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座位时,四人自然而然地选择了相邻的位置。当他们坐下,看到身边那个明显空着、属于刘夏的座位时,心里都默默地较着一股劲——一定要把笔记记得更详细些,把知识点弄得更明白些,等刘夏归队的时候,绝不能让他感到陌生和落后。
开学典礼、发放新书、与各科新老师见面……忙碌而新鲜的一天在紧凑的节奏中很快过去。放学铃声响起后,几人没有急着离开,婉宁先细心地将刘夏的全套新书整理好,又拿出笔记本,将第一天各科老师强调的重点和要求重新梳理、补充,字迹工整清晰。婉宁叮嘱许年交给刘夏的时候一定要讲解一遍,许年拍着胸脯保证一定完成任务,然后骑着自行车,朝着家的方向驶去。
刘夏在家已经憋了快一个月,虽然能靠游戏和书本打发时间,但对外面的世界,尤其是新学期充满渴望。看到许年带着新书和笔记进来,他像看到宝贝一样。
“怎么样怎么样?班主任真是陈老师?同学们都好相处吗?新物理老师严不严?”刘夏迫不及待地抛出一连串问题。
许年笑着把书和笔记递给他,一边换鞋一边回答:“嗯,陈老师,他看到我们几个又在一个班,特别高兴。同学嘛,看起来都挺好,不过才第一天,还不熟。物理老师是个新来的男老师,感觉挺有活力的……”
许年事无巨细地跟刘夏讲述着开学第一天的见闻,仿佛要把他错过的所有细节都补回来。刘夏认真地听着,眼神里既有向往,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落寞。许年看在眼里,拍拍他的肩膀:“赶紧好起来,大伙儿都等着你呢。位置都给你留好了。”
接下来的半个月,许年雷打不动地充当着刘夏和学校之间的“信使”。他细致的笔记和清晰的讲解,让刘夏虽然人在家中,但对学校的教学进度并不陌生。其他几人也没闲着,陈浩会带来班级里的趣事笑话,婉宁和常明则会帮忙整理一些文科科目的要点。朋友的温暖,极大地缓解了刘夏因伤病和“掉队”而产生的焦虑。
在这半个月里,班级也渐渐熟悉起来。一个课间,常明正埋头涂鸦,画着他最近痴迷的机甲战士,一个略带迟疑的女声在旁边响起:“同学,你这个阴影处理得真好。”
常明抬起头,看到一个戴着细框眼镜、模样清秀文静的女孩子正看着他的画本。他认得这个新同学,好像叫王珂,坐在前排,平时话不多,看起来很安静。
“啊?还行吧,随便画画。”常明挠挠头,有点不好意思。
“不是随便,结构很准,线条也很有力。”王珂很认真地说,然后从自己的书包里拿出一个速写本,翻开几页,“我也喜欢画画,不过我喜欢画风景。”
常明好奇地凑过去看,速写本上是各种铅笔素描,有校园的角落,有窗外的树木,笔触细腻,光影把握得很到位。
“哇!画得真好!”常明由衷地赞叹,他画得多是想象出来的热血战斗场景,对这种写实风格的风景素描很是佩服。
两个同样热爱绘画的年轻人一下子找到了共同话题,从铅笔的型号聊到喜欢的风格,从构图聊到光影。常明惊讶地发现,这个看起来安静内向的女同学,谈起绘画时眼神发亮,见解独到。王珂也觉得常明虽然看起来大大咧咧,但对绘画很有热情,想法天马行空,很有趣。
“咦,我好像以前见过你?”聊得熟了,常明忽然觉得王珂有点眼熟。
王珂想了想,也露出恍然的表情:“哦!是不是去年,在书店里的画展上?”
“对!就是你!”常明想起来了,高一上学期,他们五个人曾一起去逛过那个画展,当时他就注意到一个看画很专注的女孩,还和许年他们嘀咕过那女孩懂行,没想到就是王珂。
“真巧啊!”两人都笑了起来。这种不期而遇的缘分,让彼此的距离又拉近了一些。
从此,课间休息时,常明和王珂的交流渐渐多了起来。他们会互相分享画作,点评建议,也会聊聊最近看过的画册或展览信息。这个小小的插曲,为高二(八)班的学习生活增添了一抹清新的色彩。许年他们看到常明找到了“画友”,也为他感到高兴。班级的氛围,在一种积极而融洽的节奏中,慢慢稳固下来。所有人都在期待着,半个月后,刘夏的归来,让他们的五人小组真正完整。
喜欢二十年之约:被时光遗忘的夏天请大家收藏:(m.2yq.org)二十年之约:被时光遗忘的夏天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