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当铺,李振邦站在熙攘的街头,脑海中飞速思考。赵师傅急需用钱,当掉了心爱的怀表,然后失踪。是被人勒索?还是参与了什么非法活动?那个街角的人影是关键吗?
他与老钱汇合,老钱那边的调查也有进展。厂保卫科反映,大概一个月前,曾有人看到赵师傅在厂外和一个陌生中年男人发生过短暂交谈,样子似乎不太愉快。但当时没人在意。另外,赵师傅的一个徒弟提到,师傅前段时间曾无意中问起过他老家(靠近边境的一个县)的情况,打听过那边私下里……能不能换到“大黄鱼”(金条)。
金条? 事情似乎变得更加复杂了。一个老工人,打听金条,当表筹钱……
李振邦决定,将调查重点放在那个与赵师傅交谈过的陌生男人,以及赵师傅当表后可能的行踪上。他们以当铺为中心,对周边的商铺、住户进行了大范围的走访。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当铺斜对面一家杂货铺,老板娘提供了一个重要线索:那天下午,她确实看到一个老师傅从当铺出来,神情慌张。随后,一个穿着蓝色旧中山装、戴着帽子、看不清脸的男人跟了上去,两人前一后拐进了旁边的小巷。
“那个穿蓝衣服的男的,我看着有点眼熟……好像是以前在‘三不管’那块儿晃荡的,叫…叫什么‘二鬼子’,听说啥歪门邪道的事儿都沾点……”
“二鬼子”?这个诨名带着明显的贬义,指向社会上的闲散人员或混混。
李振邦和老钱立刻联系了管辖“三不管”地带的派出所。当地民警一听“二鬼子”,立刻提供了信息:此人真名冯二贵,确实是个游手好闲、偶尔倒卖些票证、牵线搭桥干些灰色勾当的主儿,但没什么大案底。
目标锁定!
侦查科立刻部署了对冯二贵的监控和抓捕。很快,在一家小酒馆里,冯二贵被顺利抓获。经过连夜审讯,这个混混的心理防线并不坚固,在公安人员的强大心理攻势下,很快交代了实情。
原来,赵师傅的独生儿子,也在朝鲜战场上,是一名汽车兵。前段时间,赵师傅突然接到一封神秘来信,信中声称他儿子在前线因违反纪律被扣押,需要家里赶紧凑一笔钱(索要的数额巨大,指定要黄金)“疏通关系”,否则儿子就有性命之忧。信中还附了一张他儿子穿着军装、神情沮丧的照片(后经技术鉴定为拼接伪造)。信里威胁不准报警,否则立刻“撕票”。
爱子心切的赵师傅顿时慌了神,对方索要的黄金他根本拿不出来。他不敢告诉厂里和家里,只能自己偷偷想办法。他先是试图借钱,未果。走投无路之下,想起了以前听说过冯二贵这种人“门路多”,便找到他,想打听哪里能弄到黄金或者换到黄金。冯二贵一看有机可乘,便假意答应帮忙牵线,实则想从中捞一笔。那天当表后,冯二贵就是跟着赵师傅,想看看他到底能拿出多少钱……
“那赵师傅人呢?”李振邦厉声问。
冯二贵吓得一哆嗦:“我…我也不知道啊!那天他跟我在巷子里说了几句,说他正在凑钱,让我别跟着他,然后就走了!我再也没见过他!公安同志,我就是想骗点钱,可没敢害人啊!”
诈骗!利用军属对前线亲人的担忧进行敲诈勒索!
案件性质明确了,但赵师傅的下落依然成谜。他去了哪里?是不是又被真正的诈骗分子控制住了?
李振邦冷静分析:诈骗分子的目的是钱,在没拿到钱之前,不太可能轻易伤害赵师傅。赵师傅当表的钱远远不够,他很可能还在四处筹钱,或者……按照诈骗分子的指示,去了某个地方?
他立刻请技术科的同志,对从赵师傅家提取的所有纸张、书籍进行仔细检查,寻找可能的线索。同时,加大了对邮电系统的核查,寻找那封神秘来信的投递源头。
一天后,技术科在赵师傅一本旧《机械手册》的封皮夹层里,发现了一张被仔细折叠起来的、写着几行字的香烟壳纸。上面是一个地址:“江沿区,松浦路,废弃的‘信丰’货栈,今晚8点。” 字迹潦草。
交货地点!
事不宜迟!周队长立刻部署抓捕行动。李振邦和老钱带领一组侦查员,提前埋伏在废弃的“信丰”货栈周围。这是一片靠近江边的破败厂区,荒草丛生,夜晚几乎无人。
晚上八点整,一个瘦削、疲惫的身影,提着一个布包,踉踉跄跄地出现在了货栈门口。正是失踪多日的赵永贵老师傅!他看起来苍老了许多,眼神绝望而惶恐。
他站在货栈门口,四处张望。很快,两个黑影从暗处走了出来,向他逼近。
“行动!”随着周队长一声令下,侦查员们如同神兵天降,迅速将两名诈骗分子扑倒在地,当场擒获!同时,李振邦快步上前,扶住了几乎要虚脱的赵师傅。
“赵师傅,我们是公安局的!没事了!你儿子在前线很好,那是骗子的谎话!”李振邦大声说道。
赵师傅愣愣地看着他,又看看被铐起来的骗子,呆了半晌,突然“哇”的一声哭了出来,像个受尽委屈的孩子,紧紧抓住李振邦的胳膊,布包掉在地上,里面是他东拼西凑的一些现金和那点当表钱……
案件圆满告破。诈骗团伙利用伪造的信件和照片,专门挑选家有亲属在前线的家庭进行敲诈,赵师傅只是受害者之一。消息传回先锋机械厂,全厂上下欢欣鼓舞,工友们自发组织起来,要去公安局感谢。
赵师傅被送回家休息,厂领导特意批准他带薪休假,并送去了慰问品。几天后,赵师傅在家人的陪伴下,亲自来到侦查科,他换上了一身干净的中山装,胸前别着那枚闪亮的市级劳模奖章。他紧紧握着李振邦和周队长的手,老泪纵横:
“谢谢!谢谢公安同志!救了俺,也救了俺这个家!俺糊涂啊……差点就……俺对不起组织,对不起这枚奖章啊……”
“赵师傅,您别这么说。”李振邦扶住他,“您是受人蒙蔽。您儿子在前线流血牺牲,您在后方辛勤劳动,都是为国家做贡献。要怪,就怪那些黑了心肝的犯罪分子!”
喜欢沪上警事:1950请大家收藏:(m.2yq.org)沪上警事:1950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