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15日,周四,墨尔本的空气里浮动着兴奋因子,F1 赛事大军浩浩荡荡抵达澳大利亚,为新赛季首个比赛周末拉开序幕。
从赞助商阵容来看,威廉姆斯车队迎来了近年来最鼎盛的时期,甚至超越了与宝马合作、联邦快递首次赞助的辉煌岁月。
本周末的重头戏“2007 届车手”合影将在晚些时候举行,但此刻,F1管理公司已迫不及待召集2007赛季新秀车手拍摄特别合影。
作为其中一员,我站在围场中,目光不自觉被安东尼?哈里森吸引,这位新晋车手堪称焦点,他拥有美国国籍和混血背景,刚踏入F1便加盟争冠热门迈凯伦车队,与费利佩?阿尔瓦雷斯成为队友,如此高起点令人瞩目。
一同参与合影的还有雷诺车队接替阿尔瓦雷斯的芬兰车手于里?卡萨莱宁、红牛二队的新西兰车手马克斯?马库斯,以及世爵车队的乌拉圭车手洛伦佐?巴尔巴罗。
说起巴尔巴罗和哈里森,他们曾在2005年F3欧洲系列赛中并肩作战,效力于ART大奖赛,且在当年的比赛中包揽冠亚军,哈里森的统治力展露无遗。
而那时的我,在那场高手如云的赛事中仅获得第七名。
当年获得第五名的马克西米利安?伦纳,如今作为宝马索伯车队的测试兼替补车手,也在蓄势待发,有望不久后迎来F1首秀。
不过,此次合影只聚焦正式参赛的新秀,我们四人来自不同车队,成绩排名覆盖从后到前各个层级,构成了F1历史上最多元化的一届新秀阵容。
我们不仅有安东尼的混血身份、我的中国人身份这些独特标签,还分别来自五大洲,宛如一幅多彩的世界地图。合影时,我站在左侧,马库斯在右,哈里森居中,身旁是巴尔巴罗和卡萨莱宁。
“伙计们,祝我们好运!一定要拿下精彩赛季!”安东尼满脸兴奋,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期待,不仅为自己在迈凯伦的机遇感到激动,还不忘为我们加油打气。
我心里清楚,哈里森在赛季初需要时间适应新车和团队,但以他的实力,到赛季末必将成为领奖台乃至冠军的有力争夺者。
相比之下,我们其他新秀的处境略显艰难,恐怕只能为靠后的名次奋力拼搏。
不过仔细想想,卡萨莱宁在雷诺车队或许会有不一样的表现。尽管雷诺失去了明星车手阿尔瓦雷斯,但这支曾击败齐格勒和法拉利、连续两届夺冠的劲旅底蕴犹在。
我大胆猜想,法拉利和迈凯伦会是本赛季夺冠热门,但如果雷诺缺席领奖台甚至胜利之争,反倒会让我感到意外。
在我看来,雷诺凭借卡萨莱宁和彼得罗内利这对年轻组合,完全有能力保持竞争力,相比之下,我们威廉姆斯车队想要追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当然,F1赛场瞬息万变,一切皆有可能,但雷诺的成功绝不是阿尔瓦雷斯一人的功劳,恩斯通车队的强大团队才是坚实后盾,在2007赛季,没人敢小瞧他们。
回顾前两年,2005年迈凯伦与雷诺激烈交锋,2006年法拉利与雷诺针锋相对,而2007赛季,似乎注定将上演这三支车队争夺世界冠军的精彩大戏。
“谢啦,祝你旗开得胜,把迈凯伦的席位坐稳!” 我笑着回应安东尼,送上真诚祝福。
想到2005年印第安纳波利斯赛道的轮胎闹剧,至今仍让F1在美国的发展蒙上阴影,今年之后美国大奖赛的命运更是悬而未决。
F1迫切需要一位顶尖车队的美国车手来挽回局面,我满心希望重振美国大奖赛还来得及。毕竟在印第安纳波利斯这样历史悠久、声望卓着的赛道比赛,对F1意义非凡,而安东尼也极有可能成为自马里奥?安德烈蒂之后,美国最成功的F1车手。
要是美国大奖赛在安东尼进入F1的同一年停办,尤其是他还没机会在本土夺冠,那该是多大的遗憾。
对我而言,在本土夺冠几乎是奢望,但我真心希望每个车手都能体验一次主场夺冠的喜悦,那是属于车手的高光时刻。
告别众人,我深知接下来还有媒体活动和公关会面等着我。在F1这个充满镜头与聚光灯的舞台上,像在赫雷斯接受凯瑟琳采访那样的场景只会越来越多。
我穿过维修区,看着安东尼返回迈凯伦车队与队友热情握手,卡萨莱宁走向雷诺车库换装,马库斯和巴尔巴罗也各自前往车队车库,而我则穿过威廉姆斯车队车库,向机械师丹尼尔和特伦斯点头示意后,来到更衣室换装。
几分钟后,我身着带有白色镶边的黑色威廉姆斯polo衫,搭配牛仔裤和黑白匡威鞋,头戴蓝白相间的车队帽子,架上黑色墨镜,一身休闲又不失车队特色的装扮,迈步走向围场。
周四的围场还稍显安静,零星的车迷早已在此等候,看到我后,他们兴奋地吹响气喇叭,这独特的助威声仿佛是F1车迷的专属暗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F1之飞驰人生请大家收藏:(m.2yq.org)F1之飞驰人生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