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的阳光透过皇城镜室的琉璃窗,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光斑。
整间屋子没有多余的陈设,只有四面嵌在墙里的巨大铜镜,镜面打磨得光滑如镜,将中央的紫檀木台映照出四个影子——萧承宇正盘腿坐在木台上,手里捧着块巴掌大的镜碴碎片,小脸绷得紧紧的,专注得像个小大人。
“放松些,”苏清禾坐在一旁的软榻上,手里织着小毛衣,声音温柔得像窗外的风,“镜术不是用蛮力,是用心去‘看’,让你的灵识顺着镜碴的青光走。”
萧承宇点点头,深吸一口气,努力回忆着母亲教的口诀。他额间的凤羽纹胎记泛起淡金色,与手中的镜碴产生共鸣,碎片表面的青光渐渐亮起,像有水流在里面缓缓转动。
这是他正式学习镜术的第三个月。不同于萧承漠对骑射的天生热爱,萧承宇第一次摸到镜碴时,就觉得像是握住了失散多年的伙伴,指尖的触感、青光的温度,都让他莫名安心。
“先试试看清铜镜里的自己。”苏清禾的声音带着引导,“记住这种‘内外相通’的感觉,然后试着把灵识往外推。”
萧承宇闭上眼睛,小眉头微微皱起。镜碴的青光顺着他的指尖,慢慢爬上他的手臂,再流回木台,与四面铜镜的光芒连成一片。他“看”到了镜中的自己:穿着月白色的小褂子,头发梳成两个总角,手里的镜碴像块会发光的冰糖。
“很好,”苏清禾眼中闪过一丝欣慰,“现在试着看看窗外的那棵老槐树。”
青光微微波动,萧承宇的“视线”穿透墙壁,落在镜室窗外的槐树上。他不仅看到了茂密的枝叶,还看到了树洞里的小松鼠,甚至能“听”到松鼠啃松果的“咔嚓”声。
“我看到了!”萧承宇猛地睁开眼,小脸上满是兴奋,“娘,我还看到树后面的石狮子,它的鼻子缺了一块!”
苏清禾笑着点头。寻常孩子学镜术,能看清镜室内的东西就不错了,承宇才三个月,就能穿透墙壁视物,这份天赋,连她都自愧不如。
这时,周显抱着一摞古籍走进来,刚进门就被满屋的青光惊得后退半步:“圣女,小殿下这是……突破了?”
“刚能看到墙外的景象。”苏清禾示意他小声些,“别打扰他。”
周显凑到铜镜旁,看着里面映出的槐树虚影,惊叹道:“这灵识的集中度,比成年镜卫都强!您看这青光的纯度,几乎没有杂质,说明他的心境特别干净,最适合修炼镜术。”
萧承宇听到他们的对话,小脸上露出好胜的神色,突然握紧镜碴:“娘,我想试试看得更远些,能看到舅舅(耶律焕)在西漠做什么吗?”
苏清禾愣了一下,随即失笑:“傻孩子,西漠离皇城有百里地,娘当年学了三年才能勉强看到城外的军营,你才……”
话音未落,萧承宇手中的镜碴突然爆发出刺眼的光芒!
青光如喷泉般冲天而起,在屋顶凝成个巨大的光团,光团中竟浮现出西漠边城的景象:耶律焕正站在刚落成的船坞前,手里拿着图纸,对着工匠们说着什么;不远处的演武场上,双生卫的士兵们正在演练灵镜武器的阵法,青光与黄沙交织成一片;甚至能看到巴图骑着骆驼,匆匆往船坞赶,手里举着个羊皮卷……
“这是……西漠营地!”周显惊得手里的古籍“哗啦”掉在地上,“他真的看到了!百里之外啊!”
苏清禾也愣住了。她能清晰地“看”到耶律焕斗篷下的龙凤胎记在发光,与萧承宇的凤羽纹产生奇妙的共鸣,就像两条看不见的线,将舅甥俩紧紧连在一起。
“舅舅在造船!”萧承宇的小手指着光团里的灵木船,“船上还有我的名字!”
众人仔细一看,果然,船身的侧面刻着个小小的“宇”字,旁边还有个“漠”字,显然是耶律焕特意为两个外甥刻的。
光团中的耶律焕像是有所感应,突然抬头望向东方,龙凤胎记的光芒更盛了些。他对着空气笑了笑,拿起桌上的龙凤佩,轻轻摩挲着——几乎是同时,萧承宇手中的镜碴猛地一跳,青光中竟传来玉佩的“嗡鸣”声!
“共鸣了!”苏清禾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激动,“承宇,你能感觉到舅舅的想法吗?”
萧承宇闭着眼感受了片刻,小脸上露出困惑:“舅舅好像在说……‘船快造好了,等你们来’,还有……‘小心海上的雾’。”
周显捡起地上的古籍,翻到关于“血脉共鸣”的章节,手指重重敲在一行字上:“圣女您看!书上说‘凤羽龙纹者,可与同源血脉产生跨距共鸣,天赋异禀者,甚至能传递意念’,这说的不就是小殿下吗?”
更惊人的是,古籍上还写着“寻常镜术受距离限制,百里为界”,可萧承宇的“视线”丝毫没有减弱,甚至能看到船坞角落里的蚂蚁在搬家。
“他的镜术不受距离限制。”苏清禾的盲视穿透光团,“看”到萧承宇的灵识像条清澈的小溪,顺着镜碴的青光,一路畅行无阻地流到西漠,没有遇到任何阻碍,“这不是普通的天赋,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双生龙影请大家收藏:(m.2yq.org)双生龙影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