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自卫反击战的枪声,像夏日里一场疾风骤雨,噼里啪啦响了一阵子,很快又归于沉寂。仗打完了,部队陆续往回撤。一个月前,李成钢跟着赖局长等分局领导,拎着水果罐头、麦乳精和印着“慰问前线将士家属”红字的搪瓷缸子,亲自上门探望了两个儿子在前线的老干警家。看着那些强撑着笑脸,眼神深处却藏不住焦虑和挂念的父母,领导们的安慰和肯定,多少像一碗温吞水,暂时熨帖了一下紧绷的心。
这股硝烟刚散,另一股更汹涌的“潮水”却早已漫进了四九城——那是政策松动后,积压了太久的返城知青大潮。仿佛一夜之间,胡同口、大杂院门前、街心公园的长椅上,就挤满了无所事事、眼神茫然的年轻面孔。他们像断了线的风筝,在城市的天空下飘荡。工作,成了悬在每个人头顶的一块千斤巨石,沉甸甸地压得人喘不过气。
街道办、区里,为了安顿这帮年轻人,真是绞尽了脑汁。什么“大集体”、“小集体”、“劳动服务公司”、“知青合作社”,牌子挂了不少,修自行车的、糊纸盒的、卖大碗茶的、蹬三轮的……名目繁多。可僧多粥少,挤进去的毕竟是少数。关键是这些地方,待遇差一大截,说散就散,哪比得上国营大厂那块响当当的铁饭碗?于是,更多没着落的年轻人,就这么耗着。精力没处使,未来看不到头,这城里头的气氛,眼见着就躁动不安起来。
打架滋事的、偷鸡摸狗的、耍流氓拍婆子的……案子像开了闸的洪水,一股脑儿往派出所涌。来报案的人,脸上带着气,带着惊,也带着对公安的指望。
赖局长不愧是老公安,眼光毒得很。加上李成钢早前就盯着返城知青这个动向,做过扎实的分析报告,局里对这股治安压力早有预判。赖局亲自下了死命令:治安队、各派出所,巡逻要加密,重点地段要盯死,反应要快!可想法再好,架不住案子实在太多了!分局这点人马,撒到诺大的城区里,就跟胡椒面儿撒进了大海。干警们个个熬得像霜打的茄子,眼珠子熬得通红,黑眼圈浓得跟熊猫似的,加班加点成了家常便饭,家里老婆孩子都顾不上。
这天晌午,分局食堂里烟雾缭绕,饭菜味儿混着劣质烟叶的味道。李成钢刚扒拉了两口白菜炖粉条,就瞅见朝阳派出所的彭所长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一脸的风尘仆仆,看样子是来分局办事,顺便对付口午饭。彭所长跟李成钢是同年参加工作的老伙计,交情不浅。
彭所长三下五除二打好饭,眼一扫就看见了李成钢,端着那个磕掉了好几块搪瓷的大饭盆,“哐当”一声坐在对面。他连筷子都没拿稳,就先长长地“唉……”了一声,那声音里像是揉进了十斤沙子,疲惫和焦躁从脸上每条皱纹里渗出来:“哎哟喂,我的李大主任!还是你们机关大楼里头舒坦啊!清净!你是真不知道,我们所里现在都快炸了锅了!”
他胡乱扒拉了一大口饭,腮帮子鼓着,话就往外蹦:“事儿!全是事儿!比牛毛还多!从大清早睁眼到半夜合眼,就没一刻消停!今儿东头为抢个篮球场打起来了,明儿西边菜市场钱包让人摸了,后儿胡同里又逮俩喝多了耍酒疯调戏大姑娘的……光他妈调解邻里打架扯皮,口水都说干了,嘴皮子都磨薄一层!人手?呵!就那么几杆枪,恨不得一个掰成八瓣儿使唤!我这所长当的,比那救火队的还忙活,天天‘着火啦!’‘着火啦!’地满世界扑腾!”
李成钢理解地点点头,把自己那碗飘着几片紫菜、一点油星儿的免费汤推过去:“老彭,辛苦,辛苦了。喝口汤顺顺。我记得……去年不是刚给你们所塞了俩新苗子吗?多少总能顶上点用吧?”
“快甭提那俩‘生瓜蛋子’了!”彭所长一听这个,火“噌”地就上来了,手里筷子“啪”地往饭盆边上一拍,脸皱成了苦瓜,“俩小年轻都是返城知青,家里头有点路子,直接塞进来的。一天兵没当过,就在警校突击学习了仨月!书本上的条条框框还没嚼烂呢,屁的实践经验都没有!你是没瞅见,带他们出个现场,问个话都哆哆嗦嗦,说句不好听的,敬个礼人身体都是歪的,跟提线木偶似的!就这,别说独立办案抓人了,遇上胡同串子里的老油条,三句话就能让他们懵圈!我还得搭上宝贵的老民警,一个盯一个地带!你说这是添人手还是添乱呐?更占窝了!”
他抹了把脸,那手上也是粗糙得不像样,声音透着深深的无力:“要搁以前,实在顶不住了,还能豁出老脸,去求求辖区里那些大厂矿的保卫科。人家保卫科干事,不少是部队下来的,或者是咱们公安系统下派过去的。经验足,作风硬,借调几个过来,或者请厂里的经济民警来帮把手,都能顶大事。可现在?嘿!厂子自个儿都焦头烂额!厂区里头丢铜丢铁丢设备,案子也多着呢!保卫科就那么几个人,处理‘家贼’都忙得脚打后脑勺,哪还抽得出人手帮你维持街面儿?经济民警?老黄历咯!都取消都十多年了!唉……现在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就剩一个字——‘缺’!缺人啊老弟!缺得心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四合院之小片警的生活请大家收藏:(m.2yq.org)四合院之小片警的生活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