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凉的盟约虽以林枫雷霆万钧的震慑力初步达成,但那纸盟约更像是一份基于恐惧与利益的临时停战协议。韩天枭枭雄本性,如同戈壁上的狐狼,承诺的“按兵不动,伺机而动”八字,充满了无尽的变数与算计。而江东谢氏,商贾本性,其支持始终围绕着利润轴心转动,可以提供钱粮、打通商路,却绝不会将身家性命押注在铁山城与王允的生死赌局上。林枫深知,外部的牵制如同锦上添花,固然可喜,但欲要真正撼动王允在北疆盘根错节、经营多年的统治根基,尤其是应对那悬于头顶的“弑神弩”与诡异莫测的“天机阁”、“幽冥宗”之威胁,必须从内部瓦解,将北疆这片广袤土地本身所蕴藏的、被压抑已久的力量,彻底唤醒、凝聚、并导向王允!
兵家道种对于“势”的感应已臻至微之境。在林枫的感知中,整个北疆仿佛一张巨大的、色彩斑驳的画卷。代表王允及其核心党羽的,是浓郁得化不开的、带着腐朽气息的暗沉色块,盘踞在朔方等少数几个核心节点。而更广阔的区域内,则充斥着无数微弱、闪烁、色彩各异的星火,那是被王家及其附庸世家排挤打压、产业被侵吞的中小家族;是身怀绝技、战功赫赫却因出身寒微而被压制在底层、郁郁不得志的军中军官;是苦于苛捐杂税、胥吏盘剥,在生死线上挣扎的普通农户与商户;甚至是那些因理念不合、或被王允视为威胁而边缘化的文人学者……这些分散的、看似微不足道的力量,如同干燥草原上的点点星火,彼此孤立,彷徨无依。但它们数量庞大,蕴含着对现有秩序最深刻的失望与愤怒。只需一阵强劲的东风,一个坚定的火把,便可成燎原烈焰,焚尽一切不公!
“王允恃其强,以力凌弱,视北疆为私产,视万民为奴仆。其强,在于势,在于网,而非其本身坚不可摧。那我们,便反其道而行之,联弱抗强,聚沙成塔,积涓成流!”铁山城守备府深处,一间灯火通明、戒备森严的密室内,林枫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如同战鼓擂响在每一位与会者的心头。
密室之内,除了陈文、苏晓、沈万金、张贲、石蛮、赵黑虎这些铁山城核心砥柱外,还多了三张带着些许不安、却又隐含激动与期盼的新面孔。这三个人,是陈文根据林枫那玄妙的“势”之感官,耗费大量心力,从无数潜在目标中精心筛选出的,兼具代表性、潜在影响力与明确反抗动机的“弱势力”代表。
坐在左首的,是一位年过半百的老者,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旧军服,虽然未曾披甲,但腰杆挺得笔直,如同雪中青松。他面容饱经风霜,皱纹深刻如同刀刻,一双虎目虽略显浑浊,但开合之间,偶尔闪过的精光依旧能让人感受到其昔日的锋芒。他叫李峥,原朔方军中的资深校尉,曾屡立战功,只因不肯与上官同流合污,参与克扣军饷、倒卖军械的勾当,便被构陷夺职,闲置家中多年,一腔热血早已凉透,唯剩不甘与愤懑。
居中者,是一位身着朴素青衫的中年文士,面容清癯,气质儒雅,但眉宇间却凝结着一股挥之不去的郁气。他叫徐文若,是北疆颇有名望的寒门学者,着书立说,针砭时弊,尤其猛烈抨击世家门阀垄断知识、堵塞寒门晋升之路的现状。其文章虽在底层士子与百姓中广为流传,却也因此触怒了掌控舆论的世家,屡遭打压,甚至曾有性命之忧。
右手边,则是一位穿着锦缎袍子、手指上戴着硕大玉扳指、体型微胖的中年男子,他面色红润,一副富家翁模样,但眼神深处却藏着一丝商贾特有的精明与常年被压迫而形成的警惕与隐忍。他是马元,北疆“马记”马场的族长,家族世代经营牧场,培育的“乌云踏雪”马是北地一绝。然而,其家族那片水草丰茂的祖传牧场,早已被朔方王家视为禁脔,多年来各种巧取豪夺、威逼利诱层出不穷,马家虽奋力周旋,却也已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这三人,分别代表了军中、文坛、商界这三个关键领域内,对王允统治心怀强烈不满的“弱者”。
“林守备,您的心意,您的手段,李某……略有耳闻。”老校尉李峥率先开口,声音沙哑,带着军人特有的直率,也带着一丝久经压抑后的激动,“王允无道,任人唯亲,赏罚不明!朔方军中,如李某这般被排挤、被构陷,空有一身本事却报国无门者,大有人在!只是……王允势大,爪牙遍布,我等势单力孤,纵有满腔怒火,也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敢怒而不敢言啊!”他说到最后,拳头不由自主地握紧,骨节发白。
寒门学者徐文若轻轻叹了口气,接口道,他的声音温和,却带着文人特有的尖锐与沉重:“王允与世家门阀勾结,把持科举,垄断仕途,堵塞了天下寒门学子唯一的上升通道。北疆文脉,几近断绝,思想僵化,万马齐喑。吾等空有满腹经纶、报国之志,却无门路可投,只能眼睁睁看着蠹虫窃居高位,祸国殃民!长此以往,国将不国!”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文化断绝、理想沦丧的痛心疾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九鼎圣王请大家收藏:(m.2yq.org)九鼎圣王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