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城的雨,下得绵密而安静。雨水顺着老街两侧骑楼的瓦檐滴落,在青石板上溅起细小的水花。与前两日在工业园区和钢铁企业的调研不同,林别今天的行程指向了城市的另一个维度——老城区的民生与治理。
“林书记,前面就是清水塘街道,我们星城最老的街区之一。”陪同的市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李明介绍道,“这里的建筑大多建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常住人口老龄化严重,基础设施老化问题比较突出。”
车队在狭窄的街口停下。林别撑伞下车,眼前是一片与高新区截然不同的景象:斑驳的墙面、纵横交错的电线、偶尔从巷口探出的老人好奇的目光。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气息和淡淡的老房子特有的味道。
街道党工委书记刘芸是位四十岁左右的女干部,穿着朴素,笑容亲切,早已带着几名社区干部在路口等候。
“林书记,欢迎您来清水塘调研。”刘芸迎上来,没有过多的寒暄,“我们先去社区服务中心看看?”
林别点头,一行人沿着湿滑的青石板路向前走。雨水在低洼处积聚,形成一个个小水坑。
社区服务中心设在一栋经过修缮的老建筑里,虽然面积不大,但功能齐全。办事窗口前,几个老人正在排队办理业务。看到一行人进来,老人们纷纷投来目光。
“老伯,办什么事呢?”林别走到一个正在窗口前等待的老人身边,温和地问道。
老人有些拘谨地看了看林别身后的干部们,才开口:“来办老年证,孩子说现在坐公交车免费,让我来办一个。”
“您高寿?”
“七十八啦。”
“在这儿住多少年了?”
“一辈子喽!”老人脸上露出笑容,“我爷爷那辈就住在这清水塘。”
林别与老人聊了几句,又转向办事窗口的工作人员:“每天接待多少居民?主要办理哪些业务?”
年轻的工作人员略显紧张,但在刘芸鼓励的目光下,流利地回答:“平均每天接待七八十人次,主要是社保、医保、老年证、居住证明这些民生业务。我们推行了‘一窗受理’,尽量让居民只跑一次。”
林别仔细查看了服务指南和办事流程,问道:“有没有统计过,哪些事项居民反映办理还不够方便?哪些流程还可以优化?”
这个问题让窗口工作人员愣了一下,显然超出了她日常思考的范围。刘芸接过话头:“林书记,我们正在做这方面的梳理。比如老年证办理,虽然已经简化了流程,但对很多不熟悉智能手机的老人来说,网上预约还是不太方便。”
“那就多保留线下渠道,特别是对老年人服务。”林别说,“智能化不能成为新的门槛。”
离开社区服务中心,林别提出要随机走访几户居民。刘芸带着他们走进一条更窄的巷子,两侧的老房子墙皮剥落,露出里面的砖块。
第一家是一对老年夫妇,住在不到三十平米的房子里。屋内昏暗潮湿,老式的木窗关不严实,雨水正从缝隙渗进来。老太太正在用盆接水。
“阿姨,这房子漏雨严重吗?”林别弯腰查看渗水的情况。
“下雨就漏,修过几次了,不管用。”老太太叹气,“儿子想接我们去新小区住,但我们舍不得离开这儿,邻居都熟。”
老先生坐在藤椅上,患有严重的风湿,行动不便:“这房子太潮了,对我的病不好。可是政府说要保护历史街区,不能随便拆。”
林别环顾四周,墙面有明显的霉斑,电线老化严重。他转头问刘芸:“像这样的危旧房,在清水塘有多少?”
“初步统计有二百多户。”刘芸面色凝重,“清水塘是历史风貌保护区,大规模拆建不允许。我们主要通过修缮加固、内部改造来改善居住条件,但资金压力很大,而且有些结构性损坏很难彻底解决。”
第二家的情况更让林别心情沉重。一个四十多岁的下岗工人独自抚养读高中的女儿,住在阁楼改建的房间里。因为失业,他靠打零工维持生计,女儿的学习成绩很好,但学费和生活费让他捉襟见肘。
“社区帮我申请了低保,还给我介绍了工作,可是...”这个中年汉子搓着手,眼神黯淡,“没有固定收入,心里总是没底。”
林别沉默地听着,不时询问细节。从这两户居民家出来,他的脚步明显沉重了许多。
“去农贸市场看看。”他说。
清水塘农贸市场是典型的老城区市场,设施陈旧,地面湿滑,但人气很旺。林别在一个菜摊前停下,与摊主聊起来。
“生意怎么样?”
“马马虎虎吧。”中年女摊主一边整理蔬菜一边说,“现在超市多了,年轻人喜欢去超市,来我们这儿的主要是附近的老人。”
“租金贵吗?”
“年年涨啊!”摊主抱怨道,“管理费也高,赚不了几个钱。”
林别又问了几个摊主,反映的问题大同小异:租金高、客流减少、设施老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官弈请大家收藏:(m.2yq.org)官弈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