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目光最后落在中岛惠子和神谷直人脸上:“我们的核心目标有两个:第一,顺利通过检查,稳住我们‘合法投资人’的外衣,这是我们在北江立足的根本。第二,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观察和分析各方势力的意图,尤其是姜峰的真实动向。”
“明白!”众人压低声音,齐声应道,眼神中充满了背水一战的决绝。
就在这时,负责了望的神谷直人通过耳麦低声报告:“社长,东南海域发现船只,是北江市的交通艇,正在靠近。”
所有人瞬间进入最后准备状态。田中健整理了一下因忙碌而略显凌乱的商务休闲装,深吸一口气,望向码头方向。
远处海平面上,那个白色的小点逐渐放大,引擎的轰鸣声由远及近。一艘北江市政府的白色交通艇,正划开铅灰色的海面,向着“望乡礁”破浪而来。
“考官”已至,山雨欲来。
交通艇熟练地靠上简陋的浮动码头,缆绳抛出,稳稳系住。王瀚强副主任第一个跳下船,脚步轻快,脸上堆满了热情洋溢的笑容,仿佛不是来检查,而是来走访老朋友。
“田总!神谷总!各位辛苦辛苦!”他远远地就伸出手,声音洪亮。
紧随其后的,是一位容貌清秀、气质干练的中年女性。她戴着无边眼镜,身着一套合身的野外作业服,正是省海洋局的林博士。她目光冷静,一下船便迅速环顾了整个营地环境,眼神犹如精密的扫描仪,专业且客观,不带丝毫多余情绪,却自有一种令人不敢小觑的气场。
接着下船的,是那位身材高瘦、面容沉稳、穿着标准公务员夹克的中年男子——澜沧省海洋局秘书科科长,姜峰。他脸上带着程式化的微笑,举止低调谨慎,与王副主任的外放热情形成鲜明对比。在与迎上前的田中健目光交汇的刹那,姜峰的视线有极短暂的停留,微微颔首,动作细微到几乎无法察觉,随即恢复平静,看不出丝毫异常。但田中健却敏锐地捕捉到了那看似礼貌的点头之下,深藏的一丝淡漠与疏离。
最后下船的是两位生面孔。一位是头发花白、戴着厚厚黑框眼镜、身形清瘦的老者,约莫六十岁上下,手里还拿着个笔记本,眼神专注,透着老派学者的严谨,他是北江市海洋研究所的首席研究员郑海洋教授。另一位则年纪稍轻,约五十岁左右,身材微胖,眼神灵活,一下船就习惯性地扶了扶眼镜,目光不着痕迹地四处打量,带着一种基层技术官员特有的精明与实际,他是海洋地质研究室的主任赵启明。
“田总,给您介绍一下,”王副主任热情地充当着中间人,“这位是省海洋局的林博士,环境评估专家!这位是姜峰科长,负责项目协调!这两位是咱们北江市海洋研究所的专家,郑海洋教授和赵启明主任!专家们对‘望乡礁’项目非常关心,特意过来实地看看!”
“欢迎林博士再次光临!欢迎姜科长!欢迎郑教授、赵主任!王主任,各位领导专家一路辛苦!”田中健上前一步,笑容得体,与众人一一握手,力道沉稳。他迅速观察着每个人:林博士的专业,姜峰的深沉,郑教授的学究气,赵主任的精明,再加上王副主任的官场圆滑,这个组合可谓错综复杂。
寒暄过后,检查正式开始。林博士果然是核心,她直接走向营地边缘的污水处理系统示意图板前。
“田总,”她指着图纸上一个细节,开门见山,“你们设计的这套以生化处理为主的简易系统,在处理高盐度、可能含有微量重金属的勘探生活污水时,理论上的COD和氨氮降解效率,在目前水温条件下,能达到多少?考虑到‘望乡礁’海域的特定水文条件和可能出现的极端天气,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如何保障?有没有预设的菌群失衡应急预案?”问题极其专业、具体,直指环保核心和潜在风险。
田中健心中略微安定下来,主要是在技术层面,他们已做好充分准备。神谷直人即刻上前一步,从处理工艺的选型依据、核心参数的设计,到应对不同水质波动的调节方案,以及应急预案的启动条件和处置流程,均对答如流,数据精准,逻辑明晰,充分彰显了团队的技术底蕴。
林博士边听边微微点头,偶尔插话追问一两个技术细节,神谷直人均能给出合理解释。她随后又仔细查看了太阳能板的铺设倾角、风力发电机的选址与抗风设计、以及固体垃圾的分类与临时堆放方案。她的检查严谨、内行,始终围绕着技术合理性和环境相容性,并未表现出超出常规的、意图探寻背后秘密的“敏锐”。
与此同时,郑海洋教授则更关注岛屿的生态本底。他蹲在岩缝边,仔细辨认着稀疏的耐盐碱植物,甚至拿出放大镜观察叶片和土壤,不时在本子上记录着。“田总,贵司前期有没有对岛上的植被类型、分布规律做过初步普查?这些植物的生长状况,是否能反映岛屿的土壤和水分条件?项目建设过程中,如何保护这些原有的生态群落?”他的问题带着浓厚的学术气息,关注的是项目与原生环境的协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平步深渊:机械狂神请大家收藏:(m.2yq.org)平步深渊:机械狂神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