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海阔站在“兴盛禽肉行”气派的门脸前,深吸一口气,走了进去。柜台后的胖老板撩起眼皮瞥了他一眼,见是个半大少年,衣着普通,又懒洋洋地垂下眼去。
“掌柜的,请问贵行可能每日供应鸡翅、鸡腿各三十对?”乔海阔尽量让自己的声音显得沉稳。
胖老板头也不抬:“小娃娃,我们这儿做的是大酒楼生意,不零卖。”
“我们并非零买,是长期合作。价格可商量。”乔海阔忙道。
胖老板这才正眼看他,带着几分倨傲:“长期?哪家铺子?每日三十对?口气不小。张记饭庄每日也才这个数。”他显然听到了些风声,故意拿乔。
乔海阔心中焦急,却不得不按捺住:“我们是书院对面的‘十里香’,生意尚可,需求稳定。只要货源可靠,价格比市价高半文我们也愿接受。”
“高半文?”胖老板嗤笑一声,挥挥手,“走吧走吧,这点量,还不够麻烦的。我们兴盛行的货,都是供给知府衙门、各大酒楼的,没空跟你们小铺子磨叽。”
乔海阔还想再争辩,却被伙计不客气地“请”了出来。站在人来人往的码头,他感到一阵无力。连最大的禽肉行都是这个态度,难道真的要被胡三卡死?
正沮丧间,一个有些熟悉的声音在身后响起:“海阔小子?可是乔家海阔?”
乔海阔回头,只见一个皮肤黝黑、身形精壮的汉子站在不远处,正是之前定制大铁锅的陈铁匠!
“陈师傅!”乔海阔如同见到救星。
陈铁匠看了看他,又看了看旁边的兴盛行,了然道:“是为鸡货来的?碰钉子了?”
乔海阔苦笑点头,将困境简单说了。
陈铁匠沉吟片刻,拍了拍他肩膀:“跟我来。”
他带着将信将疑的乔海阔,绕到兴盛行后巷,从一个侧门进去,直接找到了后院正在指挥伙计搬运货物的一个管事模样的人。
“老赵,”陈铁匠显然与对方相熟,“这乔家小哥是我旧识,他们家铺子生意正,用量也稳定。你看……”
那赵管事看了看陈铁匠,又打量一番乔海阔,态度比前面的胖老板和善许多:“陈大哥开口了,这个面子得给。鸡翅六文,鸡腿七文,每日三十对,清晨来取,现钱结算,可能做到?”
柳暗花明!乔海阔大喜过望,连连点头:“能!一定能!多谢赵管事!多谢陈师傅!”
陈铁匠摆摆手:“举手之劳。我看你家做事踏实,不该被小人断了生路。”
货源危机暂时解除,“十里香”运转恢复,生意甚至比之前更加红火。乔家小辈们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更能专心学业。
转眼又是月考结束,假期来临。这次返回乔家村,气氛与上次又自不同。
村北规划的畜牧区内,用竹篱圈起了一大片地,几间简易的鸡舍已经搭建起来。村里好几户参与的人家正热火朝天地平整土地,运送物料。乔老爷子亲自坐镇指挥,族长乔正宏和里长也时常过来查看进度。
“第一批三百只鸡苗,五日后就能送到!”负责此事的乔永贵爹(堂叔公)兴奋地汇报,“都是挑的好鸡苗!”
乔家众人都很高兴,这意味着自家将拥有稳定的鸡肉来源,不再受制于人。
当晚,乔家老宅照例举行家庭会议,听取府城、县城各项事宜的汇报,其乐融融。
货源危机解除,“十里香”生意愈发红火。乔家小辈们第二次月考也顺利结束,再次乘着马车返回乔家村。
这一次,村里气氛明显不同。村北规划出的畜牧区,已经圈起了大片篱笆,几间简易的鸡舍正在搭建,首批百来只叽叽喳喳的鸡苗已经入场。虽然规模尚小,却标志着乔家村的变革真正开始了。
晚饭时,一家人围坐一堂,其乐融融。乔老爷子看着儿孙满堂,心中慰藉。
乔伯谦给父亲斟酒:“爹,村里养鸡场总算动起来了,好几户都入了股。”
乔老爷子点头:“好!一步步来。”
乔魏恒笑道:“山谦这次月考又是甲等,严夫子夸他呢!”
周婉贞看着儿子,满眼骄傲。
乔季渊接口:“咱们家如今是越来越好。二哥,你说是不是?”
一直沉默的乔仲远笑了笑,还没说话,旁边给弟弟布菜的乔兰菁却“不小心”碰掉了手边的布包,里面东西散落一地。她慌忙去捡,一张折叠的纸却飘飘悠悠,正好落在乔老爷子脚边。
“什么东西?”乔老爷子弯腰捡起,顺手展开。
堂屋内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看着老爷子,只见他拿着那张纸,手开始剧烈颤抖,眼睛越瞪越大,呼吸都急促起来。
乔老太太担心地问:“老头子,怎么了?
乔伯谦也凑过去:“爹?”
当乔伯谦看清纸上的内容时,猛地倒吸一口冷气,声音都变了调:“府……府试中考名单?!乔仲远……二弟!你……你中了?!”
“什么?!”
“二哥中了府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到农家后我靠全家人脉躺赢请大家收藏:(m.2yq.org)穿到农家后我靠全家人脉躺赢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