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市第一中学校门口的那片泥地,从未想过自己会以这样的方式载入史册。
最开始,只是围观学生用手机拍摄的、画面晃动且模糊的短视频,被发布在校园内部论坛和个人的社交媒体上。标题大多带着难以置信的惊诧:
【卧槽!校门口神仙打架!】
【直播网红秒杀学霸,树枝解答世界难题!】
【李浩然当场崩溃,疑似菲尔兹奖猜想现世?!】
这些视频起初只是在学生群体中疯传,大多数人看不懂那泥地上的“天书”,但李浩然那崩溃嘶吼的“菲尔兹奖级别”、“未解决猜想”等字眼,以及他瘫坐在地、失魂落魄的样子,本身就充满了爆炸性的戏剧张力。
很快,风向开始转变。
一些高年级的、或是对数学有深入研究的学生,在反复观看视频后,尝试着去理解那泥地上的一部分推导。当他们意识到那并非胡写乱画,而是逻辑严密、甚至包含他们无法理解的精妙思路时,震惊开始在更小的圈子里蔓延。
“这……这好像真的解出来了?而且思路好像是对的?”
“那个K-模簇的全局Torelli定理的逆命题猜想……我查了资料,真的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难题!”
“这个林逸是谁?哪个大学的教授吗?怎么从来没听说过?”
疑问如同野火,从校园网络烧到了更大的公共平台。某个以知识分享和热点讨论着称的知名论坛上,一个名为【理性分析:网红主播校门口树枝解答世界难题,是惊天骗局还是降维打击?】的帖子被迅速顶成热门。
楼主详细贴出了视频截图(虽然模糊),并尽可能清晰地梳理了泥地上的推导步骤,以及旁边那个更为简洁的猜想表达式。帖子下面,瞬间盖起了数千层的高楼。
【1L:吃瓜路过,虽然看不懂,但感觉好厉害的样子!】
【25L:我是数学系大三学生,负责任地说,前面解答庞加莱猜想变形的部分,逻辑完全正确,而且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非常优美的思路……这绝对是大牛级别的!】
【103L:笑死,现在网红炒作已经这么卷了吗?请个演员演戏,在地上乱画一通,就能立学霸人设了?】
【258L:回复103L:我是京华大学数学系的博士生,我可以明确告诉你,这不是乱画。那个未证猜想,是我导师那个级别的人才会关注的前沿问题。这个叫林逸的主播,要么背后有一个顶尖的学术团队在运作,要么……他就是个隐藏在民间的绝世天才。】
【577L:查到这个林逸了!就是之前那个很火的‘咸鱼主播’,会鉴宝、会中医、会刺绣那个!现在告诉我他数学也这么牛逼?!这剧本也太离谱了!】
【1001L:坐标普林斯顿,我的导师(菲尔兹奖得主)刚刚在推特上转发了这个视频,连发了三个问号和一个大写的‘AMAZING’……学术界好像真的被惊动了!】
正如这条回复所说,风暴的中心,已经开始从网络狂欢转向严谨而保守的学术圈。
最先动作的是东海本地的几所大学。数学系的教授们,尤其是研究几何和拓扑方向的,在从学生那里或内部邮件组看到消息后,第一反应都是难以置信和荒谬。
“胡闹!简直是胡闹!”一位头发花白的老教授在办公室里拍着桌子,“世界难题是这么好解的?未证猜想是这么儿戏地写在泥巴地上的?现在的年轻人,为了博眼球毫无底线!”
但当他冷静下来,让手下研究生尽可能清晰地还原了视频中的推导过程,投影在办公室的白板上,戴上老花镜仔细审视之后,他拍桌子的手,微微颤抖起来。
办公室里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老师……”研究生小心翼翼地问。
老教授长长吐出一口气,摘下眼镜,揉了揉眉心,声音带着一丝沙哑:“通知老张、老王……马上到我这里开个紧急研讨会。还有……想办法联系一下这个……这个林逸。”
类似的场景,在不同的高校、研究所里接连上演。从最初的嗤之以鼻,到将信将疑的审视,再到最后的集体沉默与震撼。那个模糊视频中的推导,就像一把精巧无比的钥匙,精准地打开了困扰他们许久的锁,甚至为他们指明了通往更深处宝藏的道路。
而那个随手写下的猜想,更是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了滔天巨浪。它简洁,优美,直指核心,让所有看到它的数学家,都产生了一种直觉——这,很可能就是正确的方向!
学术圈的内部通讯网络开始超负荷运转。邮件、电话、视频会议……所有的话题都围绕着“那个华夏主播”、“树枝解答”和“K-模簇猜想”。
【米国数学学会】的几位理事在紧急视频会议。
“消息确认了吗?真的解决了?”
“解答过程基本确认无误,思路是全新的,堪称开创性!至于那个猜想……目前无法证明,但也无法证伪,而且极具洞察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直播修仙:家人们谁懂啊请大家收藏:(m.2yq.org)直播修仙:家人们谁懂啊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