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帘被轻轻掀开,带进一股山间的寒气。
赵霜与赵云并肩踏入,甲叶轻响,还带着未散的风尘。
张远正俯身对着案上的地图凝神思索,听见动静,立刻直起身来,快步迎了上去。
他脸上带着恳切的神色,不等二人落座,便虚心求教:
“赵霜,你刚刚在军议上提及的谋划,你细细为我剖析一番。”
赵霜解下腰间佩剑,随手搁在旁边的矮几上,剑身与木面碰撞,发出一声清脆的嗡鸣。
她俯身凑近地图,目光在标注着山川河流的羊皮卷上扫过,手指重重点在地图上代表南路的蜿蜒山道:
“南路多山地,沟壑纵横,我愿带领沾县兵,与郭缊在群山之间周旋。”
这一路,不求速胜,只需牢牢拖住他,让他无法驰援中路主力便好。”
张远顺着他的手指看去,连连点头,又追问:“那中路和北路呢?”
“中路桃河河谷,乃是对方主力必经之地,也是整个防线的咽喉。”
赵霜的手指移到地图中央,语气凝重了几分,“我方占据地利,可据险而守,只是这必定是一场死战、硬仗。”
她抬眼看向帐外,仿佛能看到那湍急的河流和陡峭的崖壁:“可派王当率领紫云军在此阻击。
他们是跟着将军多年的老兄弟,又有防守上艾县城的经验,最是悍不畏死。此等重任,交付他们,放心。”
“至于北路的丁原,”赵霜终于将目光转向一旁静立的赵云,语气中带着几分敬意,“他麾下虽有悍勇之辈,却军纪涣散,少章法。
便请兄长与典韦将军并其他军队集中主力,合力破之。
只要北路一破,敌军的左翼便等于被折断,整个战局就活了。”
她最后看向张远,补充道:“先生您坐镇指挥,稳守上艾,随时准备策应各路,万无一失。”
张远听得连连点头,脸上的忧虑散去不少,他又转向一直沉默抚枪的赵云,问道:“子龙,你以为赵霜此计如何?”
赵云轻轻点头,目光沉静:“先打丁原,我是赞同的。但最终如何决策,你定夺。”
张远心中一动,恍然意识到自己的症结所在——因那“历史先知”,他对“无双上将”吕布总有种莫名的忌惮。
可在这方时空,吕布虽在并州有些名气,被公认为悍勇战将,终究不过是个厉害些的“武夫”,出了并州,声名远不及赵云——
毕竟赵云一战卢植,连斩十三将的战绩凿凿可查,早已传遍诸州。
“是我多虑了。”张远暗忖,“个人武力纵然能影响战局,却绝非决定因素。况且有赵云与典韦在此,我又有何惧?”
想通后,他目光一凝,朗声道:“好!便按赵霜的谋划排兵布阵!”
赵霜一愣,忙道:“啊?我不过是随口一说,万一……”
“没有万一。”张远打断他,语气坚定,“若真出了差错,是我做的决定,我一力承担。”
赵霜急道:“我并非怕担责任,是怕打不好,误了大事!”
“事在人为,”张远看向她,眼神里满是信任,“你的方案,已是最优。”
随后,张远即刻召集众将,雷厉风行地依着赵霜的谋划安排部署,末了又补充道:
“再派人速往上党,传令石仲、洪伯,令他们即刻从上党出兵,奇袭晋阳,从侧面为我军减轻压力。”
众将领命,神色肃然。
张远又单独看向王当,语气凝重:“王当,你可知此番重任?
张懿是百战老将,张杨也是个硬茬子。
你对付他们,压力必然极大。
可你要记住,一旦你这边失守,上艾便无险可守,我军退路将被彻底斩断,大业也就此终结。
三路之中,你的担子,最重,明白吗?”
王当挺直脊梁,目光如炬,字字铿锵:“我便是死,也绝不让他们前进一步!”
众人各自奔赴岗位,一夜无话。
次日天刚蒙蒙亮,王当便将扩充至两万的紫云军集结起来。
这位向来多干少说的将军,今日却话语颇多。
他踩着一块被晨露打湿的青石高台,粗粝的手掌按在腰间磨得发亮的朴刀上,目光扫过台下一张张年轻或沧桑的脸,声音沉稳地讲述着自己的过往:
“我本是冀州一个落魄武官的后代,家业被世家大族巧取豪夺,走投无路之下,只得与孙轻落草为寇。
可我们不愿劫掠百姓,当土匪也当得磕磕绊绊,日日忍饥挨饿。”
“后来实在饿得撑不住,便想去打劫一个粮商——那人,便是张远将军。”
王当顿了顿,眼中泛起暖意,“可他非但没对我们动武,反而给了我们粮食,还劝我们,要为百姓而战,要‘为人民服务’。
那时候,我还不懂什么叫‘为人民服务’,直到跟着他去了封龙山。”
“封龙山啊,那真是人间仙境。”
他的声音柔和下来,“那里的人,人人平等,个个自由。
大家一起劳作,一起吃饭,纵然粮食时常不够,可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红色三国:一介布衣的汉末革命路请大家收藏:(m.2yq.org)红色三国:一介布衣的汉末革命路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