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盟军与董军在汜水关下已交锋数次,皆是小规模试探。
董军尽是西凉精锐,自幼在沙场上摸爬滚打,悍勇善战。
盟军虽号称数十万之众,实际就三四万人,且多是各州郡临时拼凑的兵马,加上将令难以统一,初次接战非但没讨到半分便宜,反倒在阵前折损不少人手,战局就此陷入胶着,只有孙坚和刘备还在前线征战。
营中无事可做,流言便如荒草般疯长,逮着缝隙就蔓延开来。
先是有人传袁术酒后失言,骂袁绍不过是个妾生子。论家世正统、论资历威望,这盟主之位本该是袁术的。
紧接着,又有更细的流言散播开来:不少诸侯起初本就心向袁术,毕竟他是袁家嫡子,只是袁绍抢先一步拉拢人心,才勉强坐上盟主之位,诸多将领心里实则暗藏不服。
流言越传越真,添油加醋的细节层出不穷,连盟军将士都私下议论纷纷。
原本就面和心不和的袁家两兄弟,经此一搅,矛盾更深,但都保持世家风度,维持面上的和气。
许义最是爱凑热闹,本就整日在各营之间闲逛蹭吃蹭喝,打探些家长里短,听闻这些流言,当即来了精神,添油加醋编排了一番。
“主公!您可听说了?那袁术在营里骂得难听着呢,我都亲耳听到了!
现在营里都乱了套,将士们私下都在猜,这两兄弟迟早得打起来,到时候咱们这讨董大业,怕是要黄啊!”
曹操正对着案上的军事地图沉思,闻言眉头瞬间紧锁:“此事绝非偶然!盟军刚遇小挫,军心本就不稳,便有这般流言四起,分明是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故意搅乱我军军心——营中必有董贼的奸细!”
许义先是傻眼,随即眼睛又一亮,立马凑上前,拍着胸脯自告奋勇:“主公说得是!
这奸细藏在暗处搞鬼,最是可恨!
小人别的不行,就擅长打听这些鸡毛蒜皮的事,跟三教九流都能搭上话,抓奸细正合适!
您让我去查,保管不出三日,就把这背后捣鬼的人揪出来,给您一个交代!”
曹操略一沉吟,许义虽油滑市侩,没什么大本事,却胜在消息灵通、腿脚勤快,又能放下身段与人周旋,查这种流言琐事倒也合适。
他点头应允:“也好。你多带几个心腹,悄悄查探,切记不可声张,免得打草惊蛇。若有线索,即刻汇报,切勿擅自行动。”
许义领了命,当即眉飞色舞地去了。
他本就精于钻营打探,又舍得砸钱,买酒买肉把各营的小兵、守卫伺候得熨帖,没几日便顺藤摸瓜摸清了流言来路——竟是袁术帐下几个心腹亲随在暗中煽风点火。
查到真相的那一刻,许义摸了摸下巴,嘴角勾起一抹耐人寻味的笑:“陈忠将军?难不成他叛逃人民军的说法,是故意做给外人看的?”
不过转头禀报曹操时,他只捡了关键的说,直言流言是袁术那边有意放出来的。
曹操听完,深吸一口气,胸口剧烈起伏,终是按捺不住怒火,拍案大骂:“袁术匹夫!为一己私怨搅乱军心,真乃蠢货!”
就在营中流言沸沸扬扬、人心惶惶之际,前线突然传来急报——先锋孙坚与刘备率军西进,取得一些战果,却因粮草屡次被克扣,将士们饥肠辘辘、体力不支,战力大减。
董军大将李肃趁机连夜劫营,先锋军毫无防备,被打得落花流水,只得狼狈败退。
曹操听闻消息,又惊又怒,当即点齐本部数千兵马,亲自率军前去接应。
不想行至半途,一声梆子响划破寂静,华雄埋伏的精兵从两侧山坳骤然杀出!
曹军本就急行军赶路,人困马乏且毫无防备,瞬间被冲得阵型大乱、首尾不能相顾。
董军显然早有预谋,一批精锐直奔中军大旗而来,口中高喊“擒杀曹贼”,分明是认准了曹操的位置,要取他性命!
李典、曹洪迎战,但是抵挡不住董军的进攻。
危急关头,许义拽着曹操逃出混乱战场,专挑沟壑、灌木丛等隐蔽处穿行。
数次险些撞上搜捕的追兵,都凭着许义对地形的快速判断躲了过去。
一番惊险周旋,总算从乱军之中逃出生天。
经此生死考验,曹操见许义不仅机敏,更在危局中舍命护主,满心都是实打实的信赖。
逃回营中,曹操惊魂未定,瘫坐在帐中椅子上,胸口剧烈起伏,许久才喘匀气息。
刚缓过神来,便听闻大寨之中人声鼎沸,吵嚷声、怒骂声隔着老远都能听见。
原来是孙坚和刘备带着残兵归来,二话不说便直奔袁术营帐讨要说法。
孙坚一身血污,双目赤红如血,怒吼道:“我等为先锋,替盟军出生入死、浴血奋战,你却在后方克扣粮草,致使我军将士饥寒交迫,战力尽失,被劫营大败!
你安的什么心?!”
刘备站在一旁,身着的素色战袍也染了不少血迹,他面色凝重,沉默不语。
面对孙坚的怒火,袁术连身子都没抬一下,依旧稳稳坐于案后,语气平和得像在拉家常,甚至还带着几分“体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红色三国:一介布衣的汉末革命路请大家收藏:(m.2yq.org)红色三国:一介布衣的汉末革命路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