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研中心,特殊技术研发部。
空气中弥漫着臭氧与熔融金属的独特气味,混合着淡淡的檀香。林默站在主工作台前,神情专注得如同一位正在进行显微手术的医生。他面前,那团液态星纹钢被约束在一个由复杂力场构成的透明球体中,如同拥有生命的水银,缓缓流转,表面不时泛起星辰般的微光。
清风和明月屏息凝神站在一旁,手中捧着记录板和能量稳定器。老周和小吴则守在仪器控制台前,密切关注着上百个实时跳动的数据流。
“第39次构型测试,开始。”林默的声音平静,但额角细密的汗珠显示他正承受着巨大的精神负荷。“输入指令:模拟昆仑雪线低温、强风及低灵压环境。”
随着指令下达,约束力场内部的模拟环境参数急剧变化。温度骤降至零下四十度,无形的风压如同刀割,灵气的浓度也变得稀薄而迟滞。
那团液态星纹钢的流转瞬间变得僵硬、迟滞,表面甚至开始出现细微的冰晶。
“能量导性下降71%,灵性连接衰减,响应延迟突破阈值…”小吴快速报出糟糕的数据。
林默没有慌乱,他闭上双眼,全部心神与胸前的雷玦相连,借助其强大的计算与感知力,深入那团近乎冻结的金属内部。在他的“视野”中,构成金属的微观灵能结构正在环境压力下变得松散、无序。
不能强行维持…需要引导它适应…甚至…利用环境…
一个灵感如同闪电划过脑海——相变!
自然界中,水遇冷结冰,体积膨胀,结构改变。这星纹钢本质上也是一种能量与物质的奇特结合体,为何不能主动引导其进行有益的“灵性相变”?
“调整力场参数,加入高频、低幅能量脉冲,频率设定为…星纹钢本身惰性震荡基频的π倍!”林默迅速下达指令,这是一个极其冒险的尝试,旨在从内部“激发”金属的活性,而非从外部“塑造”。
老周犹豫了一下,但还是迅速执行。
嗡——!
一股奇特的、几乎无法察觉的高频振动传入力场内部,作用于那团近乎冻结的液态金属。
起初,金属毫无反应。几秒钟后,在众人紧张的注视下,金属内部那些原本松散的结构,仿佛被注入了某种奇异的“活力”,开始自主地、以一种更高效、更紧密的方式重新排列、组合!
它的形态并未固定,反而在低温环境下,表面迅速凝结出一层极其细微的、如同雪花般的晶格鳞甲!这层鳞甲不仅没有阻碍其流动性,反而像是为其穿上了一层适应严寒的“外骨骼”,流转速度虽然依旧缓慢,却变得稳定而坚韧!同时,其对稀薄灵气的汲取效率,竟也提升了数个百分点!
“成功了!自适应晶格鳞甲形态!能量导性恢复至85%,灵性连接稳定!”小吴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兴奋。
实验室里响起一阵压抑的欢呼。清风明月看向林默的眼神充满了崇拜。
林默长长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疲惫却满足的笑容。这一步至关重要,意味着他的“自适应灵能材料”理论得到了实践的初步验证。
他拿起这枚成功变形的液态星纹钢,将其小心地封装在一个特制的、刻满了保温与聚灵符文的金属基座上。这,就是新一代“灵枢”—— “千机” 的核心。
“以此为基,结合我们之前设计的符文阵列和能量回路,尽快完成‘千机’的实体构建。”林默对老周和小吴吩咐道,“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一周的时间在紧张的准备中飞速流逝。
异研中心顶层起降平台,一架经过特殊改装、通体哑光黑、机身铭刻着隐匿符文的垂直起降运输机已经准备就绪。引擎发出低沉的嗡鸣,搅动着周围的空气。
勘探队成员陆续登机。
队长依旧是赵千钧,他换上了一身适应高寒地形的特制作战服,眼神锐利如鹰。他身后是四名同样装备精良、神情冷峻的特查局精锐队员,他们是队伍的武力保障和战术支援。
九叔依旧是一袭洗得发白的道袍,外罩一件看似普通、实则内蕴乾坤的鹤氅,手持拂尘,仙风道骨,他是队伍的玄学顾问和定海神针。
白芷柔穿着特制的保暖衣物,脸色依旧有些苍白,但眼神坚定。她的水灵之魄在极端环境下或许会受到压制,但其对能量和生命的敏锐感知,依然是不可或缺的。
此外,队伍中还多了两名新面孔。一位是中心聘请的国内顶尖登山专家,代号“岩羊”,一位皮肤黝黑、沉默寡言的中年汉子,对高原环境了如指掌。另一位是资深地质学家兼古代文明符号学家,陈明教授,也就是之前发现《金石志异》残卷的那位老学者的学生,他戴着厚厚的眼镜,怀里紧紧抱着一个装满资料和仪器的背包。
林默最后登机,他换上了一身方便活动的深色工装,胸前佩戴着那枚温润的雷玦,腰间挂着几个小巧的装备袋,里面是他这几天赶制出的各种试验品和那枚核心的“千机”基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拜师九叔降妖除魔请大家收藏:(m.2yq.org)拜师九叔降妖除魔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