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姆斯冰冷而威严的声音,如同西伯利亚的寒流,瞬间冻结了指挥部内本就凝重的空气。
陈剑和韩德胜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目光齐刷刷地投向林凡。
直接来自CIA远东事务负责人的质询,其分量和威胁,远超宋文渊的试探。
林凡握着步话机话筒的手稳如磐石,脸上看不出丝毫惊慌,只有一种极度冷静下的锐利。
他心念电转,威廉姆斯此刻亲自来电,绝不仅仅是为了一个“匕首”小队的损失兴师问罪。
这更是一种高压试探,试探他的忠诚、他的价值,以及他是否还“可控”。
“威廉姆斯先生,”
林凡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沉重和“困惑”,“关于‘匕首’小队,我深感遗憾和震惊。
根据我部最后接收到的情报和指令,他们是在执行清剿威胁我指挥部侧翼的缅军特工队任务时失联的。
野人山地形复杂,敌情不明,我们推测他们可能遭遇了缅军预设的埋伏圈,或者…不幸触发了山区遗留的日军战时地雷。”
他巧妙地将责任引向了“情报误差”和“战场意外”,并再次抛出了“日军遗留威胁”这个模糊却合理的借口。
“缅军特工队?”
威廉姆斯的声音带着毫不掩饰的质疑和冷嘲,“林队长,我们的高空侦察和信号情报,并未在‘匕首’失联区域发现任何成建制的缅军活动痕迹。
相反,我们捕捉到了短暂的、非标准制式的激烈交火信号,以及…疑似英制‘斯登’冲锋枪和某种日式武器的声纹特征!”
林凡心中凛然。
美国人的技术监控能力果然恐怖,竟然连武器声纹都能大致分辨,但他早有准备。
“这正是最令人不安的地方,威廉姆斯先生。”
林凡的语气转为凝重,“我部近期在野人山方向的侦察也屡受不明武装骚扰,捕获的零星证据显示,除了缅军和可能的英方人员。
似乎还有第三方势力——极可能是在缅日军残部或受其雇佣的当地武装——在该区域活跃。
他们手段残忍,行事诡秘。
如果‘匕首’小队不幸与他们遭遇…”
他刻意将水搅浑,将“日军残部”这个更具刺激性的标签贴了上去,引导威廉姆斯将注意力从可能的“误伤”转向更复杂的“多方混战”。
步话机那头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只能听到威廉姆斯略显深沉的呼吸声。
显然,“日军残部”这个可能性触动了他更敏感的神经。
二战虽已结束,但太平洋战区的遗留问题,尤其是关于日本战争资源和秘密行动的线索,对CIA而言具有极高的情报价值。
“日军残部…活跃在野人山?”
威廉姆斯的声音放缓了些,但质疑未消,“林队长,你有何证据?”
“有缴获的弹壳为证,带有独特的日式印记,已通过特殊渠道送交分析。”
林凡毫不犹豫地抛出部分真实信息以取信对方,“此外,与我部有接触的当地傈僳族山民也证实,近期有装备精良、说陌生语言的小型武装队伍在深山活动,与英方人员并非一路。
我怀疑,他们的目标可能与战时日军隐藏的某些物资或设施有关。”
他再次将“傈僳族”和“隐藏物资”这两个关键词抛了出去,既增加了可信度,也为后续可能的行动埋下伏笔。
“物资…设施…”
威廉姆斯重复了一遍,语气中透露出浓厚的兴趣和一丝算计,“林队长,此事关系重大。
‘匕首’小队的损失,必须查清。
我需要你动用一切手段,查明野人山区域所有不明势力的确切身份、意图和实力。
特别是…与日军可能相关的线索。”
林凡心中冷笑,知道威廉姆斯已经上钩,暂时被引开了注意力。
“明白。
我会加派最精锐的侦察力量,全力调查。
但威廉姆斯先生,我部正面正承受缅军重炮和空军的巨大压力。
兵力捉襟见肘,急需支援以稳住防线,才能有余力处理侧翼威胁。”
他适时地再次索要资源,将危机转化为筹码。
“正面战场的支援会继续。”
威廉姆斯恢复了公事公办的语气,“新的弹药和医疗物资已在途中。
但林队长,我需要看到你的效率和价值。
关于野人山的情报,必须第一时间、毫无保留地向我汇报。
任何延误或隐瞒,都将影响我们未来的合作深度。明白吗?”
“明白,情报共享是合作的基础。”林凡滴水不漏地回应。
结束通话,林凡放下话筒,后背已渗出细微的冷汗。
与威廉姆斯的直接交锋,如同在刀尖上跳舞,险象环生。
“支队长,威廉姆斯他…”陈剑担忧地问。
“暂时稳住了。”
林凡深吸一口气,“但他绝不会善罢甘休。
‘匕首’的损失,他一定会记下这笔账。
我们必须在野人山有所作为,拿出足够分量的情报,才能抵消这次‘意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南洋霸主:从溃兵开始请大家收藏:(m.2yq.org)南洋霸主:从溃兵开始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