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试的氛围像一张无形却紧绷的网,笼罩了整个校园。宣告考试开始的铃声尖锐地划破冬日清晨的寂静,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高一上半学期的成果检验,就在这一刻正式拉开了帷幕。教室里,只剩下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偶尔夹杂着几声轻微的咳嗽或是桌椅挪动的吱呀声,更反衬出考场特有的凝重。
监考老师们目光如炬,步履轻缓地巡视着,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警示。端坐在座位上的同学们,神情各异,构成了一幅生动的“考场众生相”。有的眉头紧锁,全神贯注于题目,仿佛要将试卷看穿;有的下笔如有神,流畅迅速,嘴角甚至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自信微笑;当然,也少不了抓耳挠腮、愁眉苦脸的,遇到棘手的题目,笔杆几乎要被咬出牙印,眼神飘忽,暗自祈祷着灵感天降。
一科接着一科,语文的博大精深,数学的缜密逻辑,英语的异域思维,物理的奇妙规律……每一场考试都是对脑力和体力的双重考验。当结束的铃声再次响起,总是伴随着一片复杂的声音——有如释重负的长叹,有懊恼的轻呼,也有迫不及待站起时桌椅的碰撞声。短暂的课间休息里,走廊和教室瞬间炸开了锅。
“完了完了,那道古诗文默写我明明背过,关键时刻就是想不起来!”
“最后那道函数题你做出来了吗?答案是不是根号二?”
“物理那个选择题你选的A还是C?我觉得我掉坑里了!”
七嘴八舌的讨论,夹杂着对答案的急切求证和或欣喜或沮丧的惊呼,空气都仿佛变得热腾腾的。
中午休息时间显得尤为宝贵。食堂里匆匆解决了午饭后,许多学生并没有选择回教室趴着小憩,而是三三两两聚在操场的看台边,或是教学楼后那片虽然冬日凋零却依旧清幽的小花园里,抓紧最后的时间“临阵磨枪”。手指冻得有些发红,也阻挡不了他们翻开笔记或课本的决心。每个人都铆足了劲,希望在这次期末考试中发挥出色,争取一个漂亮的成绩,好为这个学期画上圆满的句号,然后安心、开心地回家过个好年。
在这群努力的学生中,许年和刘夏的变化尤为明显。若是从前,期末考试对他们来说无异于一场漫长的“酷刑”,试卷上的空白往往意味着回家后“皮带炒肉丝”的威胁。但自从常明、婉宁来了之后,在学习上得到了他们不少的帮助和鼓励,这两个曾经的“调皮蛋”也在他们的影响下渐渐找到了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此刻,他们虽然也会为难题苦恼,但眼神里少了以往的恐慌和逃避,多了几分认真和思索。私下里,他们曾互相打气:“绝对不能掉链子,不能在重现以前那不堪的往事!”“没错,皮带味儿都快忘了,可不能再想起来!学习……其实也没那么讨厌嘛。”甚至偶尔还会开句玩笑:“感觉脑子用起来,还挺带劲?”
紧张充实的几天考试时光终于过去,当最后一科交卷的铃声响起,整个教学楼都仿佛松了一口气,一种轻快的气氛弥漫开来。班主任陈老师站在讲台上,看着下面一张张或疲惫或兴奋的脸庞,笑着说:“考试结束了,大家周末好好放松休息,辛苦了!成绩会在下周一公布,我们再进行试卷讲评和订正。这个周末,就别想考试的事了,好好歇着吧!”
“耶——!”全班同学的欢呼声几乎要掀翻屋顶。不仅仅是因为煎熬的结束,更是因为,这欢呼声宣告着期盼已久的快乐寒假,正式拉开了序幕!
周末,阳光正好,驱散了些许冬日的寒意。常明家那个总是充满欢声笑语的庭院,再次迎来了几位好友。大家围坐在那张光滑的石桌旁,冬日的阳光透过稀疏的藤蔓洒下,暖洋洋的。陈浩依旧因为过于“大只”,被婉宁笑着安排坐在了奶奶常坐的那张宽大的老藤椅上。他庞大的身躯陷在藤椅里,双手习惯性地搭在扶手上,那气派,还真有几分像坐镇中军帐的古代大将军,逗得大家忍俊不禁。
这次小聚的发起人是常明和婉宁。婉宁给每人倒上一杯热乎乎的奶茶,常明则端出了奶奶准备好的点心和水果。常明清了清嗓子,开口道:“今天把大家召集来,主要是想商量一下寒假的事儿。我和婉宁春节那几天得去S市和爸妈一起过,这是雷打不动的家庭活动。所以我们就想,在去S市之前,也就是从放假开始到春节大概这段时间,咱们几个能不能多聚聚,一起找点乐子?总不能一放假就各自在家‘躺尸’吧。”
“我举双手赞成!”许年第一个跳起来响应,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兴奋,“好不容易解放了,必须好好玩!我可不想天天在家听我妈唠叨成绩,虽然……这次感觉还行。”他有点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刘夏也立刻附和:“就是就是!常明,婉宁,你们有什么好主意吗?快说说!”经历了期末考试的“洗礼”,他此刻对玩的渴望空前强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二十年之约:被时光遗忘的夏天请大家收藏:(m.2yq.org)二十年之约:被时光遗忘的夏天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