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框里的对话总隔着时差。余遂宁发去的早餐照片,他要到午休间隙才能回个“好吃”的表情包;深夜发来的新歌demo,她醒来时只看见后面跟着三条撤回的语音——大抵是唱到一半觉得不满意。但每晚九点,视频通话的提示音总会准时响起。
有时画面那头的他还在化妆间,发型师正往他头发上喷定型喷雾;有时她只能看到晃动的镜头,是他赶路时匆匆找耳机的模样。最忙的时候,两人就开着视频各做各的事——她修改机甲设计图的图层,他低头写新歌的和弦谱。偶尔抬头,隔着屏幕对上视线,便不约而同地笑起来。
北京深夜两点的月光,纽约午后三点的阳光,就这样安静地流淌在彼此的屏幕里。
日历翻到三月,北京的风还带着料峭春寒。汪苏泷的鸟巢演唱会海报铺满了地铁通道,电子屏上循环播放的预告里,他站在巨大的舞台中央,光影勾勒出意气风发的轮廓。这张海报的电子版,早在几个月前就安静躺在余遂宁和汪苏泷的聊天记录里。
收到邀请时,纽约的项目正进入最关键的攻坚阶段。视频那头,汪苏泷眼里的期待几乎要溢出屏幕:“鸟巢演唱会,来吗?给你留最好的位置。”余遂宁的心猛地一跳,几乎要脱口答应,可一个念头瞬间攫住了她——她想给他一个真正的惊喜,像他无数次在舞台上带给歌迷的那样。她压下翻涌的情绪,努力让声音听起来满是遗憾:“泷哥,项目卡得太死,三月怕是……悬。”她甚至故意拍了下旁边显示着凌晨三点的电脑屏幕。屏幕那端的汪苏泷眼神暗了暗,“你过年都没回来”,随即又扬起笑容安慰:“没事儿,工作重要!下次,下次一定!”
这个“下次”成了余遂宁心底最隐秘的动力。她推掉所有可能的春节聚会,连年夜饭都是在视频里匆匆和家人“云”过,接着便一头扎进工作室。她需要更快完成项目,更快拿到那张象征阶段性成功的“通行证”——那是一个融合游戏世界观的精致机甲模型,线条冷硬又满是科技美感。当主管将沉甸甸的奖励盒交到她手上时,她指尖都在微微发颤。这不仅是公司对她能力的认可,更是她为那个“惊喜”准备的、最重要也最有意义的“门票”。
三月初,她悄悄订好飞往北京的航班,没告诉任何人。她小心翼翼地把手办裹上厚厚的缓冲材料,装进特制保护盒。飞机穿越云层,舷窗外是无垠夜空。余遂宁靠在椅背上,想象着汪苏泷在舞台上光芒万丈的样子,想象着他看见自己突然出现时的表情,嘴角忍不住上扬。纽约的灯火在身后远去,前方,是鸟巢璀璨的星光,和一场精心策划、只为他绽放的“重逢”。
抵达北京,她裹着厚厚的羽绒服,画上他的应援妆,像个最普通的歌迷,淹没在汹涌人潮中。第一场、第二场,她挤在看台,跟着万人合唱,在震耳欲聋的欢呼里热泪盈眶,目光却贪婪地追着舞台上那个耀眼的身影,还在观众席录了许多视频。
喜欢未曾遇见的你请大家收藏:(m.2yq.org)未曾遇见的你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