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砚与故宫文创敲定初步合作框架的那个清晨,北京的阳光透过薄雾洒在体验店的木质展架上,将“清节·竹影”挂毯的竹纹刺绣映得愈发鲜活。苏晚星指尖划过平板电脑上的用户评价页面,最新一条来自赵老先生的留言格外醒目:“升级后的挂毯摆在书房,不仅客人夸精致,更有人问起‘星砚’这个牌子——你们该让更多人知道这样用心的国风品牌。”
身后传来脚步声,顾砚深拿着一份刚打印好的行业数据报告走近:“品质升级让我们守住了用户信任,但这份《国风家居品牌认知调研》显示,咱们的品牌知名度仅35%,远低于头部品牌的60%。现在市场上跟风做‘传统纹样+家居’的品牌太多,用户记不住我们,就容易被替代。”他指着报告里的“品牌差异化”一栏,“品质是根,品牌建设就是让这根长出枝叶,让更多人看到星砚的‘不一样’——不只是‘做国风’,更是‘做当代人喜欢的时尚国风’。”
苏晚星合上平板,目光落在体验店门口驻足的年轻人身上——他们对着“墨韵·眠”四件套拍照,却在被问及“知道星砚吗”时摇头。“你说得对,”她语气坚定,“我们得主动走出去:一边借行业赛事打响专业口碑,一边用用户能参与的文化活动传递品牌温度,同时把‘时尚、创新’的定位刻进品牌形象里,让星砚从‘品质好的国风品牌’,变成‘年轻人爱选的时尚国风品牌’。”
当天下午,品牌建设专项会议在星砚会议室召开。运营部的陈宇率先打开PPT,屏幕上“金榫奖全国家居设计大赛”的logo格外醒目:“这是国内最权威的家居赛事,去年曝光量超5000万,覆盖设计师、经销商、家居博主全群体。如果我们拿下‘国风品类独家赞助权’,不仅能在赛事官网、决赛现场获得品牌露出,还能设立‘星砚特别奖’,挖掘新锐设计师合作——他们最懂年轻人审美,能帮我们打破‘国风=老气’的刻板印象。”
“但赞助费不低吧?”财务部张姐立刻翻出预算表,“去年头部品牌‘木语’花了200万,我们今年的营销预算还要留一部分给故宫系列推广。”
陈宇早有准备,调出ROI分析表:“我们谈的赞助费是180万,权益里包含3个联名合作名额——往届获奖设计师的作品在小红书、抖音的传播量平均超百万,联名款的销售额能覆盖60%的赞助成本。更重要的是,赛事能帮我们触达200+经销商资源,之前上海有家经销商就说‘没听过星砚’,这次决赛他们都会到场。”
设计部的林溪突然眼前一亮:“我关注过一位叫周屿的新锐设计师,他把敦煌藻井纹做成几何拼接抱枕,用莫兰迪色弱化传统纹样的厚重感,在年轻人里很火。如果能和他合作,正好能体现我们‘时尚国风’的定位。”她点开手机里的设计图,屏幕上抽象的水墨线条搭配浅灰底色,既保留国风意境,又透着简约时尚,“之前品质升级时我们优化了刺绣密度,正好能支撑这种轻盈的纹样设计。”
顾砚深点头,指尖在周屿的名字上轻点:“运营部先对接他,看看合作意向。‘星砚特别奖’的评选标准要改,不只要看传统元素运用,更要考核‘是否适配现代生活场景’——比如小户型能不能摆、能不能机洗,这些才是年轻人关心的。”
市场部的李萌接着补充:“光靠行业赛事不够,得让C端用户‘摸到’我们的品牌。我提议办‘星砚国风生活节’,线上线下联动。线下在体验店设三个区:‘纹样工坊’让用户亲手绣小竹片,感受我们的刺绣工艺;‘搭配课堂’请软装设计师教大家‘国风挂毯怎么搭北欧沙发’;‘品质对比区’摆上升级前后的产品样本,比如起球的旧款‘墨韵·眠’和新款对比,旁边附上检测报告。线上发起‘我的国风角落’挑战赛,用户晒家里的星砚产品布置,优胜者给故宫系列优先购买权,既能促活老用户,又能吸引新用户围观。”
“这个思路好,但要避免做成‘卖货活动’。”苏晚星补充,“重点是传递‘国风融入生活’的理念。比如搭配课堂,别只讲产品,要教用户‘用一件挂毯提升客厅层次感’,让他们觉得星砚不是‘摆在橱窗里的艺术品’,而是‘能让家变好看的日常用品’。”林溪立刻拿出纸笔:“设计部可以做本《搭配指南》,标注每款产品适配的装修风格,比如‘清节·竹影’挂毯,浅灰竹纹既能搭原木风,也能和工业风黑沙发撞出质感,把这些细节写进去,用户更有代入感。”
会议后半段,话题聚焦到“品牌形象统一”上。陈宇调出线上店铺和线下体验店的照片对比:“线上首页满是朱红、烫金,像传统工艺品店;线下体验店却用了大量浅灰、玻璃,偏现代简约,用户看了容易‘认不出’这是同一个品牌。我们得升级VI(视觉识别系统),把‘时尚+国风’的定位落到每一个视觉细节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璀璨星河唯你是光请大家收藏:(m.2yq.org)璀璨星河唯你是光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