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闹钟在凌晨三点半准时震动,王刚几乎是瞬间睁开了眼睛。他轻手轻脚地起床,看了眼身边熟睡的小颖和儿子,小心地带上房门。楼下,李鹏已经背着硕大的摄影包,精神抖擞地等在那里,脸上完全没有早起的困倦,只有一种猎人进入战场前的兴奋。
“刚哥,走着!让我看看你们资本家是怎么剥削劳动人民血汗的!”李鹏压低声音,开着玩笑,拍了拍怀里的宝贝相机。
王刚笑骂一句,发动了那辆忠实的小面包车。车子碾过空旷寂静的街道,只有路灯将他们的影子拉长又缩短。李鹏已经迫不及待地摇下车窗,将相机架在窗口,调整着参数,捕捉这座小城沉睡与苏醒交界时的独特静谧。
当批发市场那庞大的、灯火通明的轮廓出现在视野尽头时,仿佛另一个世界的大门正在敞开。越是靠近,那股独属于清晨批发市场的、混杂着泥土、生机、汗水与喧嚣的庞大气息便扑面而来。
“我靠!这阵仗!”李鹏惊叹一声,瞬间进入工作状态。他灵活地跳下车,像一条游鱼般融入熙攘的人流车流中。
他的镜头首先对准了宏大的场景:巨大的顶棚下如同白昼,各种货车、三轮车、小推车汇成钢铁洪流,引擎声、鸣笛声、吆喝声、讨价还价声交织成恢弘的交响。**广角镜头**下,整个市场的繁忙与生机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接着,**特写镜头**开始捕捉细节:
- 菜农布满老茧、沾着泥污的手,利落地将一捆捆蔬菜码放整齐;
- 鱼贩捞起活蹦乱跳的鲜鱼,水花在灯光下溅起晶莹的弧线;
- 猪肉摊前,厚重的砍刀与骨头碰撞,发出沉闷而有力的“咚”声;
- 豆制品摊位,蒸腾着浓郁豆香的热气,模糊了摊主淳朴的笑脸;
- 地面积水反射着灯光和忙碌的身影,形成晃动的、破碎的倒影。
王刚没有打扰李鹏,他自己也迅速投入工作。他走向相熟的“老周蔬菜”档口。
“周老板,今天的菜心不错啊!”王刚拿起一把,熟练地检查着根部和叶子的新鲜度。
李鹏的镜头立刻跟了过来,**中景**捕捉两人熟稔的交谈,**特写**则给了王刚那双审视货物的眼睛和手中那把青翠欲滴的菜心。
“王老板,您眼光毒!今天这批是郊区老张刚送来的,露水都没干呢!”周老板笑着,顺手帮王刚把选好的菜搬到一边。
镜头记录下这充满信任的互动。
接着是水果区、调料区…王刚在每个档口的停留、挑选、询价、成交,都被李鹏用镜头忠实地记录下来。李鹏尤其擅长捕捉那些动态的、富有张力的瞬间:王刚单手提起一袋沉重的土豆时手臂绷紧的肌肉线条;他与批发商老板递烟、谈笑时脸上那种介于精明与憨厚之间的神情;搬运纸箱时,额角在低温下依然渗出的细密汗珠。
“鹏子,你这…拍得我跟视察工作的领导似的。”王刚搬完最后一箱货,看着还在各个角度“狙击”他的李鹏,忍不住吐槽。
“少废话!灯光、氛围、人物状态正好!这叫记录真实!”李鹏头也不回,又抓拍了一张王刚靠在装满货物的小面包车旁,迎着市场门口那一点点泛白的天光,微微喘气的侧影。那张脸上有疲惫,但更多的是掌控局面的沉稳和满足。
满载而归。车子驶回“幸福果蔬”时,天色已经蒙蒙亮。店里的灯已经亮了,王建国、李秀兰和冯英也都到了,正在做开门前的最后准备。
李鹏的镜头又对准了店内。
**特写**:蒋师傅那把被擦拭得锃亮的砍刀,精准地落在猪骨上,发出富有节奏的“笃笃”声;他检查猪肉品质时,手指按压、观察色泽的专注眼神。
**特写**:新来的杀鱼何师傅刮鳞、去内脏、切片,动作行云流水,水花和鱼鳞在灯光下闪烁。
**特写**:李秀兰小心翼翼地整理着娇嫩的绿叶菜,像对待艺术品;王建国沉默地将一箱箱饮料码放得如同城墙般整齐。
**特写**:冯英洪亮地招呼着最早一批上门的顾客,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那笑容极具感染力。
而最让李鹏感到震撼的,是店里那个新形成的“线上订单流水线”。
小颖坐在收银台后,如同指挥塔,根据打印出来的订单,清晰报出需求。
李秀兰和王建国根据订单,穿梭在货架间,熟练地拣选商品,动作快而不乱。
冯英和两位请来的师傅在空闲时,会主动加入,负责将拣选好的商品进行**标准化打包**——蔬菜用保鲜膜,肉类用专用食盒,鸡蛋用防震格,然后贴上写有顾客信息和订单内容的标签。
最后,所有打包好的商品,按照团长小区分类,整齐地码放在指定的区域,像等待检阅的士兵。
李鹏的镜头贪婪地记录着这一切:
- 小颖专注盯着屏幕的侧脸;
- 李秀兰快速而精准地抓取商品的手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钓鱼让我走上人生巅峰请大家收藏:(m.2yq.org)钓鱼让我走上人生巅峰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