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桌上,气氛温馨而热闹。李建国抿着小酒,兴致勃勃地讲着扎灯笼的门道,并大力夸赞儿媳的手艺:“……小宁这剪纸,是正儿八经的本事!放到厂里工会,那也是数得着的!贴在咱家灯笼上,那就是‘专业水准’添喜气!等点上蜡烛,红光透出来,那图案才叫一个活灵活现!给咱家添福,给咱未来的小宝贝照亮前程!”言语间充满了对家庭、对儿媳才华的骄傲和对未来的期许。
王秀兰一边给丈夫和儿子夹菜,一边唠叨着街坊四邻的琐事,语气里带着满足。“……咱家今年这年货,多亏了你爸厂里发的福利券和你跑前跑后,雪姣也勤快……宁宁这工作也好,手巧心细,还能把年味儿带回家!”
李雪姣嘴里塞得鼓鼓囊囊,兴奋地追问嫂子剪纸的技巧,眼神里满是崇拜。李成钢听着家人的话语,吃着可口的饭菜,感受着妻子在身边传递的温柔与才华。他看着桌上那未完成的灯笼骨架和简宁那令人惊叹的剪纸,心中充满了自豪和安稳。他细心地给简宁夹些鱼肉,低声说:“慢点吃,多吃点鱼个肉。别光顾着剪,你得多吃点。”
简宁微笑着回应家人的夸赞,小口吃着婆婆特意给她做的软和饭菜。她轻声分享着白天在分局剪宣传窗花的趣事,科长夸她效率高。“……想着过年了,也给咱自家添点喜庆,就把科里的‘手艺’带回来了。”她的笑容恬淡而满足,作为宣传口民警的职业素养和作为妻子的温柔贤淑在此刻完美融合。她看着丈夫和家人,感受着腹中的小生命,觉得这份融合了职业与家庭的温暖,就是最珍贵的幸福。
窗外的天色已经完全黑透,零星传来几声鞭炮脆响。屋内,明亮的灯光下,饭菜的热气氤氲,一家人的笑语欢声交织在一起。
酒足饭饱,王秀兰和李雪姣开始利落地收拾碗筷。简宁想帮忙,立刻被婆婆按回椅子上:“你坐着!刚吃完饭别弯腰,看伤着腰!你接着剪你的花,那就是最好的活儿!”李建国则重新拿起竹篾,准备继续完成他的作品。简宁也微笑着重新拿起剪刀和红纸,继续在灯下精雕细琢那吉祥的图案。灯光透过她手中剪纸的镂空处,在地面投下美丽的光影。
李成钢陪着简宁坐在温暖的屋里,看着父亲专注地扎着灯笼,妻子在灯光下运剪如飞,母亲和妹妹在厨房忙碌。那剪刀的“沙沙”声,竹篾的轻微弯折声,厨房的水声和低语,交织成一曲平凡却无比动人的家庭乐章。
墙上的老式挂钟,“当当当”地敲了九下。李成钢脸上的轻松渐渐收起,他看了一眼挂钟,又下意识地摸了摸放在椅子上的警服。他站起身,对家人说:“爸,妈,宁宁,雪姣,我得出去再巡一圈了。零点前后,最是容易出事的时候。”
温馨的气氛稍稍凝滞。李建国停下手中的活计,抬起头。简宁也停下了剪刀,抬起清澈的眼眸看向丈夫。王秀兰赶紧从厨房出来。
李建国看着儿子,目光里有理解也有牵挂:“嗯,去吧。你是公安,这时候就该在岗位上。多穿点,夜里风硬得像刀子。”他顿了顿,“帽子围巾都捂严实了。”
王秀兰手里拿着一个军用水壶:“给,灌了滚烫的热水,捂着手也暖暖心口。千万小心点啊钢子,看着点脚下,黑灯瞎火的。”
简宁放下手中的剪纸和剪刀,拿起李成钢的警帽,仔细地替他正了正帽檐,动作轻柔而郑重。她仰头看着他,声音不高却清晰坚定:“注意安全,我和孩子等你回来。”她的手轻轻抚过他的警服袖口,那里仿佛还残留着剪刀的余温,传递着无声的支持和深深的牵挂。她的眼神里,既有妻子的柔情,也有作为同行对丈夫职责的理解与尊重。
“哥,注意安全!等你回来,嫂嫂的漂亮窗花肯定贴到爸的灯笼上啦!可好看了!”李雪姣也探出头喊道,眼里满是对哥哥的信任和对那盏即将诞生的美丽灯笼的期待。
“放心!”李成钢接过水壶和帽子,利落地穿上厚重的大衣,仔细扣好每一颗扣子,围上围巾,戴上大棉帽,推开了家门。
喜欢四合院之小片警的生活请大家收藏:(m.2yq.org)四合院之小片警的生活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