个事业的关键节点,想要转型,想要突破,却似乎找不到方向,甚至可能因为接连失利而信心受挫。
沈屿摸了摸下巴,看着湖面上微微颤动的鱼漂。
帮一把?怎么帮?他一个只想钓鱼打游戏的躺平青年,能帮上什么忙?
直接给钱?太俗,而且他那点“软饭钱”在娱乐圈看来估计也就够买几个包。
给资源?他谁也不认识。
写剧本?他只会抄前世的,而且抄一个扑街一个怎么办?风险太大。
他的目光无意中扫过手机里存着的几首用来“营业”的前世诗词,一个念头突然冒了出来:音乐?
苏晚晴不是说想尝试音乐吗?
前世华语乐坛,经典歌曲如同恒河沙数,随便捞一首,放在这个平行世界,估计都能砸出点水花。
而且歌曲比诗词更贴近大众,传播力更强,如果选歌精准,或许真能帮苏晚晴打开新局面,至少……能给她涨点信心?
这个念头一旦产生,就像鱼钩上的饵,开始在他心里摇摆。
风险呢?暴露自己是“文抄公”?问题不大,他可以用马甲。
反正合约快到期了,以后桥归桥路归路,谁还能找到一个匿名的“音乐人”麻烦?最多就是又给这个世界留下点文化瑰宝(盗版),算是他为文化传播做点“贡献”?
越想越觉得可行。主要是……这事操作起来不麻烦。
而且前世有点乐理基础,算是音乐爱好者的他,也有能力办到。
找个音乐制作平台,注册个匿名账号,把歌发过去,指明给苏晚晴,剩下的,就看她和她的团队有没有眼光和魄力了。
至于选哪首歌?沈屿脑子里过了一遍前世那些脍炙人口的金曲。要符合苏晚晴目前的处境和心境,要能引起共鸣,还要有传唱度……
几乎是瞬间,一首歌的名字跳进了他的脑海——《后来》。
这首歌,旋律优美婉转,歌词讲述的是错过与遗憾,带着淡淡的伤感和释然,几乎能击中每个人心中柔软的部分。
更重要的是,它所表达的那种“后来,我总算学会了如何去爱,可惜你早已远去,消失在人海”的慨叹,隐隐契合了苏晚晴目前可能面临的——对过去演艺道路的反思、对未来的迷茫以及某种…或许也包括与他们这段荒诞“合约”关系的某种微妙映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后,我选择躺平请大家收藏:(m.2yq.org)穿越后,我选择躺平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